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完國內外音樂節海報,我悟到了其中的設計美學
作者:BranD,來源:BranD的好奇心
原標題:草莓音樂節的設計,為何年年都能出圈?
近年來音樂節慢慢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受眾群體也逐漸壯大。一場有意義的音樂節想要更好地塑造在樂迷心中的形象,增加傳播度與認識度,那么提煉出優秀的設計主題與視覺審美最為關鍵。由此可見,音樂節海報的設計不僅承載著視覺的審美,還要能夠準確傳遞音樂理念和演出信息。
本文通過對國內外海報設計的分析,與大家一塊去探究那些享有盛譽的音樂節的海報作品都有哪些視覺表現力!
1、 草莓音樂節
草莓音樂節是國內最大規模的音樂節,它由國內音樂廠牌摩登天空于2009年一手創辦。現如今它早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更是當代中國年輕人的生活態度。音樂節的海報都由摩登天空的當家工作室——MVM design label進行設計。
2021年的草莓音樂節的年度主題為「RE」,即是重啟也是希望隨音樂躁動起來壓力煩惱全都得到了釋放。這一次的主視覺海報更加的扁平化。
2020年的草莓音樂節的年度主題為「Hi,我也在」,其中,主視覺中采用3D特效手法與矢量插畫元素相結合的風格進行設計,使太空元素呈現的畫面更有個性,配色恰到好處。
2019年的草莓音樂節的年度主題為“循環世界”,以環保為核心理念,色彩略有調整,并加入了太空元素。
2、仙人掌音樂節
前段時間,關于仙人掌音樂節公布的名單里出現愛豆的名字及門票賣得賊貴等問題,被眾多樂迷討伐,令人唏噓,為何就向流量飯圈靠攏了呢?
遙想當年,仙人掌音樂節是以六大國搖活化石級別的名字來稱霸市場,也是眾多搖滾樂迷的天堂。它與同時期美國的沙漠之旅音樂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熱烈的「紅」一直是仙人掌音樂節的主視覺色調。海報上的「紅」更是象征著肆無忌憚綻放的青春、如風似火沸騰的熱血、不顧一切奔赴的夢境,甚至理想主義般的純粹。(現在看來,有點諷刺了。)
3、 迷笛音樂節
迷笛音樂節,是由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創辦的國內第一個原創音樂節 ,最大的特色是最接近搖滾樂里的烏托邦,所以迷笛音樂節又被稱為中國的“伍德斯托克”。
每一年的迷笛音樂節都有一個主題和口號來啟迪、鼓舞中國年輕人的思想和行動。它的海報談不上好看,但特別有意義,值得與大家分享。
我們可以從每一年的海報設計和整體手法來看,畫面上看似漫不經心,卻處處藏有小玄機,比如不同的主題,不論咖位大小的排名......在這里沒有流量,只有搖滾本身!難怪迷笛地位這么高,果然是真性情。
2019年主題:致敬伍德斯托克
2018年主題:拒絕塑料飯盒
2017年主題:點亮眼睛
2016年主題:遠離毒品
2015年主題:內心的歌唱
2014年主題:減少鳴笛
2012年主題:PM2.5
2011年主題:愛熊行動
4、M_DSK音樂節
M_DSK音樂節——國內首個大型戶外說唱音樂節。它的海報設計很有歐美文字編排的風格。
2021年M_DSK音樂節的主題為「POP IT!」由MVM_design設計。
2020年則是以「M_DSK狂熱星球」為主題,充滿實驗性的液態金屬字體,很有酸性設計那味。
人是情緒動物,每一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音樂就如同情緒的維他命,以流動性發揮著強大的治愈能力!情緒帶來了波動與不穩定性,也帶來了愛。2019年的M_DSK音樂節以「情緒維他命」為主題,情緒帶有波動與不穩定性,同時還帶著愛。
5、 蒙特勒爵士音樂節
蒙特勒爵士音樂節始于1967年,歷來視覺海報都是由藝術家設計的,包括Keith Haring、Andy Warhol、David Bowie等等。而BranD最新一期的雜志封面就是Keith Haring于1983年為蒙特勒爵士音樂節設計的作品。
第55屆的蒙特勒爵士音樂節海報是藝術家Marylou Faure設計的,他利用女性身體曲線、嘴唇的起伏特征和樂器的幾何形式做了結合。這種想法讓畫面顯得色彩鮮艷,內容框架上更具有條理性。
當代藝術家JR為第54屆蒙特勒爵士音樂節創作了海報,這是一張耐人尋味的黑白邀請函。
Ignasi Monreal設計了三張具有都市伊比利亞風格的海報,代表第 53 屆蒙特勒爵士音樂節。這些海報以數字方式創作,融合了傳統建筑和現代符號。
當代藝術家Christian Marclay為著名的蒙特勒爵士音樂節第 52 屆創作了海報。這也是第一次在海報上使用了藍版印刷工藝。
“Less is More”可能是居住在倫敦的法國插畫家Malika Favre的座右銘。雙重閱讀和極簡主義是藝術家視覺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里可以發現他深受波普藝術和光學藝術的影響。海報的整體畫面,給人一種在看《紐約客》封面的感覺。
6、富士山搖滾音樂節
富士山搖滾音樂節是日本知名度最高的音樂節,也是亞洲最大的音樂節,場地可容納四萬人。從1997年夏天舉辦至今,以“音樂的自然與和諧“為主題,感受世界各地的音樂,飲食,藝術,回歸自然與人的初衷。
每一年的海報變化不大,主打自然清新風格,選用的色塊元素都偏大自然色系,這與他們的主題相關。
7、柏林CTM電子音樂節
十多年來,CTM電子音樂節因其大膽、勇敢和優秀的音樂、藝術品位而聞名。它的平面設計也根據其主題變更而每年有所不同。2014年以來,柏林CTM電子音樂節的Radio Lab每年都在當年度音樂節主題框架下委托新作品,探索廣播與現場表演(或裝置)的媒介交叉創作。
今年的主視覺以“轉型”為主題,推出了一系列獨特的體驗活動,突出了音樂節對音樂在數字文化中的社會作用的關注。
CTM 的主題不僅涉及“富有冒險精神的音樂”,還包括了“與此相關的視覺藝術”。
2017年的主視覺由柏林視覺工作室 VOJD操刀。他們創作了一種有“液態金屬”的設計元素。其質感有些像是金屬箔融化后的光澤和形態,還摻雜著十分豐富的色彩。
今日話題討論:
#你們最喜歡的音樂節是?#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噢~
作者公眾號:BranD的好奇心(ID: BranDma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