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海報齊飛,但是,轉發的只有員工?
在這個營銷推動促銷的時代,管它什么節日,管它熱點跟自己有沒有關系,管它能不能借到勢,即使是一點星火,聞風而動的品牌商也要讓它燎原!看到杜蕾斯的海報很火,就蜂擁而上的“污”,看到江小白的文案很走心,就“掏心掏肺”的矯揉造作,看到別人的熱點追得賊6,就什么節日都要來一發,不管是人盡皆知的春節、元宵、五一、國慶,還是幾乎沒人關心的讀書日、微笑日、種草日……都一定不會缺少海報的身影。
但到最后卻發現,就算你模仿出了十分的神韻,天天發“污”里“污”氣的內涵海報/段子,也依然沒有杜蕾斯吸引人,看得到你的海報的依然只有內部員工。
就拿最近的五一,海報也是“創意”得千篇一律。
這些大牌的海報,你的朋友圈有出現嗎?(反正我沒有)
為什么別人的海報就能很成功,你的海報卻讓人覺得乏味呢?
因為,定位不清晰
杜蕾斯海報文案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不只是因為寫得污,寫得讓人想入非非就行的,更重要的是品牌對產品的定位,有預謀的對品牌認知度、產品策略、營銷手段進行策劃,海報的成功,不僅因為文案,更因為貼合產品定位。
那么,海報就沒有必要了嗎?
當然有必要,刷存在感的機會,怎么可以放過?
怎樣才能讓海報看起來有感覺呢?
你要找到自己的產品定位
要讓你的產品在用戶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你自己必須了解產品,同時也要弄明白你要讓用戶記住你產品的什么,性價比?獨一無二?還是黑科技?
然后再探索優秀案例背后環環相扣的環節及戰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看看是否適合“模仿”。你不能只是看杜蕾斯的污和有趣,還要看它的產品定位、渠道、定價等各個環節的組成,研究文案的邏輯,再看看是否對自身品牌的產品存在借鑒的地方。
杜蕾斯的內涵,因為它是情趣用品,文案與產品無縫銜接;
江小白的走心,因為酒文化在中國是義氣、是消愁、是情感,“感情深,一口悶”,容易引起共鳴;
網易云音樂的毒雞湯,因為音樂的治愈,因為音樂的無國界,“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所以傳播廣泛;
……
懂產品,懂用戶的心思,才能引發轉發和關注,所謂“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