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國風舞蹈《洛神水賦》火了,看看幕后故事
舞蹈能有多美?
最近,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中,水下國風舞蹈《洛神水賦》(又名《祈》)驚艷全國網友。
為了呈現出中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整支舞以“水下洛神”為創作理念。身穿五彩衣裳的女孩,在水中拂袖起舞,衣帶飄飄,宛若水中仙子。網友感嘆,終于見識到了曹植《洛神賦》中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隨著視頻的傳播,許多人發現這支舞有不少難以察覺的細節。
例如,舞蹈演員的衣裳顏色由紅、黃、綠組成,靈感來自于端午節扎粽子用的五彩絲線。而胳膊上琳瑯滿目的金色飾品,則源自小孩子過端午時,大人給他們用五彩線綁上合歡鎖的傳統。舞者一個“洛神橫飛”的動作,則取材自河南鞏縣石窟的飛天雕像。
細心的網友還發現,某些片段中,舞者的背景是名畫《千里江山圖》,這不但增強了視頻中空間的縱深,還通過調光調色,讓視頻蒙上如夢似幻的光影。
種種細節,外加舞者精妙的演繹,讓傳說中的洛神,走進了現實。每一名初次看到這個舞蹈的觀眾,恐怕都會為這神話般迷離的美感所折服。
人民日報在B站轉發《洛神水賦》
在被《洛神水賦》的美感所震驚時,不少人可能也會對這種水下國風舞有似曾相識之感,這并不奇怪,因為早在今年4月,B站就曾爆火過一支水下國風舞《卷珠簾》。
視頻中的女子,一襲紅裙,伴隨著霍尊的《卷珠簾》,妙曼起舞。雖然身處水下數米,她卻絲毫不受影響,動作剛柔相濟,充滿奇妙的美感。
播出到現在,水下舞《卷珠簾》已在B站獲得340萬播放量。
吉叔的B站主頁,目前為止已上傳了97個作品
據吉叔所在的團隊介紹,河南衛視的工作人員,正是被《卷珠簾》的舞姿震撼之后,才找到了他們,為今年的“端午奇妙夜”量身定制了水下國風舞《洛神水賦》。
那么,這位“斜杠玩家吉叔”,是何許人也呢?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吉叔,那一定是“極限玩家”。
打開吉叔的B站主頁,你會看到他的一長串介紹:海陸空極限攝影師、導演,玩街舞15年,潛水10年,攝影8年,滑雪6年,高空跳傘130跳,小富即安,以玩養玩。
在水下攝影中,他一人兼任導演、攝像、剪輯等多個職位,堪稱全能。
正在拍攝《卷珠簾》的吉叔
也許正是愛好如此廣泛,吉叔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創造力,拍出《洛神水賦》《卷珠簾》等一系列驚艷的國風水下視頻,引爆一個又一個的熱搜,成為中國最優秀的水下拍攝導演之一。
接受央視采訪中的吉叔
事實上,吉叔接觸水下攝影的時間并不算久。2018年,他從房地產公司辭職后,考取專業潛水證,才正式開始水下攝影師的生活。
最開始,吉叔做的都是偏向炫技的水下拍攝。他發布在B站的首個作品,是一段水下跑酷視頻。鏡頭里,穿著橘色套頭衫的演員在水下閃轉騰挪,做出陸地上無法實現的諸多動作。
在這之后,吉叔又用自己的創意腦洞,拍攝了不少精彩絕倫的水下視頻。例如,在水下復刻《刺客信條》極限跑酷。
而他替亞特蘭蒂斯酒店拍攝的百條人魚水下共游宣傳片,更是讓人懷疑是否穿越到了魔幻世界。
盡管已經創作過不少優秀水下作品,但吉叔卻一直還有個目標。在他所在的潛水攝影圈,一直有人想要將中國元素帶到水下。但由于此前行業內好作品很少,反而拉低了大家對中國風水下舞的印象,覺得又土又low的。
為了改變大家的想法,在經歷過數十次水下拍攝,積累一年多經驗之后,吉叔決定親自下場,拍出有高級感的國風水下作品。這就是他的第一個水下舞蹈作品《蓮》。
在《蓮》中,他將水下舞蹈與傳統國風創造性的結合。沒想到,這一嘗試,效果相當炸裂,只見演員身著黑白兩色的薄紗,手持毛筆,在水下演繹出一副動態中國風水墨畫。隨著演員的動作,裙擺在水中如墨一般暈染開,粉色筆尖如蓮花般綻放,充滿古風意韻。
在浮力加持下,許多不可能成為了現實,尤其是演員從天而降的一筆,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曾經看過的武俠電影。
彈幕都忍不住跟著憋氣
這支《蓮》剛一登陸B站,就受到了無數網友的熱捧,獲得了145萬播放。美的感受是如此真實且直觀。這已不僅僅是舞蹈,更是活著的水墨畫。
正是這次的成功,讓吉叔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在這之后,他又與國家花樣游泳運動員合作,為cctv-3拍攝了雙人水中舞蹈藝術短片《翾》。
兩人中,白衣舞者持簫,坐于桃花樹旁,靜若處子;黑衣舞者拿扇,微步凌波,動作飄忽若神。兩者相遇,如同水墨交融,呈現于柔美與力量的極致交融。
在這極致的美感背后,每次都是整個創作團隊超越想象的巨大付出。
就拿讓全中國網友都為之驚嘆的《洛神水賦》來說,《洛神水賦》的拍攝持續了三天,團隊每天都要下水100多次,泡在水里的時間加起來多達26個小時。
吉叔作為水下攝影師,每次下水身上都要裝備15斤配重,每50秒才出水呼吸一次。舞者的每個動作都需要從不同角度拍十幾次,水中阻力很大,還不能手抖,一旦手抖就要重拍。雖然吉叔有10年的潛水經驗,但這對他來說依然是個技術活。
正在拍攝中的吉叔和演員
更加辛苦的是水下舞蹈演員何灝浩。
何灝浩曾是全國花樣游泳冠軍,在《美人魚》中給林允做過替身,現在主要從事人魚游泳教學。一個月多月前,她跟吉叔曾合作過關注罕見病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的公益片,何灝浩的專業性和舞蹈性讓吉叔記憶深刻。所以《洛神水賦》拍攝前,吉叔第一時間想到了何灝浩。
兩人合作的《水下HAE》,何灝浩正在表現病人的掙扎
從接到拍攝需求起,何灝浩就開始設計編排,為《洛神水賦》想了不少優美炫技的動作。但是這些舞蹈動作到了水下,真想實拍出來卻又困難重重。
為了營造翩翩起舞的視覺效果,演員身上有八條絲帶,六米長的綢緞。每次下水前,都要調整好它們的擺放位置。可只需一個動作,這些絲帶就會四處亂飄,甚至纏繞在何灝浩身上。
而很多充滿美感的動作,對何灝浩來說卻格外痛苦。就比如那個仿佛敦煌仙女飛天的動作,其實是在演員身上綁著魚線,生拉硬拽出來的。
就這樣一個鏡頭,就要拍攝數次,消耗掉無數時間和精力。等鏡頭拍完,何灝浩身上已經被魚線勒的到處都是小傷口。
心疼何灝浩的網友們,在屏幕上打滿“辛苦了”的彈幕
在水里泡久了,還需要長時間睜著眼,何灝浩的眼睛都是腫脹充滿紅血絲的。
由于吃東西后反復下水容易導致身體不適,為了保持狀態,拍攝期間何灝浩還不能吃飯。有時,這樣一餓就是十幾個小時,人體會在池水溫度影響下慢慢失溫,渾身不停發抖。
26小時的拍攝,200多條素材,最后剪輯出的視頻還不到兩分鐘。可最后的成果,卻足以震撼所有看到它的人。在這里,美已經不是形容詞,而是具象的畫面,給每個人帶來最直觀的沖擊。
走紅之后,何灝浩發了一條朋友圈:平了這些年的意難平。
節目播出前,團隊就有預感會火。只是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會出圈到如此程度。5年前,何灝浩辭職選擇水下舞蹈行業,拍攝了上百個舞蹈的視頻,卻一直沒有太多人知道。最困難時,她的收入窘迫到只能維持吃喝用度。能堅持到現在,全憑著對水下舞的熱愛。
憋氣、練習水下穩定性、在水中睜眼練習適應性,這些旁人看來沒有意義的事情,如今都有了現實的落腳。而何灝浩卻多了幾分坦然:“真正出圈的不是我,而是中華文化。”
而后的生活依舊忙碌。走紅后第二天,她照著原定工作計劃,飛到北京給學生教授人魚游泳課程,從早上八點一直忙到晚上。工作結束,還得接受各路媒體采訪邀約,深夜才能休息。
據何灝浩的團隊介紹,她們剛建立B站賬號“人魚灝浩”,很快就會上傳灝浩之前的作品。
而多次出圈的導演吉叔,則更加淡定,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基本沒有變化。端午剛一結束,他就已經馬不停蹄投入到下一個項目當中。
盡管很感謝大家對作品的認可,但他覺得,榮耀屬于過去。而自己要做的,只有不斷超越過去,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中國風作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