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賣不好?你該檢討廣告預算花的冤不冤
產品賣的好,不一定全是廣告的功勞,但賣的不好,廣告一定脫不了干系。
日前,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的一篇“金句”被刷屏,“好產品不做廣告是不負責任的”、“誰的聲音大,消費者就是誰的”……簡而言之,廣告代表品牌影響力,品牌影響力代表市場曝光量,市場曝光量代表市場占有率,市場占有率代表產品銷量。
這么說來,產品銷量不行,還真能怪到廣告頭上。別急著委屈,先來檢討你的廣告預算到底花的值不值吧。
檢討一:渠道單一,曝光效果難兼顧
為了獲得好的品牌曝光,我把廣告預算全砸電視上了,老板邊美邊皺眉:打那么多廣告怎么銷量一點沒上去啊……
老板就要效果,我把費用全放線上流量,100多萬換來了一堆曝光點擊,關鍵是老板沒看到我的廣告、怪我花那么多錢連個響都聽不到……
下面這個公式更能說明情況——
I(影響力)=C(對比度)*【R(觸及率)+E(共鳴)+A(表達方式)+T(信任度)+E(曝光度)】
掰開了說,線上廣告在對比度、觸及率、共鳴、表達方式上更有優勢,而信任度、曝光度則可以通過線下廣告來達成。這是因為,線上互聯網移動廣告能跨越空間、時間、地點等條件限制,傳播范圍更廣,表現形式更豐富,效果更易量化追蹤,也更容易與受眾形成深層次互動;線下電梯電視廣告則通過零距離多感官刺激,強制性廣告閱讀,更容易產生品牌記憶和信任。
線上+線下,聯動投放定義未來廣告新趨勢——小區通場景營銷,充分發揮線下曝光強和線上互動強的核心優勢,實現曝光與效果的兼得。
檢討二:投放孤立,缺乏聯動難閉環
解決了渠道單一的問題,還要反思廣告預算是否集中,說白了,有限的廣告預算有沒有花在刀刃上。當然,像國民老公王思聰那樣有錢任性,你盡可以隨心所欲把廣告打的鋪天蓋地。我們要討論的,是如何讓花出去的每一分廣告費都能看到回報。
有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是:專一,集中火力就攻這一個目標,只要方法得當,沒有攻不下來的山頭。
運用在廣告投放上,則是集中線上線下優質資源對同一目標受眾實現圍追堵截式的覆蓋觸達。其核心在于線上線下“圍”的是同一批人:刷手機時看到你的廣告,回家乘電梯時又看到你的廣告。
如何實現?
小區通利用地理圍欄技術(LBS技術中的佼佼者),可以幫你將同一人群的識別準確率提升至70%,其實現原理是:用一個虛擬的柵欄圍出一個虛擬地理邊界,當設備進入、離開某個特定地理區域,或在該區域內活動時,系統可以記錄下設備的活動軌跡,加之以科學精密的判斷規則,可以幫我們判斷該設備與該地理區域的關系,如每天22:00-07:00出現在某小區、每月出現在某小區的天數不少于10天等,即可判定該設備用戶屬于該小區常駐住戶,判定準確率約為70%。如此一來,我們可以通過線下電梯電視廣告對該小區住戶進行強曝光高觸達,還能通過線上移動廣告對該住戶的移動設備進行個性化的定向投放,以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投放,線下曝光形成品牌記憶+線上定投促成效果轉化,形成“消費決策閉環”,全方位影響消費者選擇。
當社區場景在消費者決策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廣告主捕獲受眾也要格外講究方法策略。產品賣的好,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科學的廣告投放無疑在創造“天時地利人和”,精準觸達目標受眾,深入探析用戶需求,選擇合適的渠道以恰當的廣告形式對其進行引導和刺激,品效合一真沒那么難。
這么說來,產品賣不好,還真的要怪廣告預算花的冤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