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藝數 | 交互藝術碰撞涂鴉,上海寶龍It's Time to Love
/LET'S TALK!
現在是藝術分享時間,坐下聊聊吧!我們將在閑聊中重構來自重(chóng, /t????/)構團隊的新媒體作品,或是任何有關于重構團隊的故事。這是一場不定期舉辦的茶話會,內容走心,一起開心!
2021年6月19日,REBUILD團隊應寶龍美術館之邀赴上海七寶,為插畫藝術家吳騏57 Art Studio獨立完成的涂鴉作品<Time to Love/時間與愛>點交互科技之睛,賦“時間與愛”生命之光。這一次,數字藝術在上海為城市刺青。
吳騏57 Art studio
1985出生于金門,畢業于臺灣藝術大學視傳系的插畫藝術家吳騏,不拘于固定形式,作品以壁畫、陶藝、服裝等不同材質呈現。
在上海寶龍,吳騏57 Art studio獨立完成了這件寬達19米的巨幅<Time to Love/時間與愛>。
1.
涂鴉是
城市的刺青
Graffiti is Tattoo for the City
六月,上海寶龍,吳騏原創的涂鴉形象“鳥人國度”與REBUILD的生命裝置一同,為上海寶龍增加“街頭”的圖騰。
通過LED、雷達和電路板,REBUILD團隊的裝置藝術將吳騏的涂鴉突破CMYK的局限,我們將溫度直接地賦予了建筑。
涂鴉同樣也是“重構”的語言。在廈門自有展廳<奇幻未來樂園>,REBUILD用大面積、整墻涂鴉為自己定調,我們利用這種依附于建筑的藝術形式揮之不去的“街頭感”,對沖“白盒子”和“美術館”標簽——我們一直在做的是生活于市井的藝術。
涂鴉是城市的刺青。對藝術創作者來說,涂鴉或是刺青,不過是圖像在不同承載材質的表現,涂鴉是公共的刺青,刺青是個人化的涂鴉。當創作者想要為建筑刺青時,我們是想要借這樣的敘述,模糊人際間、個人與群體、美術館與街頭的隔閡。
從臺灣、廈門,到上海,吳騏的<Time to Love/時間與愛>與REBUILD的交互融合,于6月22日正式完成。
2.
夜空中
最亮的 ?
The Brightest ? in the Night Sky
數字藝術是城市夜晚的光。JOKE和巴比龍使用交互技術,讓過路者的行為可以改變城市的景觀。我們試圖用這種方式,將蘊含于我們作品的“突破”情緒傳遞給藝術參與者——就此,模糊人際間、個人與群體、美術館與街頭的隔閡。
上圖:另一面//下圖:測試中
在此次的交互設計中,REBUILD的裝置藝術賦圖像以呼吸、脈搏和心跳。這包括了代表生命的呼吸燈,擲入掌心的跳動火球和將為你觸發的、溢滿心臟的光芒:
1/3 : 心跳 HEARTBEAT
整個開放時間內,涂鴉左側的“心臟”將實時感應經過的行人。
當人經過“心臟”時,將觸發光產生,逐漸溢滿心臟;溢滿心臟的光將在保持10秒后消卻。
2/3 : 脈搏 PULSE
夜間照明時段內,涂鴉頂部人像以手相接的光,將以每0.5s一亮,持續交替明暗變幻。
3/3 : 呼吸 BREATH
夜間照明時段內,象征吳騏原創形象“鳥人”生命的點狀燈,持續交替明暗變幻,似心跳、若呼吸。
·FIN·
<Time to Love/時間與愛>創作于疫情席卷世界的當下。新冠疫情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都市人的生活方式,關于它的討論已足夠多,不再贅言。
這件交互式涂鴉作品是新冠語境下的宣言: It's time to love,讓我們盡力擁抱,沉浸于愛中,現在開始,永遠也不晚。
當然,要戴口罩。
REBUILD LINE UP
文末,表彰上海一行REBUILD特派隊員:
JOKE
此次,多棲藝術家JOKE代表REBUILD團隊前往上海施展交互科技魔法。這位涂鴉藝術家中最會做生意的交互工程師——他本人與身后的REBUILD團隊一樣,有太多的斜杠身份。沒有在“胡潤百富”獲獎過的程序員不是好涂鴉玩家。
巴比龍
來自福建三明,居住廈門明發園的金牛座裝置工程師RONG,日常工作是將裝置解構成電子顯像管、電路板和連接線,每天都要靠奶茶和美式咖啡重構滿滿的生活儀式感。
巴比龍總是會通過他獨到的洞察力去打破風格邊界,“將所有金錢和名譽,點燃燒透,他將像Rick Ross一樣打破窠臼。”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