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外賣南京單量不及預期,“擊鼓傳花”何日是頭?
在“九城”戰略之下,滴滴外賣繼續揮師西進,日前宣布將進軍成都,似有銳不可當之勢。但人聲鼎沸之下,卻藏有滴滴外賣的戰略變數。今年3月份時,滴滴外賣為自己的外賣“霸業”定下“九城”藍圖,包括無錫、南京、長沙、福州、濟南、寧波、溫州、成都和廈門。但如今,滴滴外賣變卦了,悄悄與自己曾經的戰略布局相左后,猝不及防地在第三城時,選定泰州為新成員。然后高調宣布形成無錫、南京和泰州的滴滴外賣“鐵三角”。這背后的真正意圖是什么?倉促開城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滴滴外賣遭遇“訂單不及預期”的骨感現實
滴滴外賣在無錫盛況不再已是人盡皆知,更讓其頭疼的是,滴滴外賣的第二城南京似乎也并不那么如意。根據最新數據統計,過去一周時間里滴滴在南京的騎手送餐總里程數為176萬公里,由此推算,假如騎手一天送餐的里程平均是3公里,那么滴滴外賣過去一周每天的單量約為8.4萬單,這個成績僅僅只是滴滴無錫高峰期的四分之一。
這樣的訂單量想必距離滴滴外賣的預期相差甚遠,畢竟南京市場體量比無錫大,加之燒錢式的補貼,按理說不會比無錫差,起碼相差不大,那么為什么滴滴外賣會在南京遇上“不及預期”的骨感現實呢?
其一,滴滴外賣的合作商家數量劣勢。相比美團、餓了么,滴滴外賣作為新人,在入場時合作的商家數量可能不足以媲美他們,既然沒有覆蓋到足夠的商家,那么滴滴外賣自然也難以覆蓋到這些商家的忠實用戶。這可以理解為,因為合作商家不足,滴滴外賣本身就存在市場增長的天花板,所以訂單量不及預期也可以理解。
其二,服務體驗不理想。我們知道,滴滴外賣在無錫最風光時,騎手、商家和用戶都沐浴在其補貼的“甘霖”之下,然而補貼刺激下,配送超時、訂單被取消、商戶選擇少等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抱怨的重點,隨著補貼越來越少,滴滴外賣在無錫也一度面臨訂單下滑的頹勢。同樣,在南京滴滴外賣在配送服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說服務體驗不達標可能也是滴滴外賣在南京訂單量不及預期的一個原因。
南京市場的低迷表現也直接導致滴滴外賣的戰略發生了改變,滴滴外賣將原本不在“九城”計劃里的泰州的突然拉入,不禁讓人猜想,為什么中途又突然冒出個泰州,滴滴外賣此舉為何?
半路冒出泰州后,滴滴外賣的“擊鼓傳花”游戲還能玩多久?
泰州,與無錫接壤,與南京隔揚州、鎮江、常州三市相望。滴滴外賣又為何會立起泰州這塊新牌坊?泰州在鐵三角上所占有的地位是什么?
從目前的市場局勢來看,可能有一個非常直接的原因:那就是,急轉直下的市場競爭局勢,讓滴滴外賣在無錫的運力、BD等出現剩余,而泰州和南京就是分憂者。一開始滴滴外賣在進軍無錫時,曾備受矚目,而滴滴也有信心打破當地的競爭格局,滴滴還一度宣布自己成為無錫市場份額最高的外賣。
然而好景不長,讓滴滴外賣沒有想到的是,監管來臨之下,補貼驟降的滴滴外賣,在無錫遭遇了滑鐵盧,DCCI的報告顯示,滴滴外賣進軍無錫一個月后,市場占有率僅有6.9%。隨后,網上大量滴滴外賣在無錫的配送人員反應收入下降,無錫的運力出現過剩情況。
不僅如此,此時的滴滴外賣必然處在一個過飽和的狀態,此時“析出”的就不僅僅是運力了,推廣類人員必然也會有不少剩余。此時引入泰州,這個與無錫接壤的江蘇地級市,滴滴的意圖也正在于此。泰州可以為無錫多余的運力、推廣人員分流,既可以減少無錫的運力等人員的滯留壓力,又可以讓泰州的運力和推廣人員有所填充。
看似完美無缺,但滴滴這場擊鼓傳花的游戲玩的卻不那么熟練。一方面,泰州的地位有些尷尬,在承接了不少無錫勞動力(運力、推廣)后,泰州的戰略意義又被放在哪里,值得思量;另一方面,就算泰州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鐵三角的一員,但是這個鐵三角也是單純建立在勞動力的流通上,能鐵多久,還是個謎。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滴滴外賣讓泰州臨危受命的戰略布局已經達成。從勞動力流通的地域性來看,滴滴外賣先是用大量補貼將勞動力從周邊甚至更遠的城市吸引過來,但是奈何在補貼這顆發動機遲鈍后,勞動力出現了供過于求的情況,然后南京和泰州幫助其承擔了很多剩余的勞動力。但是泰州承擔了無錫剩余的勞動力之后,誰來承擔泰州剩余的勞動力?誰來成為下一個接盤俠?
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的一點是,滴滴外賣在進軍南京和泰州時,都采用了補貼的燒錢擴張戰略。正因為如此,無錫的勞動力在大幅向泰州轉移之后,南京和泰州相應地必然也會出現勞動力剩余的情況。而且滴滴外賣的補貼不可能一直持續在高位,所以問題在于,滴滴外賣有沒有想好下一位勞動力接盤俠。
從滴滴外賣跑到成都這一華西地區舉動來看,滴滴外賣對于選擇誰來當泰州的接盤俠似乎并沒有考慮好。而是選擇了一個遠離江蘇地區的城市,意圖轉移大家的注意力,希望在一個新的城市通過補貼吸引新的注意力。
由此看來,對于滴滴所謂的江蘇“鐵三角”戰略,不過是為“擊鼓傳花”找了個托詞。泰州之后,滴滴外賣在江蘇很難找到下一個承接剩余勞動力的接盤俠。
擊鼓傳花背后,滴滴外賣戰略弊病恐難除
在江蘇連開三城后,滴滴外賣將之冠以“鐵三角”的稱號。從其擊鼓傳花的布局來看,這個三角之所以鐵,想必勞動力之間的互相轉移是最主要的關系維系條件。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泰州的出現,進一步證明了滴滴在外賣方面的戰略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
滴滴外賣整體戰略所存在的第一個問題,在于對市場競爭核心的預判不夠準確。從無錫到南京再到泰州,滴滴外賣無一不是選擇燒錢補貼的戰略。但是從最終結果來看,滴滴外賣的燒錢補貼核心競爭原則并沒有為其建立長期以及可靠的優勢,反而讓無錫陷入了比較被動的狀態。
更讓人感到擔心的是,無錫的發展波折似乎并沒有改變滴滴外賣對核心競爭力的看法,在南京和泰州,滴滴外賣同樣采用了高額補貼的相同打法。不過如果滴滴外賣能找到有效的差異化打法,持續燒錢補貼未嘗不可。
第二個問題是勞動力的流動規劃不到位。滴滴外賣通過擊鼓傳花,讓南京和泰州成為了第一批接盤俠。但是這個鐵三角的問題在于三城之間并沒有形成有效的聯動,滴滴外賣難道就讓他們之間的三角關系停留在單一的地理聯系上嗎?
鐵三角的存在正說明滴滴外賣在勞動力規劃上可能并沒有合理的應急方案,從而才做出了和最初戰略不一樣的選擇。如果勞動力規劃到位,無錫也不會出現大量剩余的問題,其他兩座城更不需要成為接盤俠。
總體來看,不論是南京訂單量不達預期,還是滴滴外賣突然半路殺入泰州,都說明滴滴外賣可能在戰略上的動態調整不夠及時,所以才會出現一連串的問題。但現在更嚴重的問題是,滴滴外賣如果繼續遵從目前的戰略思維,而不想好如何穩住市場份額的話,恐怕其當初設想的“九城”戰略不會那么容易實現。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