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15日,第14屆金投賞國際創意節在上海舉辦!此次金投賞邀請到了國內乃至國際的大型公司、新崛起的新銳公司、頭部營銷公司等同臺分享。4天時間內帶來了56場精彩的演講,數百名重量級嘉賓登臺。作為金投賞行業媒體合作伙伴,數英來到現場完整地聽完所有嘉賓的分享,并從這些內容中整理了四大營銷關鍵詞,以及論壇現場嘉賓們的100句金句,以滿足沒辦法來到現場的伙伴的好奇心!
關鍵詞一:重新認識用戶
科大訊飛AI營銷業務群總裁 李平:
1、中國人口增速在持續降低,2020年已經降低到歷史最低點;中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10億,受限于人口總數,這個數字基本很難再往上增長;過去一年平均每個互聯網用戶的日均時長也基本穩定在了6個小時左右,這個數據想要更長也比較困難。從這三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用戶已經進入了存量時代。
2、用戶時長分布一超多極,行為遷移催生更多交易場:直播帶貨,私域運營,內容營銷。
百威亞太市場副總裁 車祁:
1、青年一代的三大「生活哲學」:追求「真實為王」,做個「真材實“料”」的普通人,敢于為「真“愛”發電」。
2、對于一個品牌主來說,如果自己不是一個年輕人,千萬不要去裝年輕人,在厘清所有策略以后,讓真正懂年輕人的年輕的市場伙伴來做年輕人的事兒。
OPPO互聯網商業平臺總經理 Cody:
1、私域三個比較大的痛點:(1)找到用戶,成本越來越高;(2)你的用戶,真的是你的用戶嗎;(3)我們和用戶的關系,是不是長久的。
2、回歸用戶價值才是可持續增長的關鍵。
歐萊雅中國及北亞區首席數字和市場營銷官 吳翰文:
1、消費者對品牌方面的四個需求是:吸引我、幫助我、便捷我、了解我。
2、品牌想長期滿足消費者,在功效、情感、社會效應三個方面表現都要比較出色。要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就要創造美好消費。
嗶哩嗶哩副總裁 張振棟:
1、這一代高濃度、高質量、高活躍的年輕用戶會對內容產生強烈的偏愛,開始熱烈地喜歡品牌,進而形成執著的品牌偏好。
2、如果品類、流量、運營型增長代表過去的模型,心智型增長代表的就是未來增長。所有增長不能轉化為心智,優勢都將是短暫的。
嗶哩嗶哩知名科普UP主 所長林超:
新世代對信息密度和能量密度的要求比上一代高一個量級,在B站這個特點尤為明顯。
vivo互聯網品牌廣告資深營銷專家 巫之慶:
1、如果想要長久穩定有效地留存關系,必須要沉淀品牌人群資產,搭建資源經營管理體系。
2、年輕人永遠是現在以及未來的購買力,也是營銷的核心對象。
無憂傳媒創始人兼CEO 雷彬藝:
第三消費時代來臨,「品牌選擇」成為消費者的「態度表達」。
傳立策略合伙人 胡琴馨:
1、年齡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不斷去推翻刻板印象,看得更廣,看得更深,你就會發現下一個消費者。
2、用體驗去尋找消費者,更大程度地幫助品牌實現增長。共同的體驗才可以成為品牌的放大器。
派瑞威行CEO、浙文互聯聯席總經理 易星:
1、當服務的所有互聯網行業的客戶都在被規范化,當整個互聯網沒有新增行業的時候,存量市場的爭奪,是非常激烈和慘痛的。
2、今天,消費者和用戶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出現了很多新的人群畫像,比如新老人,新銳白領,甚至小鎮青年都出現了2.0版本。
3、內容創意是對人群數據建模的首要環節,效果營銷是承上啟下的的關鍵因素,銷售轉化是整合營銷閉環的終極目標。
京東零售商業提升事業部廣告銷售和運營部負責人 于雯:
清晰的人群屬性加上行為偏好屬性使得能我們更加清晰、具象地找到我們想溝通的對象。
逸仙新零售事業部總裁 馮琪堯:
1、互聯網時代下,產品力依然源于對消費者的洞察。
2、完美日記1.0時代-產品驅動:產品力+創意+渠道=始于產品。完美日記2.0時代-品牌驅動:品牌態度+原創國潮+定制體驗=忠于品牌。
谷歌大中華區營銷洞察與解決方案副總裁 林妤真:
1、疫情帶來了一個變化,就是直播迅速的發展,這使得我們能夠直接與消費者溝通(即DTC)。我們認為DTC的兩個關鍵:心智的連接-走心,與消費者做到心靈上的鏈接;行為的連接-有數,要根據科學數據來進行商業決策。
2、根據我們的研究,91%的Z世代表示,“我更愿意支持和我的品牌價值觀相同的品牌”;94%的Z世代表示,“我需要品牌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80%的的Z世代表示,“我會更忠于能營造社區氛圍的品牌。”
騰訊廣告市場副總經理、騰訊智慧零售市場副總裁 常越:
1、有效私域只會出現在有社交關系的平臺上。私域生態越完善,GMV四要素驅動越全面。
2、與私域用戶做朋友,關系越強,價值越大。
關鍵詞二:重新認識渠道
抖音電商總裁 魏雯雯:
1、興趣電商是基于人們對生活的向往,滿足用戶潛在購物興趣,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的電商。
2、抖音電商是優質內容激發了用戶興趣的需求,是優質的內容吸引了用戶的互動關注,并且讓他們產生了購買欲望。抖音電商不只是一個新的渠道,很可能是一次不容錯過的變革。
分眾傳媒創始人 江南春:
1、電梯已經成為主流的廣告媒介。電梯媒體會影響城市主流的基礎設施。
2、用戶們每天微博抖音b站刷5個小時,離內容很近,離手機很近,但離手機廣告并不近。
3、碎片化的互聯網能幫助品牌引爆嗎?互聯網充斥著海量信息,品牌再多的投入也不過是滄海一粟,而看似精準的流量廣告,只是交易非打造品牌,無法破圈形成品牌的社會共識。
微軟大中華區企業客戶事業部總經理兼數字化營銷業務總經理 郭潔:
1、用戶的行為越來越倚重線上,品牌的數字化也關系著品牌的發展的現在和未來。
2、現在所提到的元宇宙這些很fancy的詞,其實也不過是讓我們的物理世界和現實世界能夠有非常完整的映射,能夠更好地交互在一起,因此混合現實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
寶尊電商副總裁 李春露:
1、好過的日子已經結束了,對于電商領域而言,未來的9萬億的增長更多來自于不好做的市場、模式的創新,通過內容和更好的貨品側供給做深、做寬。
2、從各個平臺的規矩來看,最關鍵的KPI是用戶的時間,停留以及高頻返回,所以無論這些平臺出身是做什么的,最后會發現大家在同一個賽道相遇了,就是電商賽道。
搜狐視頻內容合作中心總經理及廣告銷售中心總經理 陸那寧:
直播相較于傳統錄播內容,天然具備內容靈活、時效性強等優勢,同時在直播技術的更迭和加持下,搜狐直播在內容精致度的呈現上依然保持在高水準。
值得買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 田偉:
1、即使有產品力的產品做營銷也非常難,因為觸達用戶的介質非常多,在這么多介質里做營銷是非常復雜的事情。
2、種草是品牌的概念,拔草是效果的概念。
微博營銷高級副總裁 葛景棟:
1、微博在大事件面前,共鳴大于傳播,共情引發共振,在微博上看到了專業的力量、運動的精神、人性的美好,也看到了這個時代年向上的力量。
2、品牌需要有知名度、專業度,讓人信賴。這三個方面我們總結為品牌的流行度、歸屬感、信任度,品牌只有打造出在這幾個方向的三角形結構,才能讓品牌的根基更加穩,走得更遠。
巨量引擎營銷副總裁 陳都燁:
1、品牌資產=無形的心智構建+有形的資產沉淀。“無形的心智構建”通常表現在三個方面:好的品牌形象,較高的轉化率,好的溢價能力。心智的構建雖然是無形的,但對生意的影響是真實存在的。而“有形的資產沉淀”主要包括兩個輪子:關系資產和內容資產。
2、從去年到今年,尤其這一兩年,越來越多的品牌主、商家開始把跟用戶的經營、內容的經營,甚至是經銷商的網絡,以及他們生意的主陣地搬到抖音這樣的內容平臺上,這個可能是整個行業第二次大的變化。
銀河眾星創始人兼CEO 李琰:
1、隨著直播行業的發展,直播市場開始需要明星直播這樣滿足品效一體的超級明星IP。
2、我們希望品牌在選擇明星做直播間的時候能夠找到更多差異化的東西。
快手磁力引擎、快手高級副總裁 馬宏彬:
1、快手固然是一只田野間的大象,它也是一個混沌狀態下的盲人摸象的感覺。
2、當生活與商業結合的時候,生活與商業融合的地點就是市井,市井是可以比較概括描述快手的狀態的。短視頻和直播這個場景,讓消失的市井重新回歸。
騰競體育COO 蘇志立:
以往品牌與我們英雄聯盟合作可能只把我們當作一個媒體平臺來做廣告投放,但是近兩年會把我們看成是一種文化,與我們的廣告合作更多會是與我們的IP做緊密結合。這個也是電競商業化的新變化。未來,IP的延展會更重要。
關鍵詞三:重新認識內容
康師傅集團飲品事業副總裁 王德剛:
運動、音樂和時尚潮流在后疫情時代成為了消費者的渴望。
藝高高藝術傳播機構創始人兼CEO 曹啟泰:
1、不管你做哪個行業,都希望你是耳聰目明的,因為每個行業、專業都在改變,只有保持耳聰目明,你才能擁有Serendipity,才會有意外發現的美。“耳”即聽見風向保持敏銳,“聰”即理解科技融會貫通,“目”即看見趨勢著眼當下,“明”即數字未來持續創新。
2、音樂不再是音樂的形式,它包含了立體的影像和人文思考。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 吳剛:
營銷的本質,是發現、滿足用戶需求的過程,只有優質的內容才能幫助品牌與用戶溝通。愛奇藝在內容制作上投入大量資源,創作者也投入很多創意的心血。這樣的內容,有價值觀、且能產出優質流量,品牌可以借助內容與消費者溝通,獲得消費者的喜歡,實現長期的增長。
WARC中國雙語主編 陳詠欣:
內容未來的機會除了疊加在場景、流量、體驗外,也可以利用技術驅動體驗沉浸的新機遇。
小紅書首席營銷官 之恒:
1、知識超越了潮流,超越了美妝,成為了第一大品類。
2、不同于常規的搜索場景,小紅書的搜索場景是深度預覽。
網易文創事業部副總經理、網易傳媒研究院院長 高文:
1、真正的內容是有門檻的,是優質的。在當下信息爆棚的時代,我們相信內容的填充不應該是海量的、低質的、速朽的,有品質的、有門檻的內容,才能真正留住用戶。
2、網易文創:以內容入圈,以內容破圈。
湖南衛視創新研發中心共研合作部經理 陳文浩:
手握流量密碼,更要成為主流宣傳的主陣地。
芒果TV總裁助理、廣告營銷中心總經理 萬琳:
1、我們要牢記作為黨媒國企的責任和使命,勇于建立行業標準,絕不能被資本裹挾。
2、以扎實的內容作為我們的基礎,實現雙向的共贏,實現逆流而上。
雷丁汽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 劉偉:
效果投放是一輛馬車,馬車背后的輪軸,即內容體系,才能長效驅動。
百度副總裁 趙強:
AI識心,通過大數據能力幫助客戶制定科學精準的營銷計劃,沉淀數字資產,提升投放效率;AI交心,通過多元的內容生產體系以及IP內容矩陣,將營銷變得更有溫度,更有趣味性;AI動心,通過出行場景以及家庭場景打造強大的AI場景關懷體系,提升用戶體驗,增強品牌好感度; AI聚心,通過百度移動生態能力,打通整個智能生態全鏈路。
百度大客戶銷售部總經理 黃劍:
未來,廣告已不再是廣告,甚至可能超越營銷,對于品質的需求將會越來越高,品質營銷將是個重要趨勢。用科技感的內容和手段,與客戶的品牌理念相結合,定制科技感的營銷同時實現生意閉環。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副廠長 李早:
我們的文化自信,就是更多的年輕人能回過頭來欣賞我們中國自己的美術表達。
喜馬拉雅高級副總裁 隋旭東:
1、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所有人類的智慧,用聲音為主要的載體,分享給更多的人。
2、我們認為美好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情感的連接,是愛。我們希望打造一個環境、創造一個平臺,能夠讓大家相互之間產生情感的鏈接,能夠感受到愛。
關鍵詞四:重新認識品牌與可持續增長
蘇寧易購互聯網平臺運營總部商業提升中心總裁 黨毅:
1、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不只看0到1,更要看1到N。
2、要具備四個維度,才能實現品牌長期的增長力競爭力:產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粉絲力。
漢高大中華區化妝品部總經理 鐘經偉:
有效果的品牌建設會更加長久一點。
埃克森美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北亞市場部總經理 劉霄:
品牌營銷和效果營銷并不是一道取舍題,或許短期內因為疫情,預算縮減而側重于效果營銷,但因為中國恢復快,中國消費者沒有因為疫情的原因喪失對品牌的熱愛。品牌建設是長期的,不能因為預算的調整而將品牌建設作為可有可無的選擇。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總裁 王曉暉:
作為頭部企業,很多時候是需要去擔當一些責任的,不需要一味焦慮流量、爆款IP,而是要奉行長期主義,一步一步來,做令人尊敬的作品就好,才能體現內容中的責任和擔當,才能成為偉大企業。尊敬來自擔當,擔當成就偉大。
第一財經可持續商業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旭峰:
1、一般的“善意”并不足以讓消費者記住品牌,還需要做得出類拔萃;持續性地投入并讓消費者知道。如果消費者發現企業的“善意”被刻意夸大了,就會抵制這個品牌,反而逆行倒施。
2、可持續發展已經不只是一種社會責任,它深入到我們所有企業的方方面面,甚至影響到我們的整體戰略和經營方式。所以我們就會意識到所謂可持續發展其實是要兼顧到利益,把它融到我們長期的發展當中去,而不是放在一個局部去進行。
華為消費者云服務廣告BU總裁 劉東方:
把每一次廣告當成一種服務。
小米互聯網業務部商業營銷品牌總經理 陳高銘:
1、起勢在流量、長期靠品牌。構建長期品牌價值仍然是企業獲得持續性增長的關鍵。
2、以服務為新核心的營銷對于用戶來說,得到的是不被打擾、方便生活的「無感」服務體驗,而對于品牌來說,得到的是更好的忠誠度護城河。
3、這是最好的爆品時代,也是最難的品牌時代。
意大利德龍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宗延平:
1、消費者選擇品牌,是選擇生活方式。
2、目前市場的常態是消費者在變化,需求在變化,品牌也應該以「變」應「變」,實現“共情 ”。
海爾集團首席品牌官 王梅艷:
1、隨著整個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包括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我們進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給大家帶來與前三次都不同,它給我們帶來的是腦力勞動的自動化,顛覆了世界所有國家的所有行業。
2、傳統工業時代產生的是產品品牌,在這個時代要么做世界名牌,要么為世界名牌所代工。進入消費互聯網時代流量為王產生,產生的是平臺品牌,在這個時代要么做平臺要么被平臺所擁有。進入物聯網時代,也就是現在,整個的品牌呼喚的是生態品牌,只有開放生態一起聯合共創,圍繞用戶的需求去創造價值,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聯合利華全球首席數字營銷官 CONNY BRAAMS:
1、品牌除了要有清晰和可比較的目的,也應該注意不被消費者錯過,品牌要有出色的文化理念和不過于看重賣貨。
2、夠真實,行好事,被看見。
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副總經理 張強:
1、對于奧迪品牌這樣的百年老字號來講,我們的年輕化面臨著天生的三座大山:(1)歷史與現代;(2)豪華與年輕;(3)種草與割草。
2、做品牌和做人一樣,年不年輕,看衣裝一眼便知。品牌創造力的關鍵體現是“極致產品“和“極致體驗”。品牌老不老,產品說了算。
3、看一個人的朋友就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品牌的最外延是品牌生態上各個與用戶生態上傳播的觸點。現在是“大平原時代”,每個用戶都是一個超級終端,權威消解,界限重構,圍繞用戶的所有觸點構建了品牌超鏈接的生態。而品牌與用戶構建鏈接的關鍵,是長期主義下的局部破圈。
飛書深諾品牌出海業務負責人 李純妮Niki: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個快的秘鑰,我想就是數字化。
阿里文娛商業文化運營總經理 鄧一飛:
1、對于品牌,做渠道的鋪設和下沉,能真正幫它擴充有效客群。
2、新消費時代,新品效=會員資產、渠道資產、數據資產。
安克創新高級副總裁 張山峰:
1、做樸實務實的事:理解和重視用戶,堅定投入研發。
2、洞察機制不僅僅在產品的定義環節,其實它貫穿產品的生命周期。
電通中國首席執行官 黃國文:
1、好的創新能夠幫助到業務。我們一直想搭建客戶ID,但這個ID可能只能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客戶是誰。客戶的行為、價值是怎樣的,他下一步需要的是什么?客戶的Motion Data或許是一個能夠給到我們啟發的新啟發。
2、虛擬實境是數字媒體和數字商業的未來。
寶潔全球首席品牌官 Marc Pritchard:
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產品要經歷開發、引進、成長、成熟、衰退四個階段,但是我們的品牌真的注定要衰弱嗎?可能吧,但是寶潔不相信,我們認為向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發起挑戰是每一個品牌創始人的使命。
寶潔大中華區傳播與公關副總裁 許有杰:
品牌不僅要賣貨,更要引起消費者共鳴,這樣才能維持長久關系。
愛點擊集團共同創始人&CEO 唐健:
隨著人與人,人與信息之間距離的不斷拉近,品牌更加具有象征性、感性、體驗性,是無形資產,它表達的是企業或品牌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關系。
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群智能營銷平臺總經理 楊懷淵:
1、在眼球經濟時代,多是以流量換經濟,但是品牌和產品得不到價值沉淀,難以形成持續的消費力。于是需要從眼球經濟往心智經濟轉變,這是營銷的必然的選擇。
2、準確地將品牌和產品的價值傳遞給用戶,讓用戶喜歡,讓品牌或者產品成為企業的私域流量,這才是高質量營銷的終局。
WPP Tech General Manager Eddy Dong:
什么樣的技術和產品是好的?我覺得終極評價標準為是否為客戶解決了實際問題、帶來真正的價值。
羅技大中華區首席營銷官 劉京京:
1、羅技解鎖持續增長元素:黑科技與設計匠心,碳中和與人性化,柔性供應鏈與個性定制,為中國而創。
2、如果你的品類是一個非常垂直細分的品類,如何讓更多的消費者去買呢?特別是在信息多元迸發的時代,我們除了用實用場景,也要增加它各類興趣場景——用核心興趣,激發多元購買需求。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