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賣貨式直播?京東式內容型直播不妨學習下
“周六凌晨3點,張小可因為失眠,躺在屋里刷微博,在同城列表里,一條僅有配圖的微博引起了他的注意。第二天白天,正好趕上周末,便邀請大家圍坐在一起,將本條微博展示給他們看:原來是三張自家貓咪在屋里的夜景大片,微博昵稱為V先生,詢問大家誰是微博主人,但大家都做否認。真正的V先生到底是誰?”
這不是劇本殺游戲,而是在9月17日,vivo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在京東直播(視頻號)新品首發現場,主持人與四位玩家開啟了一個名為“尋找V先生”的推理游戲。伴隨一輪輪的搜證、線索獲取、圓桌討論、現場公投,謎底一點點揭曉。vivo X70系列手機的賣點巧妙植入其中,“卡爾蔡司鏡頭”、“自研V1專業影像芯片”、“超低色散高透玻璃鏡片”、“IP68級防水防塵”、“鏡頭穩定”、“夜景拍攝”等賣點一一展現。
密室、劇本殺等懸疑推理游戲是當下年輕人的心頭好,而oppo和vivo這兩家手機廠商,其實與這類題材的綜藝合作由來已久,從這個角度出發,把賣貨式直播變成內容型直播,vivo具備一定優勢。更貼近年輕人,可以更好地與年輕人互動,觸動年輕人的關注,也是品牌方一直以來的拿手好戲。京東vivo這一次內容型直播,格外顯得順理成章。
內容型直播
幾家歡樂幾家愁
9月19日晚,B站邀請4位UP主舉行了一場持續了4小時的直播帶貨。泛式、謝安然、涼風Kaze、韓小沐4位up主嘗試賣貨,商品包括手辦、B站周邊、制服等泛二次元文化產品,整場直播涵蓋了近30個動漫角色、虛擬偶像和游戲IP。
作為內容生態豐富,日活基數龐大的B站,此前并沒有建立起直播帶貨的氛圍,可一旦B站正式入局直播電商,勢必不會只售賣以上二次元屬性的商品。美妝、食品飲料、珠寶等類目,才是能夠推高GMV、做大電商規模的類目,在這些大勢類目上,B站沒有優勢可言。
在B站觀看直播,再到微信小程序搶免費券,中間無任何跳轉鏈接,轉化路徑艱澀繁瑣,在電商鏈路上,B站處處受限。從9月19日的直播來看,B站犧牲內容的優勢來嘗試商業化,與其他渠道的直播帶貨比較,形式同質化嚴重。深挖內容型直播勢必成為B站直播的突破口,B站或許還有一段路要走。
9月12日晚,薇婭的淘寶直播間,舉辦了一場阿里健康大藥房的專場直播活動,邀請了北京眼科醫生陶勇,直播間變身醫學科普現場,從表面來看,這樣的直播活動公益性大過于商業性,但是事實上,從本質來看依舊還是電商的套路,只是從具體的產品,變成了針對阿里健康大藥房的一次品牌營銷。
同時,抖音、快手,也發力泛知識領域,將知識類短視頻內容,進一步落腳直播區塊。前有抖音聯合多平臺發起全國首個短視頻全民科普行動“DOU知計劃”;后有快手推出了“教育生態合伙人計劃”,打造了快手光合系列演講。知識類創作者都在借平臺的流量優勢進行圖書銷售,“賣書”已經是抖快兩家頗具氣候的變現方式,7月12日,華人歌手王力宏首次直播賣貨,所推銷的內容是他自己教唱歌的視頻教程,以及方文山教寫詞的視頻課,強關聯性的內容直播已然是趨勢。
平臺商家攜手
對直播目的產生共識
形式才能落地
在京東vivo新品推理直播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主題上討好年輕消費者的同時,通過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將廣告變成了吸引人的內容,有效傳遞了vivo的新品信息;三場累計觀看用戶高達126萬余人次,共2000位KOC朋友圈發聲,通過視頻號短鏈路,微信的巨大社交流量,用內容上的“互動性”去貼合渠道上的“量”,優勢得以疊加。“互動”是直播平臺最為真實的反饋指標,將這一特性徹底吃透,可以達成“賣貨”的最終目的。
“游戲”、“知識”、“公益”,這些看似與賣貨無關的詞條,讓內容型直播在千篇一律的“賣貨”聲中獨樹一幟。在做好鏈路的前提下,直播不僅可以“帶貨”,也可以“帶品牌”、“帶好感”、“帶共鳴”...最終通過鏈路轉化,完成銷售目標。這不僅僅是平臺“求新求變求生存”的主動探索,更應該是品牌商家的主動出擊。
直播內容同質化,過分依賴“帶貨”思維,最終會將品牌特色、品牌標簽漸漸磨平。期待更多商家,多思考京東式內容型直播的案例,當直播間的消費者真正“學好、玩好、參與好”之后,再來放心“買買買”,直播模式才能更健康地發展下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