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使用敏捷營銷你就OUT了
回顧過去10年,曾處于營銷邊緣的方式,如今已逐步占據營銷領域的主流地位。其中,敏捷營銷就是典型的例子。在現代的市場中,敏捷管理方法來自于軟件開發這個職業。那么,市場營銷和軟件開發之間有什么共同之處呢?在彈性數字模型和快速循環反饋的世界里,他們的確有非常多的共同點。首先,兩者都可以從轉變到迭代的(iterative)和自適應的(adaptive)的工作方法中獲益,同時,能夠幫助團隊利用靈活的數據世界實現透明的實驗、學習并得出結論。
在最近的《2018年敏捷營銷報告》中,AgileSherpas和Kaposet提供了關于敏捷營銷實踐采用狀況的最新數據,Wrike2016數據報告顯示敏捷營銷的使用率為21%,而到2018年,敏捷營銷使用率為36.7%,較2016年增幅率為74%,另外,在仍未采用敏捷技術的營銷人員中,有一半表示,期望可以在未來12個月內應用。可見,敏捷營銷使用率增幅迅速,逐漸成為新數字化營銷時代的主流。
采用敏捷營到底意味著什么?
——迭代式增量軟件開發過程?看板管理?精益軟件開發過程?
敏捷營銷就是需要我們能夠以一個較短的周期進行營銷循環,從而能夠不斷的對營銷過程和方法進行迭代優化。獲得更好的營銷效果。不被快速變化的營銷環境所淘汰。一個敏捷營銷沖刺循環往往是一周或一個月,這個時間是要保證:足夠長的時間做出結果;足夠短的時間用來獲取反饋,以便迭代優化。
報道顯示,市場營銷人員會把敏捷營銷與這些方法論結合在一起使用,他們當中更多的人(44%)選擇采用組合的方法:把這些方法論中的多個技術融入他們自身特點的敏捷營銷中。雖然敏捷方法的純碎主義者可能會對這樣的融合感到震驚,但是事實上,這是一件好的事情。敏捷的精神主旨就是不斷追蹤和監視外部環境的變化,預測外部環境的變化趨勢,分析因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機會和威脅,有效地趨利避害,抓住新的機會,迎接新的挑戰,適應營銷環境的變化。也就是必須建立和完善企業營銷管理的敏捷性機制。
隨著數字經濟的到來,敏捷技術與營銷的整合利用越來越多,正如下圖所示,你會發現團隊所采用的特定敏捷技術都有著廣泛的分布。但某些特定的敏捷技術并一定適用任何一家企業,因此營銷人需要思考他們該接受或舍棄哪個敏捷技術以及為什么這樣選擇,以此不斷的對敏捷技術和營銷進行一個持續組合利用,才可以完美的適應特定組織的需求與變動。
您的營銷部門正在使用哪項敏捷技術實踐?
敏捷營銷為什么會成為主流,又有什么優勢呢?
近10年,營銷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1.用戶觸點分散,營銷渠道孤立,資源零碎化現場嚴重,;2. 營銷工具間缺乏溝通,數據呈現孤島狀分布在生態中;3.傳統人工相應不及時,重復勞作,效率低下;4. 供應商溢價抬高執行成本,客戶注重ROI,利潤空間壓縮,因此也給企業營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以前的市場營銷更像是一個campaign,一個campaign的運作只需從計劃——執行——總結就完成了。而現在的市場營銷則很不一樣,存在更多更雜的渠道、存在頻繁的中斷和突發事件、要求更快的循環和反饋。這樣的環境對于市場營銷人員也有新的要求:需要企業結合自身的條件和特點,能夠快速調整營銷策略,動態地設計相應的營銷組織結構,合理配置營銷資源,需要能夠在高不確定性和快速變化的環境下成長。這也就是需要我們的敏捷營銷。
采用敏捷營銷的好處如下:(遞減排序)
54.8%——依據反饋能夠快速有效地更換營銷方向
51.6%——更好地了解項目狀態
46.8%——提高工作質量
42.9%——更快速的完成事情
40.5%——迅速識別項目問題與障礙
38.9%——更好地調整業務目標
37.3%——團隊更具創造性
34.9%——提高團隊士氣
31.7%——更有效的工作排序
中國領先的一站式開放數字營銷操作系統MarketinOS也是率先實現敏捷營銷的代表,MarketinOS整合多源數據,對數據進行深度分析,跨渠道精準營銷,并在營銷過程中反復智能自動優化策略,以提升數字營銷效果,降低營銷人員成本,有效支持業務決策,提升用戶滿意度。
總之,新的營銷環境,需要我們能夠在整個營銷執行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優化,不斷嘗試新的方法,了解和使用更多優秀的敏捷性系統,并形成機制能夠讓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效果能夠獲得積累,經驗可以傳遞,提升企業自身智能營銷能力,從而最終達成長期的營銷目標。
【關于Marketin】
創立于2014年,作為國內營銷自動化領域領先的技術公司,Marketin為廣告主及營銷機構提供企業級智能化開放式營銷云服務(MarketinOS),包括程序化廣告優化系統(Trading Desk 2.0)等產品。Marketin也在國內率先通過雙向API深度集成DSP、DMP、動態創意優化、品牌安全和CRM等多種數字營銷平臺,實現跨平臺自動優化。目前,Marketin已與百度,騰訊,京東小黑瓏,Google, 360,友盟+、AdMaster,酷云,筷子科技,RTBAsia等營銷技術領域領先的平臺建立合作關系,同時服務包括華為、Intel、Omnicom Media Group、電通數碼在內的超過100家全球及中國領先的品牌與廣告傳媒集團。管理團隊均擁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且來自阿里巴巴、WPP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在程序化廣告、營銷咨詢和數據分析領域經驗豐富,兼具國際化視野及本土實操經驗。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