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用戶超過700萬,“到夢空間”成全國大學生校園活動第一平臺
時值大學畢業季,許多今年的畢業生,不僅拿到了畢業證和學位證,還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第二課堂成績單”。
在這張成績單上,記錄了2021屆畢業生從入學至畢業期間第二課堂活動的具體信息,每一條記錄都對應著相應的積分。按照課程類型的不同,分為七個模塊:實踐實習、志愿公益、創新創業、文體活動、工作履歷、技能特長。許多曾經被視為“課外娛樂”的活動,正在成為當下大學生的“必修課”。
以北京科技大學為例,該校2021屆畢業生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在專業課堂上,他們主要和實驗儀器打交道,但在第二課堂,有不少同學參與了豐富的實踐活動,甚至自己也組織策劃了不少校園活動,溝通口才和組織協作能力得到了扎實鍛煉。
據了解,“第二課堂成績單”是為了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等有關文件要求,提出的一項新制度。
它充分借鑒第一課堂教學育人機理和工作體系, 整體設計高校共青團工作內容、 項目供給、 評價機制和運行模式, 實現共青團組織實施的思想政治引領、 素質拓展提升、 社會實踐鍛煉、 志愿服務公益和自我管理服務等第二課堂活動的科學化、 系統化、 制度化、 規范化, 實現高校學生參與共青團第二課堂可記錄、 可評價、 可測量、 可呈現的一整套工作體系和工作度。
在第二課堂的支持下,校園活動不再是傳統觀念中學生的小打小鬧、自娛自樂,它已是高校素質教育實施的主要載體,也在綜合育人方面展現出了廣闊空間。目前,許多高校都在結合自身特色和實際情況,開展第二課堂。
記錄學生表現,打破數據孤島,“到夢空間”推動第二課堂信息化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育人模式,第二課堂也對學校的系統化、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張記錄了學生活動參與表現情況的“第二課堂成績單”只是冰山一角。活動的展示、學生的組織申報、校方的審核與管理,都需要大量技術支持。
為了讓高校更高效地推進第二課堂,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和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共同指導開發了“到夢空間”多終端工具,實現了實現了學生表現可量化、二課情況可視化、管理流程標準化。學生、社團和各類校園組織可以在上面創建活動或參與活動,校方則能實現實時審核監管。
不僅如此,“到夢空間”還打通了學校分散在不同部門的數據,形成涵蓋基本信息、成長記錄、學分記錄、活動數據、部落數據、課表API的互聯互通個性化接口,實現了第二課堂信息管理一體化,促進第二課堂管理工作日益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智能化。
據介紹,“到夢空間”平臺采用了通用的開源技術框架,能對外提供標準的API接口,泛用性強,既實現了共性流程的標準化,也能適應各個高校的個性化需求。從2016年上線至今,“到夢空間”已經迭代了200多個版本,目前能實現200毫秒級別的快速響應,還能提供7*24小時的技術維護管理,為第二課堂的開展保駕護航。
在實現了高校團委第二課堂業務全流程及化協同管理后,“到夢空間”還成為了基于活動和組織的團委“二課”大數據中心。它記錄著每一位同學在第二課堂里的表現和每一個二課活動的參與情況,通過挖掘分析這些數據,高校能了解每位同學的學習生活情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教學。
正如一位負責第二課堂的老師所言,“一張成績單的背后是多個系統平臺數據的集合。“到夢空間”所做的事情其實是提供統一的標準化流程、打破數據孤島,對現有的校園業務系統進行升級。形成‘一平臺、多應用’的服務體系,記錄學生素養成長歷程,為學生繪制能力畫像。”
有了這些數據反饋,學校能針對不同院系、不同專業提供有針對性的二課指導,甚至對個別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幫助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二課活動,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的均衡發展。同時,大數據的積淀也能為學校的各項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未來還能發揮更大的用處。
注冊大學生超過700萬,“到夢空間”平臺勢能凸顯
發展到現在,“到夢空間”已經成為了全國大學生校園活動的第一線上平臺。從2016年上線至今,已經有985所高校接入“到夢空間”,注冊學生用戶超過700萬,日活大學生超過150萬,累計發布活動超過250萬場,記錄了一億條學生的成長記錄。在這里,一個活動能觸達位于全國任何一個角落的大學生。
創青春互聯網營銷創意大賽、全國高校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創新創業大賽、金融精英挑戰杯等全國性大學生賽事活動均已接入“到夢空間”,利用平臺提供各種運營工具進行活動宣講、選手報名、場外互動、活動直播等運營工作。
借助“到夢空間”的平臺勢能,去年京東舉辦的創青春互聯網營銷創意大賽報名團隊超過2萬,參與院校超過1200所,大賽全網曝光超過3億次,僅在“到夢空間”App端,活動點擊量就超過了815萬、最終,實現了超過5000萬人次的全網曝光。
2019年,由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主辦、東方財富和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五屆金融精英挑戰杯也通過到夢空間平臺面向全國宣講,最終參賽院校達到了1782所,參賽人數超過18.5萬。作為一項僅面向金融專業學生的實踐賽事,能取得這樣的效果著實不易。
第一課堂學習知識,第二課堂拓展素質,讓高校人才培養適應當下時代發展,是第二課堂的目標之一。
目前,通過第二課堂與“到夢空間”,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高校建立了聯系,由學校出具的第二課堂成績單,也得到了更多的社會認可,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大幅提升。相信隨著持續推進,“到夢空間”會推動第二課堂更加深入社會和學生的學習生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