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案,會自嘲
作者:kuang13,首發:文案包郵
今年“黑五”的時候,華為美國的官方推特狠狠火了一把。
第一條:
黑五特價!我們目前在美國銷售的所有手機均享受100%的折扣。
第二條:
好吧朋友們。逗你們玩的。我們不能在美國銷售任何東西。
“黑五”就是美國的“雙11”了,各大品牌都在打折促銷,然而因為一些原因,華為手機在美國被禁售。
看到大家都在秀,只有自己被禁售,美國華為坐不住了,玩了把自嘲式營銷,結果火了。
這條推不僅被美國民眾大量轉發點贊,還被各種平臺轉載報道,成功在美國互聯網界出圈了。
有人表示“I like this joke”(我喜歡這個段子)。
也有人表示同情,說美國人錯失了一部很好的手機。
還有人說我的p20 pro用了3年還很好用,盡管已經摔了1000次了
還有伊朗人表示,“放松點伙計,我們也不能買美國的任何東西”。
華為通過自戳痛點的方式,博得了網友們的會心一笑,不僅展現出品牌的自信和大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漂亮國人民對華為的抵觸心理,成功刷了一波品牌好感度。
細品華為這個操作,可謂是聲東擊西,機智又勇敢,表面上是調侃自己,實際上卻是在抗議(被制裁),并且成功爭取到了一部分民意。
畢竟誰會討厭一個讓自己開心,又敢于對抗美帝政府的小機靈鬼呢?這美式幽默玩的不要太溜哦。
“自嘲”是一種高級的幽默,是勇敢者的游戲。
因為自嘲的本質是傷害自己,開心他人,讓人知道你的弱點,從而產生心理上的優越感,進而產生開心的感覺。就像段子里講的:你有啥不開心的說出來讓我們開心一下。
所以一個懂得適度自嘲的人,總是能博得旁人的好感。
人是這樣,品牌更是如此,品牌形象的塑造,本質上就是獲得人們的好感。葉明桂說過,品牌是什么?兩個字:偏愛。
我們看到這些品牌把自嘲玩出了花,開創出自嘲式營銷的新路子。
01化被動為主動,化抵觸為吸引
不得不說,推特真是一個搞事的好地方。
話說多年以前,還是移動互聯網的古早年代,廣告公司KK Bold的創意總監克萊頓·霍夫 (Clayton Hove)有天在路上看到一輛Smart頂了一坨鳥糞,然后他隨手發了一條推:
我看到一只鳥在一輛Smart車頂拉了一坨屎。把車壓垮了。
本來就是想吐槽一下Smart車身的嬌小,結果沒想到這伙計還是有幾個粉絲的,這條推莫名火了起來,還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推特官方推薦了,成功帶起一波節奏,大家都在吐槽Samrt的各種缺點。這就讓Smart很尷尬了。
此時的Smart品牌方展現了自己非常smart(機智)的一面,他們很快給出回應:
經過我們的周密計算,以Smart的安全車身結構(它的招牌Tridion Safety Cell),至少需要450萬只鴿子的糞便,或36萬只火雞的糞便,再或是4.5萬只鴕鳥的糞便,才可以壓垮一輛Smart(Samrt:我到底做錯了什么要承受這一切)。
Smart的機智回應立刻火上了頭條,24小時內成為Reddit(美國的貼吧)、Buzzfeed(美國的今日頭條)、Mashable(美國的新浪博客)等各大網站的焦點。
通過“幽自己一默”的方式,Smart成功改變了輿論風向,化解了網民的負面評論,并樹立了可親的品牌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Smart內部的IT部和社交媒體部是在一起辦公的,推文事件發生后,兩個部門迅速商討了解決方案,媒體部負責寫文案做圖,IT部負責提升網絡基礎設施,以應對可以預見到的網站訪問量劇增,最終推文消解了網民的譏諷情緒,Smart官網也在當天海量劇增的訪問量下免于癱瘓,單這一點就值得渣浪好好學習。
當期視頻講的是英國女特工的傳奇故事,彈幕里各種不耐煩,提醒該植入樂事廣告了,當講到女特工通過織毛衣緩解壓力的時候,作者一個神轉折:
“下面問題來了,如果你不會做毛線活,還有無數壓力折磨著你,怎么辦呢?在我看來,你需要樂事大波浪薯片的解壓陪伴呀!
心情不好的時候,來兩口“薯片味的空氣”是可以有效緩解壓力的,平片薯片的定位在于空氣多,而大波浪薯片的定位除了空氣多,還能解壓,因為厚實又耐嚼……”
粉絲們紛紛評論:小約翰這次的廣告非常成功,我已經在某寶上搜索了,下單了針織套裝。
其實關于袋裝薯片空氣的話題已經是老生常談,有人做過測試,一包薯片里面86%都是氣體,而且這個氣體是氮氣不是空氣,一方面是防止擠碎,另一方面是減緩氧化。而薯片廠商對這個問題也是極少回應。
樂事作為國內薯片市場的龍頭老大,面對“樂事薯片里的空氣”這個梗的日益火熱,最終勇敢站了出來,大氣地一擲千金——既然打不過干脆就加入。
大方承認我空氣多,但我好吃又解壓,展現出了頭部品牌該有的自信和格局,從數據來看可以說是非常成功。
目前視頻達到了350萬播放量、18萬點贊、兩萬條彈幕、近萬條評論,至于真實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我現在嘴里起泡也不方便說太多(薯片吃多了)。
金蓋江小白,好喝得不像江小白。
先是自嘲,然后反向借鑒了堅果手機的“漂亮的不像實力派”,把網絡上這種指責江小白“只懂營銷,酒很難喝”的論調展示出來,一個轉折——好喝得不像江小白,突出了新品“金蓋江小白”的味道好喝。
如果說這個只是小場面,那前段時間“江小白十周年”的傳播戰役,那才是自嘲的最高境界。
江小白在品牌十周年之際,連發了100條聲明海報,加上各種聯動和后續,兩天時間發了接近200張海報,用極盡調侃和自黑的方式,回應了這些年來網絡上對江小白的各種吐槽和詆毀。
一波操作下來,在獻祭了六名文案加一名設計師之后,直接把江小白推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一時間風頭無二,年度傳播案例,必將有它一席之地。
▼
自嘲不僅是一種傳播手段,更是一個品牌的態度,它的背后有關品牌的自信、強大和格局。
品牌是偏愛,但人不會愛上一個品牌名稱,人只會愛上另一個人。懂得自嘲的品牌可以塑造讓人親進的“品牌人格”,或是幽默可愛,或是我行我素,總之不會是一個冷冰冰的logo或名字,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性格有態度、有梗的“人”,而這才是一個品牌最寶貴的資產。
作者公眾號:文案包郵(ID:kol10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