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用薪理財”戰績:七成賺錢,但僅一成收益超10%
>
隨著“大盤今天漲得怎么樣”、“有沒有比較好的基金推薦”、“白酒、醫療聽說今天漲得很厲害”等話題成為打工人之間閑聊的談資,投資理財似乎已成為職場人的必備技能。
而面對復雜的投資理財市場,這屆打工人“用薪理財”是否有自己的尺度和想法,戰績又如何呢?
近日,第一財經財智云(Yiwealth)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DT財經、有數青年觀察局,面向廣大打工人發起了一次調研,并邀請了數位不同職業的職場人進行了專訪,推出《2021職場人投資理財現狀調查報告》(下文簡稱《報告》),解讀他們“用薪理財”共性,并分享更多個性化理財故事。
打工賺錢不容易,“用薪理財”更積極
近日,“近7成大學生認為畢業10年內會年入百萬”這一調查結果成為網絡熱議話題。>
然而,現實中的打工人,他們真實的收入狀況如何?
《報告》顯示,進入職場十年后,僅有10%左右的打工人年收入超過50萬元,可想而知,年收入百萬的打工人更是鳳毛麟角。
那么,“賺錢不易”的打工人愿意拿出多少薪資進行投資理財呢?據《2019國人工資報告》顯示,半數以上的打工人僅愿意用不到20%的工資進行理財。隨著近兩年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以及疫情后年輕人理財意識的大幅提升,打工人“用薪理財”的投入程度明顯提升。此次調研發現,愿意拿出20%以上薪資進行理財的占比超過87.4%。
當然,絕大部分打工人還是看到了投資理財市場的風險,愿意將半數以上薪資用于理財的不到2成,而他們更多是年收入50萬以上、金融從業者。這么看來,收入和專業才是膽大的資本。
“畢竟,投資理財賺的還是認知之內的錢。”陸陸在采訪中說。
而“年收入50萬以上”的人群,他們有著更高的工資基數,在不影響生活水平的情況下,有更加充足的彈藥用于投資理財。
喜歡什么樣的理財姿勢,可能要看你有多少錢
提到投資,「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也是投資界的一句制勝名言。但調查發現,“用薪理財”的打工人似乎并沒有太把這句話當回事。>《報告》顯示,投資四種及以上投資理財產品的打工人僅占6.7%。不過隨著年收入的增長,打工人投資理財風險分散的意識逐步提高。其中,年收入50萬以上的打工人,多樣化配置的比例明顯高于平均值,達到了14.4%。這和我們8月份的調查采訪結果(《買房、炒股還是穩健投資?我們跟“三代人”聊了聊他們的選擇》)也如出一轍:高收入人群更注重守富和風控。
而在投資渠道選擇上,報告顯示,年收入突破20萬后,打工人對證券、基金等專業金融機構APP偏好度提升加速。可見,隨著工作年限增長和收入的增加,他們更愿意選擇更專業、垂直的投資理財渠道。
而職業對理財行為習慣似乎并未起到決定作用。如更專業的金融打工人中,僅有1成的人購買過定期儲蓄、寶寶類理財、基金、股票等四種理財產品以上。
“我覺得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還不如我呢!”在被問到不投資基金的原因時,“幣圈牛人”這樣回答道。
“要不是處在這個行業,我可能還會買更多寶寶類理財。”同樣處在金融行業的陸陸卻在采訪中如此表示。
越理財越虧?或許這和你的專業有關
在“某乎”、“某書”等社交論壇上,“月入3千,存款幾十萬,我是如何做到的?”等關于理財致富的話題熱度頗高。那么,對工薪一族來說,投資理財是否是一個“翻身”的機會呢?
整體來看,這屆打工人在投資理財方面展現出了一定的天賦,但得分依然不高。在今年下半年行情階段性回歸了一些后,70%的打工人理財收益都擺脫了上半年的虧損狀況,但其中8成以上收益未超10%。
同時,實際收益和打工人的收入情況也呈現出了相關性,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收入越低,理財虧錢的比例越高。
而在理財收益“高分”人群中,打工人的職業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如金融行業打工人中,理財收益20%以上占比是所有崗位中最高的,達到了8.4%。
而同樣是近些年財富增速比較高的“直播、短視頻”打工人,年收入50萬以上的比例僅低于金融行業,但獲得高收益的比例卻卻遠低于平均值,排名倒數第二。
成年人的扎心,是你邊自信邊受騙
如今的社交平臺上充斥著大量參差不齊的理財相關信息,這對剛入職場或剛接觸投資理財的打工人來說,無外乎是隱形炸彈。>但自信的打工人似乎并不認為自己會成為“金融陷阱”下的一員。據報告,97%以上的打工人自認為防騙意識較強。但在“金融陷阱”形式和詐騙手段越來越多樣化的環境下,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0%的受訪者從未接觸過網絡金融詐騙,哪怕是足夠專業的金融從業者,這一比例也僅有23.5%。在被問及被騙最主要的原因時,“網絡信息太雜亂”位居榜首,其次是“貪心”和“防騙意識薄弱”。
而在我們的采訪故事中,我們看到,欺騙自己的,往往是最信任的親人朋友。而究其原因,被騙過的人覺得自己太年輕,沒被騙過的人覺得別人太貪心。
寫在最后,
疫情之后,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充斥著不確定性的世界,所幸,大部分人都意識到了不確定性的存在。我們也看到更多的工薪族,開始重視個人財富管理,開始嘗試投資理財。
但大眾仍缺少對投資理財正確的認知,以及足夠重視投資理財所需的知識儲備。
金融防騙方面,除了要提高防范意識外,對于一些常見的騙術、金融市場的基礎知識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Yiwealth整理了最近一些典型的騙術案例,供大家參考。
還有一些騙子常用話術中的關鍵詞,如果聽到、看到的話,也請留個心眼。
在采訪的最后,我們也問了幾位打工人想要對騙子們說些什么。言語中,無外乎是對詐騙分子的憤怒和對受騙者的惋惜。
但正如屠格涅夫在《安德烈·科洛索夫》一文中寫的:“世上總會有騙子。”如果天下無詐暫時無法實現,我們只能先自己長點心。
關于第一財經財智云(Yiwealth)
第一財經財智云(Yiwealth)是第一財經旗下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務商,致力于在新財富管理時代,通過大數據分析及用戶行為洞察,為財富管理行業提供跨平臺、多場景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務。
基于豐富的領域數據庫資源、財經達人池資源及專業的財經能力,第一財經財智云(Yiwealth)輸出智能內容運營及社交化營銷兩大解決方案,并搭載自主研發的金融信息智能運營系統“萬流”和財經達人運營管理平臺“金斗云”兩大旗艦產品,為金融機構提供智能內容生產和運營、智能標簽與推薦分發、營銷創意策劃、財經達人篩選匹配等服務,幫助機構高效地滿足用戶及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實現業務增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