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奢侈品學做品牌(一)修訂版
作者:林勇,首發:林勇奢侈學
#向奢侈品學做品牌#之[修訂版]是對原版本的簡練化修正,并持續更新。
01.[不定位]的反傳統營銷
在傳統營銷中,品牌策略的核心在于定位,并通過產品、價格、渠道、推廣等手段全面傳達。定位,讓品牌最大化區隔競品,更受顧客青睞。
[兩樂大戰]是經典的定位案例,老牌可口可樂的品牌形象是[貨真價實的飲料],而1930年代新晉的百事可樂定位為[新一代的選擇],巧妙地將可口可樂歸入老年人的行列。由此看出,大眾消費品是根據市場環境、競爭對手以及客戶需求,找到關鍵形象來定義自己。
對于奢侈品,自身獨特性最重要,無需與競爭者比較,表達的是個人品位和創造性。與其在比較中尋找位置,奢侈品更忠于自己身份。直接宣稱[我就是我],而非[看情況而定]。香奈兒擁有的是身份而非定位,不是與其他設計師對比產生的。
02.[不迎合]的反傳統營銷
寶馬是聲譽最好的汽車品牌之一,培養了絕對忠實的客戶群。據奢侈品協會說法,寶馬是[世界上最受敬仰的汽車公司]之一。那么寶馬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1、有著明確身份,[純粹的駕駛樂趣],自1962年起沿用至今,一直遵循從未更改,并翻譯成多國語言;2、穩定的家族股權,自1959年起為Quandt家族所有,成員們為保持品牌價值,寧愿在短期內失去少量顧客;3、濃厚的德國企業文化,體現在工程和產品中,因前身是航空業的佼佼者,有著無上的驕傲。
寶馬的品牌身份,不是建立在某個人或某類產品上,而是一套方法論:從品牌身份出發,結合顧客心聲,之后在全球范圍或地區范圍內,將之轉化為產品。
03.[非實用]的反傳統營銷
傳統營銷講究實用和功能,遵循[賣點]的證據式溝通,難免被拿來對比,走入價格戰的困境。
奢侈品像藝術一樣,與享樂主義和創造力相連,崇拜工匠和手藝人的獨特技藝,魅力在于獲得超乎想象的能力。
當今的奢侈品品牌,更多把藝術當作杠桿資源,打造成為藝術品潛力的產品。奢侈品與藝術一樣,可能沒有任何理性功能,更多代表創造力和社會地位。熱衷于成立藝術基金會、攜手藝術家、舉辦藝術展,表明對藝術的重視程度。
04.[保持高冷]的反傳統營銷
傳統營銷努力從競品爭奪客戶,銷售增長是衡量成功的主要標準。為擴大市場覆蓋,得到更多的顧客數量,品牌則難以保持個性和調性。
對于奢侈品而言,擴大受眾群,會丟失獨特之處,還會腐蝕精英群體的夢想。
寶馬的巴伐利亞管理團隊計算得出結論:目標客戶只占到中高端客戶群的20%,意味著另外80%客戶對寶馬毫不關心。寶馬寧愿舍棄這80%,在真正的目標客戶中增長,那些有著同樣價值觀的群體。奢侈品增長依靠打入新的國家市場,而非爭奪客戶群體來實現。
05.[保留缺陷]的反傳統營銷
傳統營銷講究品質和實用,高檔品牌提供完美商品,不懈地追求完美。
成為真正的奢侈品,必須加上一點瘋狂的因素。一塊奢侈腕表,可能每年會走慢兩分鐘,這個缺陷不僅為人所知,還被人認可,正是魅力和真實之體現。
工匠們為藝術而藝術,喜歡加入復雜工藝。愛馬仕部分腕表只用4個數字顯示時間:3、6、9和12,好像準確知道時間是不合人性的。奢侈品無意于在功能性和實用性上領先,主要是享樂的和象征性。
06.與非目標客戶溝通
在傳統營銷中,準確是關鍵詞,廣告投放瞄準于目標客戶上,此外都是浪費。奢侈品有兩個價值面——為自己和為他人。維持第二個價值面,必須保證知曉者要比購買者多。
如果他人無法辨別出品牌,奢侈品則便失去部分價值。在目標客群之外,提高知名度至關重要。路易威登經典旅行箱在姜文電影《一步之遙》劇中出現,阿斯頓馬丁在007中亮相,幾乎這部電影觀看者買不起,但會羨慕擁有者。
傳統營銷的[植入廣告]就是此策略的借鑒,但兩者有很大區別:一般品牌需要付費,奢侈品卻不用,反而需要授權。
07.預測價格高于實際售價
在傳統營銷中,習慣低價吸引顧客,接著說服顧客向上加錢。雷諾推出Logan車型時,最初定價是5000歐元,但最終全套設施加起來,實際售價達到7500歐元。
在奢侈品世界,幾乎不談論價格。一家頂級餐廳,很難根據價格點菜,很多這類餐廳的菜單不會標價。
奢侈品的預測價格高于實際價格,具備以下好處:佩戴奢侈腕表,看到的人知道價位,因高估其價格,讓擁有者更有面子;當作禮物時,因高估其價格,接受者更加感激;如果一定要顯示價格,廣告中的標價往往最高。
08.提供有入門級產品
奢侈品的新品有兩個目標:一是開拓新客戶,即[未來的忠實客戶],逐漸購買更昂貴的產品;二是滿足日??蛻?/strong>,偶爾購買奢侈品,但并不限于某一品牌。
增加忠實客戶的數量,能將品牌理念提升到相應高度。如果只有忠實客戶,就有邊緣化風險,無法劃分社會階層。所以,奢侈品會借助大眾傳媒,用入門產品開發忠實客戶。
09.不為未來犧牲過去
奢侈品能夠代際傳承,度過屢次的經濟危機,有個重要的長期原則,就是不為未來犧牲過去。保證這一點,需要遵守3個管理原則:
1、在品牌管理中,管理品牌資產和歷史遺產,更多依靠核心團隊的穩定性。
2、基于舊資產和舊遺產,設定新的經營目標,謹慎對待銷售范圍(保持身份)。
3、不斷提升平均價格,一定周期內保持盈利,同時作為奢侈品身份的明證。
這些管理規則,都與品牌核心重要關聯。奢侈品集團設立博物館,作為品牌歷史資產的歸納收藏,充分呈現品牌全景,以及藝術展、快閃店,不斷述說品牌世界。
10.從小規模到大盈利
奢侈品并非局限于小規模,而是謹慎對待擴張,大規??赡懿皇莾瀯?,還可能成為阻礙,特別在重要客戶關系上。
奢侈品經銷的黃金法則,就是保持和客戶直接聯系。龐大的客戶數量,難以與所有客戶建立聯系,導致業績大幅下降的風險。金融上的運營成本,需要持股者保持冷靜。
如果離開這一原則,重新獲得奢侈品形象,代價相當高昂。2007年,拉夫勞倫用1.55億美元,重新收回在日本的成衣許可。
11.[不促銷] 的反傳統營銷
在傳統營銷中,USP是通用規則,制定產品賣點,獨特的銷售主張,之后從銷售業績驗證效果。
在奢侈品世界,夢想排在第一位,解說是超理性的。走入一家豪雅表店,會給你產品手冊,詳細介紹關于品牌一切:從起源、制作工序到獨特設計等,之后介紹各樣款型。
去一家保時捷銷售店,員工會為你講解賽道和賽車英雄,也是超理性的方式。
12.奢侈品的象征感
奢侈品有一兩個象征性產品,作為品牌代表符號,從創始階段開始長期存在,成為品牌文化源頭。正如香奈兒的5號香水是象征之一,由香奈兒女士創造,體現對女性的理解,有劃時代的意義。
象征性產品不一定最暢銷,但代表了品牌的絕對特征。香奈兒5號為了不斷發展創新,每隔10年,會對瓶身和瓶標設計微調,同時保留最初造型。
13.左右腦的完美協作
在奢侈品領域取得成功,不但需要創造力和想象力(右腦),還需時刻保持嚴謹(左腦)。奢侈品是左右腦的協同結晶,皮埃爾貝格和伊夫圣羅蘭建立的合作關系,與湯姆福特和Domenico di Sole一樣,都是商業伙伴佳話。
事實證明,奢侈品起初都是合作結晶,有效串聯保證品牌健康。相反,皮爾卡丹雖才華橫溢,但由于孤僻性格,公司發展徘徊不前。
曾任Gucci創意總監的湯姆福特與Gucci掌舵人Domenico di Sole,離職后聯手創立湯姆福特品牌,組成完美搭檔的左右腦。
14.主副品牌保持一致 | 阿瑪尼案例
喬治阿瑪尼建立了一個時尚奢侈帝國,延伸到高低價格陣營和多產品類別組合。這種延伸戰略可能導致混亂,淡化品牌特色。但阿瑪尼身上沒有發生,是如何做到的?阿瑪尼有三個架構良好的品牌矩陣,強烈的家族風格管理,保持全球統一。
1、多樣的不同品類品牌矩陣(Armani+通用的產品名稱),給客戶帶來完整體驗,親身感受阿瑪尼的個人品位,包括Armani Fiori、Armani Dolci、Armani Libri、Armani Bridal,還有咖啡廳和酒店。
2、一系列的服飾類副牌(Armani+非通用名稱),價格從高到低:Armani Prive(與普拉達或古馳競爭) Giorgio Armani(與愛馬仕競爭)Armani Collezione(與巴寶莉競爭) Emporio Armani(與D&G競爭) Armani jeans(與迪賽競爭) Armani Exchange(與大眾時尚競爭)。
3、阿瑪尼還有一系列注冊商品(香水/美容/眼鏡),無論什么系列,都保持高度風格一致。每個品牌都風格獨特,又自成一體。阿瑪尼歸功于家族管理,同一批人時刻監控整個體系,保證顧客體驗的一致性。
15.區分大小客戶
現代奢侈品遵循開放+保守原則,如果過于開放,品牌的社交屬性便會受損,拉夫勞倫在業績增長的同時,在吸引歐洲專業人士造成阻礙,穿polo本來讓他們與穿lacoste顯得不同。
如果過于保守,就會限制品牌發展,并影響短期的銷售業績。
品牌必須扮演隔離主義者,摒棄民主原則。比如在商店中一層和二層,分別為不同客戶服務,阿瑪尼很多副牌采用分離的銷售渠道。航空公司盡一切努力,保證頭等艙旅客不與其他人碰面,不僅在飛機上,還有從辦公室到目的地整個過程,像乘坐私人飛機一樣。
未完待續:#向奢侈品學做品牌[修訂版]持續更新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作者公眾號:林勇奢侈學(ID:gh_74e0eef22f33)
REFERENCE:belkrussellw,guelizger and sorenaskegaard;the fire of desire,a multisitedinquiry into consumer pass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bentley,company homepage;bever land,“an exploration of the luxury winetra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ine marketing ;bijan,company homepages,jean-noel kapferer,advancesin luxury brand management ;dubois,bernardand patrickduquesne,the market for luxury goods:income versus culture, europeanjournal of marketing;daniel a.langer,luxury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