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的新零售求變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營銷數字化漸成常態,零售業也向全渠道運營的新零售階段演進,我國的零售企業也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
從1987年北京的小門店,到2004年香港的上市集團,再到凈利潤持續巨額虧損,深耕零售行業多年的國美,雖然早已不復往日榮光,但也沒有在自身業績下滑和外界行業變動中就此消亡,伴隨著其創始人黃光裕的歸來,國美的轉型求變再次提速。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線上更名求變
以往,國美的線上電商平臺在業內競爭力極大,但因其對線上平臺不夠重視和APP、小程序等線上渠道的迅速興起,國美網上零售商城的活躍度日漸降低,線上電商的優勢也逐漸減弱。現今,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零售企業強勢崛起,國美要尋求新發展,就必須要從數字化轉型上邁開腳步。
手機APP作為當前最常見且最受歡迎的信息交互渠道,也是國美線上發展的首選。今年年初,國美APP宣布更名“真快樂”,將定位正式轉向娛樂化的社交電商平臺,升級強化“快樂直播”、“視頻導購”、“一店一頁”等版塊功能,打造以用戶為導向的娛樂化交互環境,通過“娛樂賣、娛樂買、分享樂”的玩法吸引Z世代群體。
公開數據顯示,國美“真快樂”APP一季度GMV同比增長近4倍,618大促期間全網DAU同比增長189.11%,用戶粘性和復購率也有所提升,娛樂化、社交化轉型初見成效。
此外,行至“家·生活”戰略第二階段,國美推出了“打扮家”APP突擊家裝市場,轉型家用產品供應服務商。通過VR、AI等技術打造透明化家裝平臺,吸引海量建材廠商加盟,再輔以自身的供應鏈和物流網絡,打通國美家裝線上線下的產業鏈條,實現新業務營收和供應服務進階。
此外,為了強化自身的高性價比優勢,國美趕在七夕前試運營了“折上折”APP。通過放送海量可疊加優惠券、整合打折資訊、不限制卡券轉贈等多種功能讓利,吸引和積累消費群體。與主營APP割離的中立獨體平臺,也便于打造健康的數字營銷生態,為外部商家提供獲客渠道的同時反向吸納其私域流量,實現互利共贏。
過去十年,國美的保守策略讓其錯失了轉型新零售的最佳時機,此次積極探索線上APP新模式,或許能成為國美地位回升的跳板。
線下推進全場景布局
線上積極轉型求變之外,從小門店起家的國美零售也不忘布局線下市場。2020年8月,國美開始構建以社區為中心的線下門店網絡平臺,今年4月又提出了線下城市展廳的規劃,進一步推進和落實“家·生活”戰略。
國美的長期租賃協議顯示,國美將以股權置換的方式獲得國美商都、湘江玖號、鵬潤大廈三處物業的使用權。其中國美商都和湘江玖號作為國美大型城市展廳規劃的首選落地點,不僅會覆蓋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等多重業態,其一站式的消費場所也會引入沉浸式體驗和全場景交互內容,以旗艦標桿的形式輻射其他城市。
除了大型綜合展廳的規劃,國美也在推進拓店計劃,其CFO方巍在接受“財大咖”專訪時就表示國美會繼續增開線下賣場。據悉,國美不僅會以自營和加盟的方式增開“家·生活體驗館”式的中型門店,還會以加盟模式引入10000家驛站小店,借助便利店、快遞點、生鮮等“零售小業態”打通城鎮地區的生活服務圈。
高速擴張的同時,國美還通過其APP的“一店一頁”功能將現有門店全面數字化,進行線上線下雙平臺場景互聯,為線下實體店拓寬宣傳渠道,同時為其雙渠道流通鏈條提供有效監控,進一步降低庫存成本。
自建物流追趕對手
在家電等大型產品零售行業,配送上門一直是標配服務,而在數字化電商運營中,物流網絡則是優勢服務。在同城配送的基礎上完善物流平臺,也是國美追平對手、重回行業地位的一大重要舉措。
以傳統家電零售起家的國美,即便在市場份額不斷縮減的情況,仍然保有大量的線下門店。這些線下門店雖然目前增收不明顯,但在自建物流平臺中,不僅可以充當線下展示區域,還能兼具前置倉庫,其原有的“閃店送”業務也能夠為線上銷售渠道提供本地交付服務。
此外,國美的安迅物流天生自帶大家電配送及安裝調試基因,早先就與小米合作為其配送大件產品;去年國美與京東、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后,按照其物流協同的約定,安迅物流也為京東和拼多多提供了配送解決方案和“送裝同步”服務。嫻熟的送裝和代送裝業務,以及依托門店覆蓋全國的倉配體系,也是國美轉向自建物流底氣之一。
自建物流雖然應以自家團隊為主,但國美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尚弱,因此近期與深控投、怡亞通兩大巨頭的合作,也是國美彌合物流鏈條的一個優選。在互放共享物流服務生態后,國美可以借助怡亞通的供應鏈渠道和管理經驗整合全域流量,在其深度配送運作的助力下將國美的物流觸角延伸至更遠的地區,同時也能在集采和分銷上進行合作,促進國美自身產業鏈的升級。
自建綜合性物流平臺雖然能夠為國美零售增加服務優勢,但在物流、電商零售行業均已有遠距、近距、微距市場巨頭的情況下,國美自建物流短期內恐難見成效。而且,這個需要巨額資金長期投入的領域,也會給本就虧損的國美增加更多財務負擔。
扭虧轉盈是最終目的
近年來,國美的地位和盈利能力不斷下滑,歸母凈利潤長期虧損,至今仍未能扭轉負增長趨勢。2020年,疫情爆發給國美帶來了更加猛烈的沖擊,本已達成“店中店”合作的家樂福也被老對手蘇寧易購收購,合作事宜順勢告吹。
“失業”加“失意”的國美虧損持續擴大,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了170%。因此,國美的轉型求變不只是順應數字化的時代潮流,更重要的是要扭轉長期虧損的狀態,為企業存活和持續發展尋求新的動能。
在線上,在數字經濟轉型的大潮中,曾經的流量紅利趨向飽和,存量市場運營反而日漸重要,國美應該充分利用線上APP的數據記錄,分析用戶的需求偏好進行精準營銷,通過個性化定制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挖掘消費者的全生命周期價值,實現獲利。
在線下,國美在2020年年報中提及了一個風險因素,就是其在傳統便利區域的可租用物業減少。三至六線城市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商業流通程度雖然不及一二線城市,但在租賃場地選擇、面積和租金等方面都更具優勢,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小城市回流群體的增多,家電零售在縣域地區的市場潛力也在擴大。國美若能在布局核心城市的同時發力下沉市場,輔以低價折扣、以舊換新等促銷方式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也能夠獲得一定的消費增量。
國美虧損多年卻依然堅挺,其實力和體量不可小覷,不過黃光裕“力爭未來18個月內恢復原有市場地位”的宣言能否實現,還要看轉型成效。
文/蛇眼財經,公眾號ID:sheyancaij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