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活們的苦力活
每年臨近暑期,除了畢業生尋找工作以外,也有很多已經處于職場中的人們面臨著職業轉換或重新就業的情況,這不但催生了招聘行業的蓬勃,也使另外一種勞動形式——靈活用工模式逐漸地被人們所熟知。
靈活用工主要為了解決失業問題和社會保障等問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靈活用工市場也逐漸多樣化。雖然國內靈活用工市場起步較晚,但在政策支持和企業加速探索的過程中,中國靈活用工市場正在快速成長,也孵化出了許多較為出圈的企業,比如有著“靈活用工第一股”之稱的趣活。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營收增長,虧損依舊 趣活是以Quhuo+為核心,為包括美團、餓了么、滴滴等大型生活服務平臺提供靈活用工解決方案,為生活服務行業的企業客戶提供第三方業務管理平臺。目前趣活的服務涵蓋多種場景,雖然上市的時間并不長,業務也較為簡單,但其業績報告卻發布的異常晚。 6月25日晚間,靈活用工平臺趣活科技集團發布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然而整體來看,此份財報并未出現所謂的“大事”。根據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趣活營收8.4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達到116%。 得益于中國新冠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居民消費需求快速恢復,趣活也顯示出了自身強勁的增長性。其中,按需送餐解決方案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109.5%,移動服務解決方案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55.7%,家政和住宿解決方案業務營收同比增長51倍,環比增長55.9%。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趣活月均配送訂單量為3590萬筆,同比增長113.0%,最為核心的即時配送業務依然在保持增長趨勢。然而和其各項數據的增長恰恰相反的是,趣活第一季度仍然未能盈利,凈虧損達8511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則為2158萬元,虧損同比擴大三倍。 即便趣活已經成立8年,但仍然無法擺脫連年虧損的現狀。根據此前數據來看,趣活2017至今一直沒能盈利,上市后虧損反而更加嚴重。被稱為國內最大外賣運營配送商,擁有四萬多名外賣騎手的靈活用工企業的發展顯然并不順利。 業務不完善導致虧損 比方說招聘平臺是勞動者和企業的紐帶,那么趣活更像是行業客戶與個人勞動者之間的“中介”。雖然靈活用工的市場潛力巨大,但趣活現在沒能將各項業務捋順就急于上市并非是一個好的決策,其自身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是造成趣活連年虧損的原因。 首先,業務來源單一,對大客戶依賴大。從趣活各部分業務貢獻的營收占比來看,外賣按需配送解決方案營收是趣活主要營收來源,此次占比依然高達96%,其它業務的貢獻對趣活來講微乎其微,導致趣活的營收來源過于單一。 另外,從其外賣配送業務來看,美團和餓了么是趣活最大的客戶,然而根據此前披露的數據來看,趣活為美團和餓了么貢獻的勞工人數僅是冰山一角。因此,趣活的營收來源過于依賴外賣平臺,而平臺對趣活的依賴卻并不高。這樣一來,趣活的議價話語權并不高,其盈利空間也隨即變小。 其次,成本高,毛利低。趣活是面向行業客戶收取服務費用,通過降低個人勞動者成本、提升運營管理效率來尋求盈利空間。然而,目前的人力成本不斷上漲,趣活難以壓縮成本去為自己獲取最大的利潤空間,這也造成了趣活的營業成本高但毛利卻極低, 根據財報數據來看,趣活第一季度的收入成本為8.6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7.7%,而此季度的毛利也由正轉負達到了-2.2%。 最后,競爭壓力大。市場的廣闊并未給趣活帶來核心競爭力,反而使其處在閃送、達達等同業競爭者以及一些潛在競爭者的包圍中,新玩家的入局一定程度上擠也壓了趣活的業務增長空間。 多元化嘗試不斷 業務層面不健康直接影響體現在了趣活連年的業務數據上,雖然資本市場目前仍然看好靈活用工市場,但如果趣活不加強自身競爭力,在未來的發展中,一旦美團或餓了么加大培育使用自身旗下勞工,這對趣活來講也是毀滅性打擊。 對趣活來講,在業務層面受到的制約自然要在業務上找回來,而趣活也在不斷在各個層面進行探索和改善。 其一,市場布局更為廣闊。在業務布局方面,趣活科技集團在中國111個城市展開業務,其中同時運營2個及以上場景業務的城市達到了48個,占到43%的比例。依托外賣場景的龐大落地管理基礎,并疊加新的場景,有望成為趣活科技集團寄希望的發展方式。 其二,勞動場景不斷增多。除了外賣即時配送以外,趣活目前服務也涵蓋網約車司機管理、保潔家政、共享單車運維等多個場景。其中保潔家政是趣活2020年新入局一個版塊,2021年首季度即錄得1300萬的收入。 接下來,趣活也將不斷探索其它的服務場景去充實自身的業務領域,其整體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 其三,服務過程更加完善。趣活面向勞動者的靈活就業服務平臺的優勢凸顯,經過培訓和運營層面的支持,平臺對大部分勞動者更具備吸引力,勞動者得到的就業機會更豐富,收入也能顯著提升,這也給公司后續發展奠定勞動力基礎。 未來,趣活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會隨著自身擴張的步伐不斷增加,但發展越快速也意味著將對其自身在組織、運營、管理層層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趣活目前已經初具規模并跑在了行業前方,但整體來看,趣活的挑戰依然存在。 比如此前外賣人員社保繳納的話題便多次被聚眾討論,有關部門也將對此提出一系列的分析和措施。隨著行業的不斷加速,行業整體的規章制度也將加以完善。而這也讓走在靈活用工這條路上的趣活,需要更加認真去走。
文/蛇眼財經,公眾號ID:sheyancaij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