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道鐵門,我來到工位
本期內容來源于《青檸》第二期。《青檸》是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出品的一個實驗性的欄目,以有關年輕人的故事、想法、靈思、所愛,洞悉年輕人的世界。青檸,外表青綠,或酸澀,或甜蜜,充滿活力的汁液,那是青春的氣息和味道。
本期《青檸》由藍標數字創意中心×品牌中心聯合出品,講述的是一位實習生之前在自愿戒毒所擔任助理社工的一段尋常又不尋常的經歷。
穿六道鐵門到工位
過了第六道鐵門,聽完警察囑咐的10條事項,我看到自己的辦公室。這十幾平米,將是我未來兩個月、在這棟樓里唯一可以自由活動的地方——我在自愿戒毒所實習。
沒人支持,朋友擔心不安全,爸媽覺得無益于未來發展,只有我覺得酷、新奇、有意義。直到實習前一晚,好奇心平靜下來,我才感到害怕。第一天,幾乎是壯著膽子,在站崗警察的注視和強戒人員的喊號聲下(自愿戒毒所對面是強戒所),登記完無數信息,走進大鐵門。
吸毒也有「 鄙視鏈 」
我擔任助理社工,協助專業社工和心理咨詢師,為戒毒者提供一對一咨詢,或組織小組活動。上班第一天,民警邊開鐵門邊叮囑,比如這里有些人掌握的毒品、法律和醫療知識比警察都全面,不要被忽悠。
再比如,吸毒者之間有鄙視鏈:吸海洛因的看不起溜冰的,溜冰的看不起抽大麻的,底端則是以搖頭丸為代表的合成毒品。聽完我意識到,這里的一切都不在我認知范圍內。
人均「 一聲唏噓 」
直到真實地坐在那,在角落的民警陪同下,與8位戒毒者圍成圈兒,一起畫畫、做游戲,各自分享感受,我才知道自己選擇了什么地方實習。
走進咨詢室的戒毒者,總是坐在最遠的沙發上,盯著自己的手,問什么答什么。最初都是一副完全不寄希望于我們的樣子,因為,他們連自己都不信任。
每個人,都有一段令人唏噓的故事,不是我想象的黑道經歷,也沒有迫不得已的狗血劇情,而是那些大家都會有的人生困擾,但足以篡改他們大半輩子的人生。
01 吸毒讓我逃離平庸
對吸毒者的想象源自80、90年代港片和《今日說法》,紋身或光頭是標配。而坐在對面的人,完全不符。林峰(化名),長相憨厚老實,1米75左右,偏瘦,戴眼鏡,眼神里透著沉穩。
他有穩定工作,家庭美滿,日子安穩。可就是這種安穩,成了吸毒原因。他覺得自己年紀不小,成就不大,碌碌無為是他對自己的定位。第一次吸毒,是飯局上被朋友遞了“煙”。
“當時吸了惡心壞了,我還想這東西怎么這么難受。但吸了之后,我腦子就不對勁,老能想起來。到后來,我甚至覺得當時吸的時候是不是還挺爽的,只是我記錯了。”沒兩天,林就找到了給他遞煙的人……
02 大麻:社交「入場券」
鄭毅(化名)從小到大都是朋友中的C位,但到國外留學后,沒朋友。他慢慢結交很多ABC、富二代。第一次吸大麻,是參加聚會。他知道抽大麻在當地合法,像抽煙一樣,只是一種解壓方式。論文寫不下去了就吸一下,聚會一起吸來助興……但理智告訴他,不能碰。
“抽一下沒什么的!大家都抽,別掃興啊!”朋友看他猶豫出言慫恿。他不想讓朋友覺得自己沒勁又膽小,而且好不容易才混熟的圈子。現在回憶起來,鄭毅只覺得可笑,把吸毒當成自己“合群”的證明。
03 吸了「焦慮」的毒
曉曉(化名),20歲+,待業,畢業后換過幾次工作,要么不合適,要么和同事相處不好。期間被分手,男友說她敏感,相處太累。她把工作不順和分手都歸結到自己太胖,從小缺乏信心,過于敏感,總覺得別人都嘲笑她。
她想到吸毒的人都瘦,所以抱著試試的心態開始吸,兩個月后真的覺得自己瘦了,她想瘦得更快,加上毒癮變大,開始加快頻次。“我總是想著等達到目標體重就戒,但目標沒達到,癮已經停不下來了。”
一次對抗平庸,一種從眾心理,一些不自信……這些都是人活著最普遍的困擾,卻輕易改變了一個人的軌跡。唏噓。
最后一天的實習結束了,還是第一天接我的民警,將我送出,身后的大鐵門很快關上……關上的,還有門后面我經歷的另一個人間。
更多優質內容,請關注“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微信公眾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