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編少 ,來源:米拍
一個人坐車的時候,應該是最舒服的狀態(tài),安靜地注視窗外流逝的景物,車上和車下的自己,仿佛是兩種狀態(tài)...
來自以色列的攝影師 蒂娜(Dina Alfasi),非常喜歡用手機記錄她在上下班路上遇見的陌生人。
在她拍攝的《車上的人》系列作品中,其中一張曾獲得2017年iPhone攝影大賽“人物”組一等獎,還有2017MPA世界手機攝影大賽中,她的這組作品中多張獲得優(yōu)秀獎。
獲得2017 IPPA iPhone攝影大賽的作品
帶著對這位攝影師的好奇心,米拍編少(微信:mepai100)漂洋過海聯(lián)系到了她,跟她聊了聊這些影像背后的故事。
蒂娜是一名建筑工程師,也是一位14歲男孩的母親。
蒂娜(Dina Alfasi)
因為工作地點和居住地離得太遠,每天,蒂娜需要坐2小時的火車和公交車去上班。兩個小時也確實太久了,她無聊時也會觀察身邊乘客們,看是不是能找到他們的一些情緒瞬間,然后用自己的手機偷拍下來。
“我每天用iPhone 拍攝大約50張照片,有時更多,這取決于我在路上遇到的情況。創(chuàng)作的源泉,就是每天發(fā)生在我身邊的點點滴滴。”
蒂娜跟編少說,"我在拍攝的時候,并不了解拍攝對象。 所以在抓拍他們最放松最真實狀態(tài)的時候,我會在大腦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滿各種強大情感的虛構故事。”
“一個人在公共空間里的存在方式既有親密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在我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里,都能捕捉到那些陌生人之間的相似之處——沉浸在自己的沉思中。”
“我所拍攝的對象,都是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拍攝的。即使拍攝結束,也不會告訴他們。每天,我都會乘坐火車,如果他們意識到身邊有人在拍照,那么那些自然而然流露表情、陷入沉思的瞬間也不會存在了,自然,這些照片也不可能存在的。”
“我認為好奇是人類的天性。也許這些照片提供了人類偷窺的本能,增加了我們對人物和場景的好奇心,這使得當我們看這些照片的時候,比平時多幾秒鐘。"
“在列車上偷拍陌生人,讓我對人的情緒表達的復雜性有了深刻的認識。我會不斷發(fā)現(xiàn)他們面部新出現(xiàn)的表情。探索人們對刺激過后的反應是很有趣的。比如觀察他們坐過站的時候的反應,或者看到老人給讓座的反應等等。”
“所以當我分享這些照片的時候,我選擇不去做任何的圖片介紹,因為每個人看到這些照片時,聯(lián)想到的故事,感受到,觸碰到的情緒點都是不一樣的。”
“起初我只是悄悄觀察,猜測他們要去哪兒,他們正在經歷什么,他們身上各有什么故事,慢慢的,我開始嘗試著把他們拍下來,結果就是這樣,令我十分欣喜。”
手機攝影給蒂娜帶來了許多成就,她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畫廊中展出,并參與了蘋果公司的電視廣告宣傳活動,還在幾項國際攝影比賽中獲勝。
而在蒂娜看來,促使她成功的因素并不是使用哪種設備,而是能抓住的那一瞬間的能力——如果這一瞬間能激發(fā)起你內心的情感,那么你就成功了!
感謝蒂娜接受米拍采訪。
作者公眾號:米拍(ID:mepaim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