我幫麥當勞出了一款由吃剩的食物組成的「免費盲盒」
最近,我自告奮勇幫麥當勞策劃了一款新產品,名字叫「麥難民盲盒」,它是由在麥當勞吃剩的食物隨機組成,價格...免費!
我很懂事,連包裝和海報都給做好了:
看完以后你是不是想說:這什么玩意兒,免費我都不要!
沒錯,我們從來不care別人吃剩的東西,就像沒人會故意打開一袋垃圾看看里面有什么。
但有一些人,卻很在意每個餐盤里剩下了什么,因為,他們靠撿食物來填飽肚子。
在成都市中心的一家24小時麥當勞,每天都有人在那里過夜,他們并不是因為恰好路過所以“借宿”一晚,而是實實在在的常住居民,就像講述麥難民的香港電影《麥路人》里的情節,在那里呆久了,你會發現一些老面孔幾乎天天都在。每天午夜12點,這家麥當勞的二樓就變成了一個大型的群租房,沙發上,組合起來的凳子上,桌子上,都是他們的身影。
有條件的過夜人,會給自己支把傘,撐開的傘就像結界一樣,隔斷了和外面的聯系,讓眼睛免于燈光的直射,也盡可能的保留了熟睡時的尊嚴。
除了在這里睡覺,餓了的時候,有的人還會在別人吃剩的餐盤前找食物吃:
目睹幾次這樣的情形后,于是,我也嘗試去翻找了一些餐盤,想看看能找到什么。
不出意料,大部分餐盤都是空的,剩下最多的就是可樂,我又找了十幾個盤子,總算才找到一點能吃的:剩一口的漢堡,沒有餡兒的派皮,2個麥樂雞塊...最大的收獲:找到一個沒有吃過的雞翅。
最后,我決定把找到的這些吃的全部扛回去,拍成了這組虛構的「主題盲盒」——因為撿東西的過程,就像在開盲盒,你不知道下一桌能找到什么,是飽餐還是挨餓。
這也是繼上次撿廢棄的招牌字之后,我第二次以"撿來的廢品"為材料進行創作。
雖然尚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們長期流浪于麥當勞,但我希望通過這組照片能反映出這個群體的生活狀態,讓更多人關注到"撿剩飯"的麥難民們,了解城市的角落,有人在怎么活著。
如果有機會,也歡迎品牌能夠一起來關注這個群體,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畢竟麥當勞的口號可是:喜歡您來~
文 | XXL
設計 | XXL
—————————————內容首發于我的公眾號《廢品加工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