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不??!寶潔校招挖出老簡歷,給我整哭了
從去年騰訊用「頭疼」=「投騰」的諧音梗打造趣味校招廣告,到VIVO讓面試官與畢業生“互換簡歷”,創意地以「微笑進場,照亮我的美」為主題發起暖心的校園招聘活動,招聘季同樣也是品牌打響知名度的重要戰場。
無獨有偶,有著“營銷界黃埔軍?!敝Q的寶潔,在近日就釋出了一支耐人尋味的TVC,巧妙地以“老簡歷”作為創意切入點,把招聘廣告玩出了新高度。
一、一場底氣十足的邀約,寶潔用“老簡歷”煥發新生
每年的招聘季節,不止是求職者們的戰爭,更是企業之間的神仙打架,只為搶奪多幾位人才,為企業平添一份競爭力,進一步打造出企業的優良口碑。
8月18日,寶潔推出一則短片,記錄了將33年來保存的老員工的簡歷們寄回原主的故事。這些曾經的寶潔人們不管是否還留在寶潔,都在各自的領域和崗位上繼續反光發熱。
短片穿梭時空,泛黃的A4紙沉淀歲月,華人CEO許敏,寄出了5年、10年、15年,甚至是20年前的“老簡歷”給它們的所屬人,讓他們回到第一次來寶潔的時光。 這些人來自五湖四海,肩負著不同的職責,但都在收到“老簡歷”之后,都不禁夢回當年,重拾起初入職場的心情,并于背面寫下了對今年畢業生的祝福。
寶潔感謝他們愿意將人生的第一份簡歷托付給寶潔,也希望他們能懷著這份回憶繼續前行且激勵后人勇往直前,猶如母校一般最大程度上勾起用戶內心共鳴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起,寶潔也將開啟這份新傳統,讓每一位求職者都在簡歷背后寫下祝福語,從而將這份期愿代代相傳,用一種特有的儀式感圈粉年輕用戶群。
從營銷層面上說,寶潔將創意設計圍繞求職者的“第一份簡歷”來展開,無疑體現了一股厚重的“心意”,既是對當下畢業生的一個號召,也是對求職者的一份回饋,把廣告背后所蘊含的情感意義拔高到了極致。
二、潛移默化制造情感沖擊力,激活群體共鳴效應
金九銀十,到了秋季招聘的高潮時刻,各個企業花招齊出,在招聘“戰場”上展開激烈的人才爭奪戰,而寶潔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完成了三方共鳴,即對畢業生的號召、對寶潔員工的激勵、對大寶潔系所有人的感動。
品牌做營銷,入局情感化語言是刺激消費者共鳴的絕佳“殺手锏”,通過現實某一個真實的瞬間作為展示,使消費者感同身受,更容易接受廣告和營銷的內容。
可以注意到,為了體現“不辜負第一張簡歷”的初衷,寶潔將老簡歷整理歸檔,將它們放置在檔案室中,既映射了始終尊重求職者的品牌價值觀,同時也沉淀了企業的人才庫。
第一份簡歷或許不夠精美,不夠成熟,但它承載著求職者的心意與期盼,可以說是自帶情感光環,老簡歷本身的紀念價值,遠比現實價值要更具意義。 某種程度上,寶潔寄出了5年、10年、15年,甚至是20年前的“老簡歷”給它們的所屬人,這一行為無疑對曾是寶潔員工有著極大的情感沖擊力。
這就在無形中掀起了一陣社交圈轉發與討論熱潮,自然為品牌出圈帶去了更多可能性,尤其是TVC中點睛之筆的文案:不管你將飛向哪里,先從寶潔起飛,最大化透露出品牌格局。
任何一個成功的公司,都離不開人才。但并不是任何一個公司,都會尊重人才。寶潔用一則暖心的招聘廣告,去將企業和求職者置于同等臺階,摒棄了一貫企業高高在上的姿態,實現了一波與消費者之間的有效溝通。
三、打通年輕圈層美譽度,實現品牌口碑有效沉淀
在秋季招聘中,競爭激烈的不僅僅是求職者,企業同樣為了吸引人才,花招盡出進行火拼,這其實跟品牌做營銷吸引消費者是同樣的道理。 如何爭取獲得更多的曝光度,如何言簡意賅地讓求職者了解到招聘信息,甚至了解到公司的文化理念,就是品牌營銷的關鍵之處。
然而,與其說此次寶潔的招聘廣告只是借過去與未來對比,去映射企業對人才的尊重,不如說是品牌態度和價值觀的傳達過程,進一步強化品牌在年輕人之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混沌時代的管理和營銷》一書中提過“懷舊營銷”:在營銷活動中給予消費者一定的懷舊元素刺激,激發消費者的懷舊情懷,勾起他們記憶深處共同的符號,以此來獲得用戶好感度。
可以注意到,企業將“老簡歷”寄給那些曾經的所屬人,無論身在何方,寶潔就像母校一般,勾起了眾多寶潔人的內心回憶,這也是為什么能夠掀起社交圈一陣轉發與討論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隨著Z世代逐步踏入到職場上,招聘廣告也更貼近他們的大腦回路,競爭如此激烈之下,只有不斷地創造出更多有創意的廣告,才能最大程度上吸引求職者的注意力。
相較于常規的“沙雕”、“夢想”、“創新”等話語來講述品牌歷史底蘊,寶潔另辟蹊徑之法,采用求職者的老簡歷來作為故事主角,給出了新一種營銷思路,巧妙地制造了一波營銷上的新鮮感。
面對當下白熱化的人才爭奪,企業也不再只是停留在喊公司的口號上,而是提倡平等互助、平等對話的準則,在展現崗位與個人價值實現共恰的同時,用一句“不管飛向哪里,先從寶潔起飛”的大格局,實現品牌口碑的有效沉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