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床墊第一股”喜臨門霸屏分眾 開啟智能床墊新時代
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當下我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隨著睡眠問題已經逐漸發展成為社會一大難題,高達萬億的睡眠市場也開始逐漸顯露出鋒芒。在睡眠經濟領域,以床墊為核心的客臥家具市場份額年年遞增,產品也在不斷更新迭代,呈現多元化發展。
日前,“中國床墊第一股”喜臨門發布了高增長的業績報告,其中,自主品牌零售增幅超100%,保持高增長態勢。此外,喜臨門持續加大品牌投入,積極布局線上線下營銷新渠道,深度挖掘年輕人消費市場,通過霸屏分眾集中火力展開飽和攻擊,展示出了強大的品牌勢能。
從自主品牌到科技研發 喜臨門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據艾媒咨詢研究數據,2016-2020年,中國睡眠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從2616.3億元增長至3778.6億元,增長幅度達44.42%。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將突破萬億,市場潛力巨大。
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趨勢下,消費者對睡眠產品正在從追求經濟、實用過渡到高品質、智能化。作為國產床墊龍頭企業,喜臨門致力于睡眠領域的研究,自成立以來便專注于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床墊為核心產品的高品質客臥家具。近年來,喜臨門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從自主品牌到科技研發,逐步實現了從“制造”向“智造”的轉變。
2020年,喜臨門推出了歷時9年研發的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該系統擁有空氣彈簧、睡姿智適應和AI睡眠數據三大核心技術,能最大范圍覆蓋不同體型用戶,360°貼合人體曲線,實現千人千面。據中標院人類工效學實驗室數據顯示,使用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的用戶,平均整晚翻身次數減少50%,深度睡眠時間平均提升17分鐘,使人達到理想化的深度睡眠狀態,極大的展現了喜臨門強大創新研發實力。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2021年上半年,喜臨門的研發投入就達到了7571.19萬元,較上年增長88.73%。而在2015-2020年,喜臨門研發費用總額更是超過了5.8億元,研發費用率占比均值為3.2%,遠遠超過美國頭部床具企業的0.82%和中國頭部床具企業的1.40%。
高額的研發投入也促成了喜臨門優于同行的專利技術。截至8月20日,喜臨門共計擁有專利847項,其中,發明專利58項,實用專利281項,相比行業其他企業,擁有質量上更大的領先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喜臨門與華為進行了簽約合作,正式成為HUAWEI HiLiNK生態伙伴,華為智能家居陣容的一員。顯然,在迎接睡眠經濟的同時,喜臨門還將在系統化的智能睡眠場景進行布局,而智能家居和睡眠經濟也就自然成為了喜臨門未來發展的雙引擎驅動力。
線上線下全渠道發力 塑造品牌年輕化形象
隨著睡眠經濟的進一步火熱,以及如今高強度快節奏的社會環境,睡眠經濟的消費主體正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有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有失眠問題的人群中年齡為22-40歲的青年占比74.3%,而購買過助眠產品的人群中年齡為22-40歲的人群占比為84.3%。顯而易見,年輕人已經成為了睡眠經濟的“主力軍”。
因此,自2020年以來,喜臨門積極推進品牌轉型升級,全面擁抱年輕圈層,多款產品均聚焦年輕人群,將品牌年輕化戰略發揮到了極致。從定位來看,喜臨門堅定“深度好睡眠”品牌定位,并基于定位廣泛開展睡眠研究與合作,深度串聯品牌價值,著力打造“享譽全球的國潮床墊”品牌新形象。
品牌營銷方面,喜臨門傾向年輕人喜好,在上半年相繼冠名了《跨界喜劇王》、《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頂級綜藝節目,霸屏式的綜藝宣傳實力圈粉年輕人,大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
與此同時,喜臨門更是在線上線下全渠道進行布局。社交媒體方面,喜臨門通過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B站等平臺構筑全新的品牌公域流量內容生態,重塑品牌價值;電商平臺方面,喜臨門牢牢搶占天貓、京東、蘇寧床墊類目第一的霸主位置,與薇婭等頭部主播保持長期合作。
線下方面,為了更精準觸達主流消費人群,喜臨門選擇霸屏極具品牌引爆效應的分眾電梯媒體,通過對不同樓宇的精準分發和高頻觸達,實現品牌的集中傳播。同時,喜臨門還通過首創的“99全民深睡日”,不斷在電梯廣告中強調“深睡”的品牌理念和差異化優勢,并放出“買10000送6000”,買床墊送沙發、軟床等營銷信息,“花式”吸引消費者注意力。
隨著流量紅利的觸頂,飆升的流量成本已經成為了品牌的枷鎖,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把品牌推廣陣地從信息流轉移到電梯,通過分眾這一生活服務消費中核心的“場景觸發按鈕”,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品牌信任感和對價值認同感。喜臨門此次在“99全民深睡日”前夕刷屏梯媒,也正是提升品牌勢能、實現心智預售的戰略之舉。
隨著床墊行業競爭加劇,占領消費者心智高地、加速封殺品類、搶占市場成為品牌突圍關鍵。作為擁有37年歷史積淀的國貨品牌,喜臨門正在積極推進品牌向年輕化轉型升級,并通過不斷提升研發和創新營銷能力鞏固品牌護城河,未來或有望引領整個床墊消費市場向著更加年輕化、品質化、智能化的方向持續迭代升級。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