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海底撈”同款公關危機,奈雪的茶抄答案能打幾分?
8月2號晚上,當人們還在為這一天奧運健兒取得的成績歡呼的時候,一條名為#新華社記者臥底奈雪的茶#的話題瞬間沖上微博熱搜,并引發了一場輿論風暴。
根據新華社記者的報道,其在“臥底”奈雪的茶期間,發現多家分店存在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抹布不洗、標簽不實等問題,其矛頭直指消費者最關注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事實上,在此之前,有關部門、新聞媒體就已經報道過很多家奶茶品牌店存在“臟亂差”問題了,而這在以加盟店為主要模式的奶茶行業里,幾乎已經成為一種通病。
但作為“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不論是在行業內還是廣大消費者之中,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始終保持著“高端”奶茶的調性。因此當奈雪的茶出現這種食品衛生問題之后,所引來的反噬也是極大的——網絡輿論一邊倒、股票下跌、有關部門介入調查。
奈雪的茶遭遇的公關危機,和2017年海底撈遭遇的公關危機非常相似,兩者名氣都夠大,也都剛上市不久,遭遇的同樣是極為致命的食品安全問題。在當時,海底撈憑借著一系列積極的公關應對挺過危機成功止損,很顯然遭遇同款危機的奈雪的茶,是可以套用海底撈的公關手法轉危為安的。但事實上,奈雪的茶確實抄了海底撈的答案,但沒完全抄。
第一步:及時道歉必不可少
在新華社的報道引發群眾輿論之后,8月3日凌晨5點奈雪的茶就在官博上首先發布了一則道歉聲明,并表明已經針對涉事的幾家加盟店進行了連夜徹查整改。
在公關危機當中,每一分鐘的延遲都可能導致品牌形象的受損,因此品牌回應的速度是至關重要的。奈雪的茶的回應已經超出了輿情處理的“黃金四小時”,但能在短時間內做出連夜徹查整改的決定,并第一時間發布道歉書,在第一波應對上奈雪的茶還是及格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篇官方微博的評論中,奈雪的茶還亮出了涉事門店的消殺報告,這些報告佐證了奈雪的茶是有較為正軌的消殺措施,方便后續甩鍋,同時也加強了網友對奈雪的茶的信任度。
第二步:主動提供輿論攻擊點
在發布道歉聲明之后,奈雪的茶又在8月3日晚上9點再發公告,表示全國門店均已接受各地監管部門的突擊檢查,檢查并未發現新華社記者爆料的問題,但確實發現了諸如操作臺面不衛生、冷凍設備清潔衛生待加強等問題,在之后奈雪的茶將會進一步加強管理。
與海底撈的“這鍋我背,這錯我改,員工我養”比起來,很顯然定位“高端”的奈雪的茶在公關處理上還是略顯強硬的。面對新華社記者缺少圖片和視頻佐證的爆料,奈雪的茶選擇用監管部門的檢查結果來進行對沖,用來“自證清白”。
當然,這種“頭鐵式”回答必然會引發網友的進一步聲討,對此奈雪的茶的做法是放大自身管理上的漏洞缺陷,提供給網友一個發泄途徑,同時做出“這錯我一定改,加倍改”的表態安撫消費者。為此,奈雪的茶還通過董事會發布公告,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門店的經營管理,避免類似現象再出現。
至此,奈雪的茶的正面危機公關算是告一段落,先道歉自查,再用有關部門檢查的結果對沖,最后再通過“進一步提升集團的門店經營自動化程度”來進行品牌形象的正面宣傳。奈雪的茶這一系列的回應雖然難免會被批評為“甩鍋”、“嘴硬”,但最終還是很有條理地一步步執行下來了,而市場的反應也證明了奈雪的茶此番公關的成果——相比前一天的股價暴跌,今年奈雪的茶股價已經開始大幅回升。
總的來說,如果以海底撈的“苦情版”危機公關為評分標準,奈雪的茶這次的表現至少能有85分,如果在態度上稍稍有所緩和,對于輿論的引導效果會更好。畢竟作為一個消費者,是很難喜歡一個在犯錯之后依然態度強硬的品牌的。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