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1小時電梯神廣告,為茶類營銷帶來了什么?
如果列一個“最不會營銷的行業”名單,茶行業一定榜上有名。
除了什么非遺大師、文化傳承、歷史溯源等各種神乎其神的名頭外,你幾乎再看不到其他新鮮玩法。直到來了個杜國楹。
最近,一向擅長“搞噱頭”的小罐茶又用“1小時電梯廣告”的神級營銷刷屏了朋友圈。路人紛紛感慨:電梯廣告終于不吵了。而我想說的是,茶類營銷終于不“老”了。
用長達1個小時的書寫名單表達感謝,將產品屬性和節日深度相連,小罐茶這次的走心營銷,不僅給電梯廣告帶來了新模式,也為整個茶行業的營銷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小罐茶“花式宣傳”,為茶類營銷帶來新思路
90后、95后人群對茶飲的熱情超乎預期,茶飲消費愈加年輕化,并且增速明顯。如何在新的預語境中講好“茶的故事”,做好品牌溝通,是茶領域所有玩家必須解決的問題。
但要命的是,整個茶行業都極度缺乏品牌思維,更遑論做好營銷。
千篇一律的自嗨式宣傳,連包裝、品類都雷同的產品,只會秀大師、強行套文化的生硬廣告,不僅讓茶行業多年來難出有高度、有內涵的品牌,更讓普通消費者面臨選擇時無從下手、一臉懵逼。
而杜國楹這個“外行者”的入侵,反而攪動了茶營銷的這潭死水。
小罐茶最近推出的1小時中秋長片《記在心里的名字 感謝》,采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沒有重復式的臺詞和魔性音樂,只是伴隨著背景音樂,在感謝卡片上寫下一個又一個名字。
通過“書寫名字”這種簡單而莊重的方式,表達更為真誠、有力量的“感謝”,象征團圓的中秋、象征感謝的禮物與茶產品天然的文化內涵深度契合,通過極致純粹地情感表達,將產品、理念與時間節點融為一體。這個被網友譽為“一股清流”的宣傳手法,可以說同時為茶行業和電梯廣告提供了另一種“走心”的思路。
這已經不是小罐茶第一次驚艷行業了。擅長營銷的杜國楹在推出小罐茶之初,便通過小罐茶大師作、獨立小罐金屬包裝、一罐一泡等幾個超級記憶點,借央視和分眾梯媒等平臺的輪番轟炸成功出圈,打破了中國茶行業“有品類無品牌”的僵局。
此后,小罐茶在營銷上還策劃了致敬大師系列之旅,與今日美術館聯手打造“致敬大師、品味經典”博物館奇妙夜展覽,邀請顧佳扮演者童瑤擔任彩罐系列首席教育官,最近,杜國楹的直播首秀還邀請了乒乓球大滿貫張繼科擔任推薦官……小罐茶通過一系列的花式營銷,不斷拉近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給“想喝茶、想送禮、不知道怎么買、又不愿意費心學”的年輕消費者一個高端新選擇。
不可否認,小罐茶確實是利用工業化思維幫助行業建立起了高端標準,并在農產品和文化產品之間找尋到了茶葉的另一條發展道路,在彰顯其想做茶中“星巴克”野心的同時,也為茶領域帶了更多營銷上的新可能。
營銷年輕化、產品品牌化,是茶行業必須跨過的門檻
“七萬家茶企,不如一個立頓。”這句對中國茶行業的評價仿佛芒刺在背,時刻讓從業者警醒。
作為茶文化的起源國,之所以“不及立頓”,根源還是在品牌化上的欠缺與忽視。1890年成立的立頓,無論是在品牌歷史上還是宣傳營銷上,均有著成熟的經驗和不斷迭代的戰略方法論。當中國茶行業還依然停留在將喝茶與“高雅”畫上等號的時代,立頓這個“外來和尚”已經用袋泡茶迅速殺入了普通消費者的陣營。
回顧中國茶行業的發展,過去的茶營銷“老且相似”,這家高山茶與大師作,和那家產地獨特的大師茶,在消費者看來并沒有什么不同;如今的茶營銷“新且雷同”,新式袋泡茶流行后,全網都是包裝類似、口感撞車的蜜桃烏龍。產品雷同、營銷盲目、戰略跟風,把茶行業發展從一個困境拉扯到另一個困境。
當然,為了突破發展模式和營銷困境,最近兩年,除了“攪局者”小罐茶,其他茶品牌也在積極進行營銷上的創新與突破。
新銳品牌CHALI茶里力邀中國山水藝術家陳天、知名墨象藝術家吳文華,共同打造出復古時髦的扇形茶包國潮禮盒,將折扇與茶道兩種國潮元素結合碰撞,并通過大量的聯名合作,掀起全新飲茶潮范,受到Z世代“顏控”們的熱烈追捧。
在宣傳上,CHALI茶里官宣充滿國風韻味的著名演員劉詩詩為品牌首位代言人,與偶像明星、當紅主播合作擴大品牌知名度,線上刷屏雙微一抖、線下刷屏全國分眾電梯,開啟了新銳茶品牌的主流突圍之路。
一直在積極向創業板進攻的八馬茶葉,也通過“認準這匹馬,好茶喝八馬”的記憶點不斷刷屏線上線下,積極搶占消費者心智。近日,八馬茶葉還策劃了“茶葉復新”活動,通過“復刻”唐代名畫《調琴啜茗圖》,力求將茶的故事講得有趣有料又有內涵。
無論是走情感路線的小罐茶1小時電梯廣告、走復古時髦國潮風的茶里,還是傳統文化復新的八馬茶,它們的積極探索,也刺激著行業不斷向年輕化、潮流化進步。
中茶協統計,2020年中國茶葉內銷總量突破220萬噸,銷售額逼近2900億元,全產業鏈規模估計將達6500億元。如此大體量之下,茶行業要想快速發展,品牌必須與消費端形成強鏈接,通過洞察消費需求,實現規模化、品牌化方向上的轉型。
“營銷是人性的勝利,策劃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無論外界如何評價,在營銷這條路上不斷嘗試、努力創新、積極年輕的小罐茶,確實值得很多茶品牌借鑒。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