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商業的人文動力
作者:根元咨詢
近期根元咨詢發起了一個大計劃,“追根溯元 讓人成人”。
原來這是一項與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合作的根元通識內訓項目,將在未來2年的時間內,基于哲學經典基礎理論,立足人類知識圖譜,結合前沿趨勢與時代話題,以人文視角為根元團隊定制的10堂專屬哲學大課。
為什么一家在商業世界中為客戶提供品牌咨詢與設計服務的公司會發起這樣的人文通識計劃?這背后是怎樣的初心與恒心?讓我們一同來聽聽在根元內部被大家稱呼為”老板”的陳富國博士,是如何講述這個大計劃背后的緣由的。
以下文字引自陳富國博士:
“很高興看到,復旦為根元伙伴成長而定制的人文通識課程正式啟動了。對一家小型的專業服務公司而言,這看上去有點反常:這么忙的業務節奏,這么多的資源投入,這么“虛頭巴腦”的課程,究竟想要收獲啥呢?
坦率地說,這個決定的做出,沒有太多考慮。只是簡單地感到,在連續2年將一些員工送到復旦Mini MBA計劃 之后,需要延續并擴大對于員工的培訓。正值Katie與宏彬回顧復旦哲學課堂學習之際,感覺授課內容很有利于打開個人的思維空間,所以就與復旦老師商量,怎樣能把這樣的課堂搬到根元,讓更多根元伙伴能夠在更寬的素養基礎上,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打好底子。同時,也相信,一種清晰的人文態度,也有助于根元在這個特別的時代為當下的與潛在的客戶創造更好的價值。
所以,雖然沒有太多即時的技術性投入產出方面的功利考慮,卻也不是純然的一時沖動。這是因為,根元注意到:哲學以及一般的人文通識素養,已經成為今天各類組織與真誠的生命個體在相對的長時間尺度內,保持健康,持續成長最為重要的營養。
技術的進步毫無疑問為今日社會與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福利,也是商業組織成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但其副作用是,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了工具、技術以及彼此割裂的陷阱,而忘卻了自己作為個體的人,組織作為一個整體,在根本上是怎樣的存在。幾乎每個人都在對成功的渴望中,或者在被別人的這種渴望推著走。而成功已經被簡化曲解成了“對于資源(金錢權力與名聲)的占有”。內在的沉靜、反省以及由此帶來的平和沒有了,對人的同理心大大消退了,人際信任不敢再指望了,焦慮成了普遍現象,內卷或躺平成了為數不多的行動選擇。不談長期與全面,就看每一個當下,這種狀況也阻礙了企業或個人的自身潛力的最佳發揮:過份追求效率的企業組織實際上扼殺了基于長期眼光的重大創新;處于過度焦慮中的個人,則不僅無法最好地發揮其能力潛量,還往往對個人長期健康帶來根本損害。
另一方面,根元需要人文與技術兼備的事業伙伴,一起為構建美好的商業去思考、去創造。根元的使命是“豐富商業與人心的對話,構建美好商業”。這要求每一個根元人更多理解世界的本質,更多看見商業與人心之美(或者惡),幫助自己與客戶在VUCA時代,面對復雜的世界,在多元價值中做出選擇,并將其轉化為自我與他者、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對話符號。這就需要我們的顧問與設計師,不僅要在具體的商業世界中摸爬滾打,與客戶共同理解當下的競爭或者合作模式,更要在高于當下商業的意義與價值世界中不斷提升感悟力與創造力。而擔當這些使命并力求更加美好的個人價值實現的根元人,應該得到更多、更豐富的人文素養的培育和支持。
于是,便有了這樣一次可能會是無用……之用的嘗試。希望每一位根元伙伴都能享受它帶來的思想之美。也在這里深切感謝復旦老師們的精心籌劃,熱心幫助,使得我們有機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睹世界的美好。”
本文由根元咨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消息欄回復“轉載”查閱須知。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