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廣告趣味冷知識(下)
作者:鬼鬼,首發:廣告常識
上周發了《100個廣告趣味冷知識(上)》,今天為大家帶來續集。
1
Nice最有名的中文翻譯不是耐撕,而是納愛斯。
2
2017年,3角5分能買到一瓶飲料。沒錯,就是3毛5分。前提是你趕上了武漢二廠汽水的復出,且拿得出3毛5分錢,否則只好10元一瓶。
3
1987年,國內第一根火腿腸——春都火腿腸——誕生。5年后它的對手雙匯抵達戰場,2010年春都破產。
4
不少商人成功后,愛追記先祖事跡,有時不惜編造。周某鴨的員工要背誦老板的祖訓。
5
國內第一例懸念營銷的幕后推手,后來被合伙人送入監獄,他的故事被吳曉波寫進了《大敗局》,他是胡志標,曾經的VCD之王。
6
永和豆漿1982年創始于中國臺灣,1995年它進入大陸。那一年,上海一家叫永和大王的中式餐飲面世。現在,后者已是菲律賓企業。
7
滾石唱片最早是一本音樂雜志,受到美國流行與音樂雜志《Rolling Stone》的啟發創辦,但兩者并無關系。
8
茅臺LOGO中的反白,形似M,很少人知道,那也是鷹的造型,寓意展翅騰飛。
9
雪碧的英文名Sprite并不美好,叫妖怪;Bing與病同音,但翻譯成“必應”非常符合搜索結果快的產品屬性。
10
德芙巧克力和多芬是同一個英文單詞Dove,金六福既是一款酒,也是香港一家珠寶的名字。
11
吉利汽車最初是生產電冰箱零件的。
12
中國有三家名企叫當代集團,分居在北京、武漢、廈門。盡管業務有重疊,據說它們在名字等版權上保持默契,都不訴求獨占。
13
當前最Social的一款酒名字叫“一壇好酒”。
14
法國時尚品牌KENZO(凱卓)起初的中文名是個日本人名,因為它的創始人是日本人高田賢三。
15
良品鋪子可能是抽多了利群,廣告語“讓嘴巴去旅行”和利群的“讓心靈去旅行”就像雙胞胎。
16
寧波大紅鷹學院真的不是給大紅鷹煙定向輸送人才的學校,但它們曾是同一個集團的兄弟單位。可能是為了消除誤會,這個學校改名叫寧波財經學院。
17
大陸只有西藏吃不到真功夫。
18
金六福曾是五糧液的經銷商,第一瓶酒還是在五糧液生產的,至今你還能看到一些金六福酒上有五糧液的LOGO。
19
所有地方煙草公司的網站前面都有中國煙草的LOGO。
20
《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是2008年傳唱最高的廣告歌曲,但第二年該廣告商步步高音樂手機就從市場上徹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品牌VIVO,現在搜索步步高音樂手機,第一條就是鏈接到VIVO的廣告。
21
紅星二鍋頭原本可獨占注冊二鍋頭,本著“二鍋頭大家一起做”的原則放棄了。
22
稻花香三個字是創始人蔡宏柱請自己的老師姜秉彝寫的。
23
Smart是奔馳和手表公司Swatch合作的產物。
24
有一種花露水含“農藥”——驅蚊花露水,里面的避蚊胺或驅蚊酯是農藥成分,正規的驅蚊花露水包裝上,一定有“農藥正式登記證號”及“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號。不管它是六神、強生還是其他品牌。
25
2006年,云南旅游局注冊商標阿詩瑪,未免沖突,阿詩瑪香煙停產。
26
兩個知名品牌的名字取自辛棄疾的詞,一個是百度(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個是稻花香酒(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27
路虎曾經中文叫陸虎,因吉利汽車搶注而不得,雙方纏斗多年,路虎才拿回名字歸屬權。
28
專升本的高校,名字一般從學院改為大學。北京吉利大學剛好相反,改名為北京吉利學院才正式從專科升格為本科。
29
霸王洗發水最諷刺的不是創始人脫發不止,而是杜撰“中藥世家”的品牌故事。1989年成立的企業,號稱始于1928年,創始人更宣稱是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的后人。事實是,陳霸先會醫術這件事出處是霸王的宣傳,霸王創始人陳啟源的父親是開農藥廠的,和行醫沒有半毛錢關系。
30
87版《紅樓夢》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31歲時創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代理過包括五糧液在內的一系列中國著名品牌。(@貓蛋)
31
“每一步都算數”是李宗盛寫的文案。
32
小丑二代演員麥克·波拉科夫斯,不想活在父親的陰影(歐洲最著名的小丑)中,遠走美國謀生,美國人太喜歡他了,麥當勞請他代言,從此有了以他為原型的吉祥物,麥當勞叔叔。
33
路虎是一家印度公司,2008年被塔塔集團收購之前,它是純正的英國血統。
34
都夸海底撈好,但很少人知道它的廣告語是“來自四川的......好火鍋自己會說話”。
35
有一家火鍋,懟著海底撈干,干得還不錯,它們的口號是: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
36
肯德基的吉祥物不是肯德基上校,而是叫奇奇。取名的文案還寫過一句有名的廣告語「有人模仿我的臉,還有人模仿我的面」。
肯德基吉祥物奇奇
37
珍寶珠(Chupa Chups)棒棒糖的LOGO是畫家達利設計的。
38
集團品牌下不同產品名字,時有相互借用啟發。2006年推出的超能,1992年就出現在納愛斯的明星產品雕牌超能皂里面。
39
地鐵廣告、手冊等底部超小字,一定要用放大鏡仔細看,這種免責聲明藏著很多產品希望大家忽視的真相。
40
真功夫LOGO李小龍家喻戶曉,去年起換LOGO,據說不是因為舊LOGO不好,而是因為舊LOGO太好了,太容易想起在ND中進監獄的那位聯合創始人。
41
ABC衛生巾好像外國品牌,武漢健民藥業聽聲音是在罵人。
42
很多有名有錢的廣告人,遇見好的客戶,寧愿不要錢,如果甲方同意他們入股。
43
Brand('s)不僅叫品牌,也叫白蘭氏。
44
很多藥的百度百科是不可編輯的,比如達克寧、派瑞松、毓婷。
45
櫻桃跟車厘子的關系,好比獼猴桃跟奇異果的關系。
46
非北上廣戶外廣告最常見四種:美容的、種牙換牙的、植發的和房地產。
47
100年潤發的英文名(100 years of RT Mart)后綴是大潤發(RT-MART),兩者是否有關系暫無可查。
48
TCL的中文名就是它的廣告語“創意感動生活(The Creative Life)”。
49
競爭有時候就是代言人的對決。牛欄山請王剛(和珅),紅星二鍋頭就請張鐵林(皇阿瑪);霸王請成龍,索芙特就請李連杰。
50
國產大牌的盒裝牛奶、飲料,包裝基本都是瑞典公司利樂的。下次喝伊利、蒙牛、光明、統一、康師傅的奶或茶時,可看看包裝上是不是有它們的LOGO。
本文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廣告常識(ID:adernou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