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飲:洗牌、轉型、并購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伴隨著新茶飲賽道的日益火熱,各種新茶飲品牌也如同雨后春筍蓬勃興起,開始越來越多地占據消費者的眼球。目前行業內除了有喜茶、蜜雪冰城、奈雪的茶等大品牌之外,滬上阿姨、書亦燒仙草、茶顏悅色等腰部品牌也以差異化的方式存在著。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深,新茶飲賽道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局。日前,“喜茶回應收購樂樂茶”的相關話題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眾多“打工人”的熱議。而在樂樂茶被傳收購背后,新茶飲市場正迎來并購大時代。
被嫌棄的樂樂茶
7月20日,喜茶創始人聶云宸在朋友圈,對此前傳聞收購樂樂茶的消息進行回應。他對外表示:“消息不實,此前經過中間人介紹的確有過一段時間接觸,但在深度了解內部情況、業務數據和狀況后已經徹底、完全、堅決放棄。”這段“略帶嫌棄”的回應,讓很多網友看不下去紛紛回懟,這才有了前文上熱搜的那一幕。
據悉,樂樂茶起源于上海,幾乎與喜茶、奈雪的茶同時期發展。樂樂茶一開始定位“茶飲+軟歐包”,2017年還曾憑借其推出的“臟臟包系列”聲名大噪,按理說其應該與奈雪的茶、喜茶有齊頭并進之勢,但現實的情況恰恰相反。
根據極海品牌檢測平臺的數據顯示,截止7月19日樂樂茶在全國9個省份共14個城市擁有門店75家,其中有3家未營業。而到目前為止,喜茶的門店數已經突破了800多家,略微靠后的奈雪的茶門店數也已經超過了400多家,相比之下樂樂茶的門店數量則顯得相形見絀。
在新茶飲品牌高歌猛進之際,一個發展緩慢的新茶飲品牌自然會受到資本的嫌棄。當然,從樂樂茶本身的條件來看,是否具備性價比也是資本考量的重要因素。
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樂樂茶與喜茶定位相近,兩者在開店地址上也有很多重合之處。渠道價值對于急于擴店的喜茶來說的確很重要,但更多是求得互補而非重合。畢竟,同一地段同一品牌門店開的越多內部競爭就越激烈,這對品牌而言反而是應該極力避免的事情。
按照媒體的說法,40億的估值來收購僅有75家門店的新茶飲品牌顯然不合算。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樂樂茶那么不受“待見”了。
背后新茶飲賽道臨近洗牌期
如今無論是先期上市的奈雪的茶,還是最新拿到融資的喜茶,都在為接下來打掃戰場做著準備,樂樂茶被傳收購背后,實際上也透露著二線茶飲品牌的無奈和尷尬。
其一,高估值之下融資泡沫已經難以為繼。6月30日奈雪的茶上市首日即跌破發行價,為新茶飲品牌的泡沫化澆了一瓢冷水。與此同時,喜茶則宣布拿下了D輪融資,估值高達600億元,再次刷新上一次的融資記錄。
值得關注的是,喜茶最新一輪的融資大多是此前的老股東,如騰訊投資、高瓴資本、紅杉中國資本以及淡馬錫、黑蟻等資本方,而其估值也從此前C輪的160億元攀升到了600億元。爭議恰巧就出現在這里,一方面喜茶的估值已經逼近上市的奈雪的茶市值的兩倍;另一方面,全部由老股東參與、新股東幾乎無從進入(不敢投或者進不來)的融資場景,像極了互聯網風口末期的味道。而對于已經落后的二線品牌來說,新融資則正變得愈加艱難。
其二,依靠營銷和資本的同質化競爭已經不再管用。早前無論是奈雪的茶還是喜茶,都曾曝出相互抄襲的事情,后來發展到一有新品出現,就會出現眾多新茶飲品牌集體抄襲的狀況,抄襲和復制帶來的同質化競爭,進一步加劇了新茶飲品牌的內卷化。
為了強化自身優勢,各茶飲品牌便依靠資本大棒大打營銷和補貼牌,但如今這一方式已經隨著行業融資放緩變得難以維持。
其三,大部分奶茶品牌實際上仍處在虧錢狀態。以奈雪的茶為例,從2018年至今其累計虧損已經達到了1.368億人民幣,同樣走高端路線且還在擴張中的喜茶虧損自然也很難避免。在行業過去模式已經不再管用的情況下,新茶飲賽道洗牌已然臨近。
轉型求生奇計百出
目前大的奶茶品牌,似乎已經開始意識到了惡性競爭帶來的不利影響,紛紛開始為轉型求生做著新的嘗試與努力。
首先,是優化產品提升價格。近日,喜茶旗下多款產品因提價2元而沖上了熱搜,同上熱搜的還有“奶茶進入30元時代”等詞條,熱搜背后更多體現的是廣大打工人對奶茶漲價的不滿;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漲價之外,喜茶還在新推出的產品中加了厚厚的“奶蓋”,來提升其產品的“附加值”以吸引消費者。
其次,是優化店鋪規模。在目前頭部的奶茶品牌中,喜茶、奈雪的茶一直走的是高端的路線,其店鋪也多選在高端辦公寫字樓核心位置,在店鋪設計上多以大店為主。而一直走低端路線的蜜雪冰城,則選擇放開加盟模式同時通過小店方式來展開擴張。
目前來看,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拿前者來說,大店為消費者提供的是社交空間,缺點是店鋪租賃及裝修成本高、回本周期長,不利于快速擴張。與之相反,小店在裝修成本、租賃成本以及回本速度上都快于前者、并且利于擴張,但缺點是不能提供社交空間。
而從核心用戶到店消費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消費者大多會選擇在周末時候去店里消費,平常上班的情況下選擇自提或者外送的情況更多一些。顯然,無論是處于快速擴張的需要還是現實情況的考量,小店的優勢都要比大店更明顯一些。
在這種情況下,一貫以“高大上”聞名的喜茶和奈雪的茶也開始放下身段,改變開店策略。比如,喜茶的店就從一開始的主力店,轉變成GO店(外送+自提),再到喜小茶不斷迭代。同樣堅信第三空間的奈雪,也于2020年開始將主推的門店改為了小店模式的Pro店。不難看出,在行業洗牌加速的大背景下,頭部品牌也不得不為轉型做出更多的努力。
新茶飲邁入并購新時代
在頭部品牌加碼融資,推動產品和運營變革的背景下,一些跨界而來的巨頭們卻在伺機尋找著并購目標,進而推動整個行業進入并購時代。
今年年初,國內乳制品企業新希望乳業(以下簡稱“新乳業”)宣布,以2.31億元的價格收購國內酸奶特色茶飲品牌“一只酸奶牛”60%股權,這也是2021年中國食品飲料行業第一起重磅并購案。
據悉,一只酸牛奶是成立于2015年的新式茶飲品牌,主打以酸奶為基底的各類現制茶飲飲品,在全國的茶飲門店數量超過了1000家。新乳業表示通過此次收購,新乳業將會在一只酸牛奶的線下門店中改用新乳業的酸奶制品,另外一只酸牛奶建立的會員體系和大量用戶數據,也將成為新乳業推動產業數據升級的重要抓手。
傳統企業之外,國企也沒閑著。早在今年5月30日,新茶飲品牌“猴子的救兵”就被河南省國有企業貴糧集團出資3000萬元收購,“猴子的救兵”也成為了首個擁有國資背景的新茶飲品牌。無論是傳統企業入局還是國資看好,都說明這個行業的前景的確值得期待。
根據《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0年底,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2020年茶飲市場規模仍將是咖啡市場規模的2倍以上,新茶飲的消費群體也將會擴大到3.4億。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新茶飲不斷增長的行業空間,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口味,以及貼近消費者生活的數字化運營模式,都在吸引著更多資本參與其中。而隨著資本不斷入局,整個新茶飲行業也將迎來并購大時代。
文/新零售外參,公眾號ID:xlswaic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