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顏料的縫隙間,窺視
來源:Malt 麥芽
如果在 Malt (在線美學平臺)進行私人告白是壞品味,
那故意毀壞自己的畫作,就是好品味。
別把媒體的藝術寫作太當回事,包括我所寫的。
線上媒體可會「偷懶」了,為了跟時間賽跑,我們在描述藝術時,會無意識地濫用一些詞。當你看到「解構」、「挑戰」、「有爭議的」或是「深刻的」時,請跳過。
濫用詞彙表很長,也歡迎你補充。其中最高深莫測的,我認為,非「重寫本(palimpsest)」莫屬。把 xx 比喻成「重寫本一般」,只為告訴讀者—「背后的故事我比你懂」。
那「重寫本」到底是?
答案就在 Lino 看似「無厘頭」的創作裡:重寫本,指將舊內容覆蓋或抹去,為新創作騰出空間,但原來的筆跡仍然有跡可循。聽起來蠻環保的。然而,西班牙藝術家 Lino Lago 卻在這種新舊繪畫的互動中,發現了別樣的原創。正如他用白顏料對芭蕾舞者的惡作劇(微笑)。
Lino Lago 早期的作品,輕量級的使壞
分裂的人格
這是一種人格分裂,學院派的 Lino 先完成一幅嚴謹的畫,然后搗蛋鬼的人格又突然補上一刀,兩種「壞品味」的化學作用。而他近期「癥狀」又加重了,大面積的涂抹原作,創作了名為「虛假抽象」的系列。畫中人彷彿透過顏料,暗中窺視著你。
他是用手指劃出這些線條的嗎?一旦開始這樣思考,你已身在 Lino 創造的時空。畫家通過這些線,為二維的畫作增加了「一個圖層」。而畫作的主體既不是被隱藏的肖像畫,也不是被突出的曲線,它是你在看到畫作時產生的遐想。一種新的視角。
我為了表演而消失
掩蓋是 Lino Lago 戰術,讓我們不禁想像:顏料之后的是神秘的蒙娜麗莎,還是被欲望拉扯的馬克白夫人(Lady Macbeth)。
Lino 的表達并非獨有。同樣來自西班牙的攝影師 Andrea Torres Balaguer 也深諳「隱藏即是表現」的戰術。但她更 crossover,打破攝影和繪畫間的障蔽—在照片裡融入肖像畫的構圖和色感,并大筆一揮,用油彩抹去模特的面部。
不需要太當回事的后記
無論 Lino Lago 和 Andrea Torres Balaguer 如何詮釋,他們的作品似乎透著 René Magritte 的氣息,噢是我多心了。在主流設計仍以突出存在來彰顯個性之時,他們的藝術卻反其道而行,隱藏遮蓋,其結果卻提供了更多的想像空間,為平面增加一個維度。
當我們苦惱如何突顯某物時,不妨讓其消失。學會偶爾隱藏,才能成為終極的暴露狂。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