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奇特,來源:老片癡影癥
原標題:張張設計魂,海報永流傳
好萊塢的電影海報設計大神比爾·戈爾德(Bill Gold)本月20日與世長辭,終年97歲。戈爾德的妻子蘇珊向媒體透露,丈夫因阿爾茨海默病并發癥病逝于美國的格林威治醫院。
他在長達七十年的職業生涯中,設計了超過2000部電影的電影海報。影史上最令人難忘的電影海報,包括《卡薩布蘭卡》《發條橙》和《驅魔人》等。
他生前主要為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馬爾帕索制片公司出品的電影設計海報。他的第一張電影海報是《勝利之歌》(Yankee Doodle Dandy,1942),最后的作品是《胡佛》(J. Edgar,2011)。
《發條橙》的男主角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也第一時間發推悼念。
戈爾德1921年1月3日生于紐約市,從小就被大銀幕深深迷住。當他意識到自己可以畫畫時,還不到10歲。20世紀的流行插畫家在當時影響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感受,雜志和書籍嚴重依賴圖形藝術家,戈爾德在紐約的普拉特學院學習插圖和設計,也深深學到了這種方法,用圖案將內容戲劇化。
畢業后的1941年,他在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紐約辦公室的海報部門謀職,先是隨海報部門負責人開始了學徒生涯。正式設計海報的第一部作品就是詹姆斯·卡格尼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影片《勝利之歌》(Yankee Doodle Dandy,1942)。
《勝利之歌》
這幅海報采用鮮明的美國星條旗的紅白藍構成,戴著形條帽敬禮的卡哥尼,帶有一種活潑的娛樂態度,星條旗上的星星處在右上角,就像煙花一樣綻放。
他的第二個任務是為電影《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1942)設計海報,他用鉛筆在紙上畫了草圖。“我認為這部電影中的所有角色都很重要,所以我想讓他們都出現在海報上。我把他們放在背景里,讓英格麗·褒曼站在鮑嘉左邊,我希望她能在背后看著他,但我不想告訴你們他們之間有戀情。”
現在這種一堆明星的群像構圖,已經很常見了,尤其在終極海報中最為常見。
《卡薩布蘭卡》海報
在最早的設計版本中,鮑嘉扮演的里克手里是沒有那把槍的,公司想要海報擁有更多的刺激元素,于是他又加了一把槍(里克在最后有用到這把槍)。
不久之后,戈爾德參軍,為美國陸軍航空兵隊拍攝二戰訓練影片。戰爭結束后,他回到華納。1947年,升職為海報部的負責人。與插圖畫家鮑勃·皮克(Bob Peak)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合作關系。據悉,他那時設計一張海報,往往只有4-6周時間,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
關于創作過程,戈爾德說:“如果電影還沒拍好,那我就要求看劇本,我再拋出想法。因此,在創作過程中就要產生一個想法,公司會用這個想法去做電影營銷。這是一份壓力很大的工作,幾乎吃力不討好。”
對于設計理念,他是這么解釋的:“我本能地知道電影海報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我看了米高梅、派拉蒙和所有公司所做的一切,我從來都不喜歡我看到的任何東西。我總是發現他們會展示了三個演員的腦袋,這就是他們要用的所有概念。當我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就想:我不想只做一個有三個正臉的概念,我想要的是一個故事。”
《奪魂鎖》海報
《奪魂索》講的是兩個年輕人在他們的公寓里謀殺了一個同學,并在犯罪現場舉辦了一場晚宴。全部技巧就是讓男演員詹姆斯·斯圖爾特拿著一根繩子。“那根繩子會發生什么事?”是讓觀眾看到海報時能夠引發的好奇心。
《欲望號街車》則強調了人物——尤其是非常火的大明星馬龍·白蘭度,另一個是片名,這部電影的片名在百老匯作為舞臺劇時曾掀起一場風暴。
《欲望號街車》海報
3D恐怖片《恐怖蠟像館》是第一部由大片廠制作的彩色3D電影。戈爾德對這個設計并不滿意,覺得有點老土。但這是他們第一次在大制作中推出3D產品,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歷史。雖然設計的如此愚蠢,但這正是他們想要展示的,讓人們知道有些東西是可以從屏幕里跳出來的。
《恐怖蠟像館》海報
20世紀50年代末,戈爾德在華納的洛杉磯分部工作,在那里為電影《無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伊甸園之東》(East of Eden,1955)、《巨人傳》(Giant,1956)和《搜索者》(The Searchers,1956)等電影制作海報。
1959年,戈爾德離開華納,與他的兄弟查理成立了BG制作公司。他在紐約把注意力繼續集中在電影海報的設計上,查理則半搬到洛杉磯致力于電影預告片的制作。1962年,他回又到了紐約,繼續為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制作海報。
《窈窕淑女》(My Fair Lady,1964)的海報是非常經典的,因為戈爾德原本就深愛音樂舞臺劇版,也能接觸到已經拍好的成片的片段。他就與長期合作伙伴鮑勃·皮克一起,設計《窈窕淑女》的海報樣式。先畫了一系列炭筆畫,再要求鮑勃裝飾它們,比如把傘加進去。最后的完成版是一幅炭筆畫+拼貼畫。
《窈窕淑女》海報
字體風格也是由他設計的,他嘗試了20多種,最后才找到喜歡的,很能對應電影的調調。
在《日落黃沙》(The Wild Bunch,1969)這部電影中,戈爾德拍下了演員向太陽走去的背影,這樣就能看到他們和影子的輪廓。影子被夸張性的拉長了,據說這樣的效果是他首創的,后來影響到其他人的電影海報和廣告招貼。
《日落黃沙》海報
《激流四勇士》(Deliverance,1972)是一部暴力電影,戈爾德被公司要求禁止引用暴力場景,但他仍要制造出一種恐怖的感覺。于是,他做了一款持步槍的手從河中伸出來的海報。
《激流四勇士》海報
但是公司主管們想要更有活力的元素,來代表一部關于獨木舟周末之旅的電影。所以,戈爾德想要以一種3D的方式,讓獨木舟從眼球中涌出來的超現實形象,給人一種被隱藏的敵人監視的視角。雖然這張海報,我個人會聯想到《聯合縮小軍》(Fantastic Voyage,1966)的設計。
《激流四勇士》海報
《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也因為電影的經典,成為一種經典圖騰。電影海報采用的金字塔構圖,好似一個鋸齒狀的字母“A”,亞歷克斯邪惡的臉從里面向外窺視,并拿著一把尖尖的刀子由內而外刺穿,金字塔構圖和刀鋒都達到了一種鋒利的感覺。人物下方還有來自片中經典的牛奶吧的噴泉人像,增加了一種未來主義的氛圍。
《發條橙》海報
在為《驅魔人》(The Exorcist,1973)設計海報前,他被公司主管告知“不要展示任何帶有宗教內涵的東西”。因此,這張海報展示了馬克斯·馮·西多扮演的梅林神父,站在麥克尼爾家住處前,沐浴在怪異的光芒下。
《驅魔人》海報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介紹,這張海報的靈感源于1954年的油畫作品《光的王國》,著名畫家雷內·瑪格利特的作品。
對于《異形》(Alien)的海報,戈爾德契合片中的概念,跳過了那個怪獸本尊,以一個異形蛋作為首先映入眼簾的物體,裂開了一道黃色的光,流淌在銀河之夜,用來突出那種不祥之兆。
《異形》海報
70年代后期,比爾·戈爾德(開始更多地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合作,比如《骯臟的哈里》(Dirty Harry,1971)的經典“屏碎”效果,還有一行字是“哈里·卡拉漢,他沒有破案,他搗毀了他們!”當時這海報貼在影院,觀眾就有想看的沖動。
《骯臟的哈利》海報
進入80年代,很多老的海報藝術家開始轉向攝影作品。90年代,又要適應計算機生成的圖像的時代,戈爾德是過渡的最順暢的一位。
80年代的007電影《最高機密》(For Your Eyes Only,1981)成為當時非常有名的海報。戈爾德最早只是設計了一張草圖,然后展示給制片人。之后雇用了一個穿著比基尼的腿模,拿上了女主角的十字弓,將邦德的經典動作置于遠景,造成一種胯下的視覺錯位,立刻成為經典。
《最高機密》海報
甚至影響了后來一系列大腿海報的構圖風潮:
80年代中期,因為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友誼,戈爾德決定把所有的時間都獻給這位摯友,從1971年的《骯臟的哈里》起,到2011年長達50年的合作。包括《全面追捕令》(The Enforcer,1976)、《西部執法者》(The Outlaw Josey Wales,1976)、《魔鬼搭檔》(The Gauntlet,1977)、《蒼白騎士》(Pale Rider,1985)和《不可饒恕》(Unforgiven,1992)等。
戈爾德為《不可饒恕》(1992) 設計海報時,拍下了伊斯特伍德的背影,他的頭微微側向左邊,這樣就能看到一個側面光。他雙手緊握背后,手里握著一把槍。整個圖像幾乎是一個陰影輪廓,伴隨著一種黑暗和不安的氣氛。
當華納擔心觀眾可能不會認出海報中的演員是誰,伊斯特伍德說:“如果人們不認識我,他們就不會去看電影了。”
《不可饒恕》海報
戈爾德在1994年獲得了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終身成就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為他頒獎。
1997年,戈爾德將公司遷至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并繼續經營他的業務,制作了每一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制作、導演或表演的電影的海報。
他在退休前做了伊斯特伍德的《神秘河》(Mystic River?,2003)的海報,一部關于兒童性侵和謀殺的黑暗悲劇,將三個男人緊密聯系在一起。
戈爾德把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化,他說伊斯特伍德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少即是多”。他最終將三個主要人物的倒影放在流動著的水中,海報上還有一行字:“我們埋葬我們的罪惡,我們將之洗凈。”頓時不明覺厲。
《神秘河》海報
其實這時候,戈爾德就息影了,但他還是破例為伊斯特伍德復出,為《胡佛》(J. Edgar,2011)設計了一款海報,這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我認為這部作品與他的第一部作品《勝利之歌》形成了一種呼應,都突出了星條旗的概念,但出來的氣質卻截然不同。
《胡佛》海報
戈爾德之后沒有再制作任何一款海報,他在2003年被診斷出患有阿茲海默。
現在,戈爾德雖然走了,但他的作品留下了,作品自己會說話。
我們之前介紹過一些電影海報的相關設計,雖然現在的海報并不像過去那么富于創造力了,但還是我們可以通過的戈爾德的職業生涯,回顧一下好萊塢在海報設計上的發展。
比爾·戈爾德的其他作品還有:
《火車怪客》海報
《電話謀殺案》海報
《冷手盧克》海報
《逃離亞卡拉》海報
《亂世兒女》海報
更多……
數英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大奇特
微信公眾號:老片癡影院(ID:movieobsession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