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打造一座期待消失的美術館,天貓超市關于家的故事才剛開始
說起美術館,大家率先想到的場景是怎樣的?是摩登都市的現代建筑,還是紅男綠女欣賞畫作的場景?在我們的印象中,美術館代表了更高的精神追求,總是與美、藝術等一系列美好詞語相關。今年雙十一,卻有著一座不同尋常的特殊流動美術館誕生,在向人們傳遞美的同時,蘊含著更深的期望與憧憬,它就是天貓超市聯合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中國美術學院,并邀請青年藝術團隊參與打造的“團圓美術館”。
一
一座特殊的美術館——
天貓超市團圓美術館
看主辦方就能感知到這個美術館的特殊。沒錯,既然是天貓超市聯合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中國美術學院共同打造,主題自然和拐賣兒童有關。從展館本身,到其中的展品,這座美術館究竟有何特殊及動人之處,我們來一一細說。
● 展品特殊和傳統美術館一樣,團圓美術館的展品也是畫作。在本次展出的15幅畫作中,主角都是孩子們,他們有的在打籃球、有的在畫畫、有的在游樂園玩耍、有的在練習體操……乍一看都是些孩子們的普通玩樂場景,但實際上這些統統都是虛構的。他們的生活具體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因為這15幅畫作的主角都是走失兒童。天貓超市邀請中國美術學院的藝術家們,根據走失兒童泛黃的真實照片創作了這些畫作,描繪了那些走失兒童們本應擁有的生活場景。同時也蘊含了另一層寓意:即使他們最終無法和父母團圓,也希望這些孩子們能過上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在了解此項背景后,巨大的反差將給予現場觀眾巨大的情感沖擊,從而引發的強烈情感共鳴也會使大眾自發傳播,助推實現雪球式的傳播效應。
● 展館特殊和展品畫作一樣,展館也是特別打造的。這種流動美術館的展現形式,在吸引更多人注意的同時,也更易于擴大傳播面。未來,我們將在更多的公共場所及社區中見到這座團圓美術館,希望讓更多人欣賞這些畫作的同時,也加大尋回走失兒童的可能性。另外,和其他美術館不同,此次天貓超市策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座美術館早日“消失”。由于主題是幫助找回被拐兒童,因此美術館越“受歡迎”,越多人能看到,成為助力尋人的一部分,它“消失”的幾率也就越大。團圓美術館中的畫作也許并不能在拍賣場上拍得高價,但每一幅都珍貴如金。正如聯合策展人所說,這次展覽不僅是關于尋人的展覽,也是關乎我們自身對親情理解的展覽。希望看展的每位觀眾都可以關注并參與到打拐行動中,為“尋人”之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天貓超市盒子報,
引發自發傳播效果 理所當然,這樣一座特殊的美術館,勢必已在社交網絡上引發熱議。事實上這已不是天貓超市首次利用自身影響力幫助走失兒童。自2019年起,天貓超市就開始嘗試在快遞盒上刊登走失兒童的信息:打開天貓超市的快遞盒,你會發現盒子上印刷了很多公益內容,打拐、反詐騙、兒童自我保護類科普知識等等,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當然還是走失兒童的信息。天貓超市聯合公安部將這些走失兒童的照片、失蹤時的穿著等都刊登在了快遞盒上。這些盒子報在受眾端反響十分強烈:部分網友表示自己初看到盒子時甚至被嚇了一跳,細看之后又十分心疼。在一條“天貓超市的盒子,你怎么看?”的微博下,有八千多網友自發留言;他們紛紛贊許天貓超市的公益行為,為其打call;更多網友在收到天貓超市的盒子報后,自發拍照發到社交網絡上,形成二次傳播。今年雙十一,天貓超市還進一步地推出了尋人隱私貼,這樣一個小貼紙不僅能免去用戶隱私泄露的苦惱,同時還能夠擴大傳播聲量。在碳中和綠色生活方式的倡導下,天貓超市在安全回收快遞盒的同時,還可以讓這些印刷著信息的盒子繼續傳遞下去。在二次利用中,串起一條愛心公益線,希望每一縷愛心的微光都能照亮孩子們回家團圓的路。
在如今這個網購時代,還有什么介質比快遞盒傳播地更遠、更廣呢?而天貓超市主營的又是每個家庭必須的類目,相比奢侈品、貴價護膚品來說,這些快遞更容易散播到偏遠地區的百姓家中,從而進一步擴大走失兒童信息的傳播。在天貓超市的努力下,4000萬+快遞盒已發往全國各地,并已經成功參與協助了3位兒童回家與家人團圓。米開朗琪羅曾說,好的雕刻是被囚禁在大理石中,只有偉大的雕刻家才能將它釋放出來。同樣,好的洞察從來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發現并放大出來的。誠然全國每年有無數快遞盒產出,目前卻只有天貓超市一家推出了盒子報以及尋人隱私貼。在犀利的洞察之外,也離不開天貓超市的溫暖DNA——天貓超市不僅是提供美好生活所需一次買齊的平臺,也有通過自己能力幫助這個社會變好的偉大愿景。
結 語 一邊是殘酷現實,一邊是美好藝術,用另一種形式講述打拐故事,卻收獲了更多人的關注與同情。天貓超市在滿足商業范圍內消費者需求、做好服務用戶的價值的基礎上,自發肩負社會責任,發揮余力提供溫暖,不僅在活動中加入了藝術元素與自身人文關懷氣息,更是聚合了社會力量,創造出社會層面的影響力。無論是團圓美術館,還是尋人隱私貼,都是天貓超市尋人盒子報項目的一個分支,都是天貓超市聯合公安部打拐辦,一起為“團圓”做的事情。
公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種長期主義。在喧囂的雙十一營銷大戰中,天貓超市依然低調溫暖地繼續“盒子打拐”“團圓”這一公益行動。以流動美術館為溝通介質、以盒子報為聯結紐帶,將其所要傳遞的品牌溫度滲透到了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每一步,再次加深了受眾認知中有溫度、有深度的品牌形象。愿天下無拐,每一份愛都奔向團圓,這是天貓超市的美好愿景,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努力能夠達成的目標。
這個雙11,愿每一個快遞都奔向了團圓。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