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盛中國:泛娛樂時代下抖音的發展又將會何去何從
在碎片化環境的刺激下,受眾接受信息的渠道分散、形式分散成為了品牌營銷的雙刃劍,信息聚合工具的發展成為了品牌新的聚焦,專注于在其細分領域發揮其與衍生行業的協同效應的知名信息聚合工具備受品牌的追捧。
當下,在這個全媒體時代,傳統的硬廣模式已難以觸抵達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受眾更容易接受一切事物、事情傾向于一種娛樂化的表達方式,品牌在營銷上若能利用好優質工具并將產出內容滿足受眾娛樂化心理,那么必將在這個時代占據其獨有的高地。
在過去的2017年,短視頻、直播的快速興起,搶占了受眾的眼球,經過用戶流量的增長沉淀,直播行業目前增長趨勢放緩,趨于穩定,雖然規模仍然保持擴大的趨勢,但其商業發展潛力已趨于枯竭,平臺流量增幅空間被局限。
相反短視頻似乎成為一匹黑馬,其直觀簡便的形式滿足用戶的表達以及社交操作,同時又滿足了用戶碎片化獲取及分享的心態。加之內容上的娛樂性足夠“泛”,讓短視頻紅爆一時,而這其中最為知名的,抖音必屬其一。
自17年3月在小岳岳的“幫助下”抖音一炮而紅,6-12月抖音瘋狂的揮金贊助登陸各大綜藝衛視、請明星拍攝品牌廣告、品牌跨界合作等等一系列舉動,為抖音產品強勢成長期奠定雄厚的基礎,這個階段,抖音完全展現于大眾視野,品牌擴散達到巔峰時刻,也為其成為音樂短視頻類佼佼者地位鋪好路。
起初,抖音只是給那些愛好于展示自我的達人們提供的一個能夠拍攝有趣有料有個性的音樂短視頻的平臺,好玩,有魔性吸引著部分有需求的達人們入駐并樂在其中,而在抖音下重金擴大知名度的同時,它也通過自身的軟件更新不斷添加更多有趣好玩的拍攝模式和玩法版塊,致力吸引更多興趣廣泛的受眾對平臺引起關注,并通過業務版塊交疊嘗試從別的短視頻或直播平臺進行引流。如今,抖音已有足夠龐大的人群基礎,而其本身仍然處于流量高速自增長階段,隨著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不斷發展,抖音本身除了需要不斷鞏固自身市場地位,也需要考慮其在爆紅過后,受眾的去留問題。
時代進步的步伐會催生一批新鮮產物,自然也會對其自身生態圈進行自動淘汰,就如同抖音的紅火也需要直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是否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時代所淘汰一般。
泛娛樂化度的把控,內容營銷不止為王更要為皇
泛娛樂化時代,娛樂性為其代表屬性,不同的娛樂方式會擊中你不同的笑點。
抖音在泛娛樂化時代,前半場算打的漂亮,給人們更多娛樂視野,以及足夠多的好的內容呈現,就時代本身的包容性和開放性,都讓內容消費者聚焦點、視野更為開闊,但在時代下,同類型競品也發展迅速,而抖音本身內容的產出同質化問題嚴重,可以說很多出名的短視頻都是一個不斷模仿與被模仿的過程所致,這過程這套路,不禁讓人想起前幾年的小咖秀,一時紅火后備后浪淹沒,同理,抖音目前的鼎盛走完了它的前半場,而它后半場是否會被人取代,還需要看抖音上的內容生產者的比重是否能持續保持一定水平,這與平臺運營方式息息相關,可謂是后半場時長關鍵之所在,對抖音本身也是巨大的挑戰。
泛娛樂化下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
近期,國家影視行業相關部門對現下互聯網娛樂形式、內容定性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嚴管,同樣出臺了一項又一項的政策,從衛視綜藝節目一年只能登陸一季,到去年眾多綜藝節目遭停播整頓可見,國家對泛娛樂化下娛樂內容質量開始下嚴招。近期,又有新規禁止節目與無牌照的視聽平臺合作,包括網絡直播、冠名和贊助。似乎劍指快手、抖音等短視頻類APP。
好在,抖音已經抓住機遇火得出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似乎給其他同類APP封掉了一條“重走抖音爆紅之路”的機會,但就抖音本身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這意味著想要持續創造高流量或保有高流量,抖音還必須持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并不斷開發新招來彌補這條被堵住的最快捷最直接的刷屏方式。
政策空間的縮緊,對平臺是新的挑戰,對行業也是巨大的沖擊。
一炮而紅是偶然也存必然,但爆紅之后的持續之路更為艱辛,抖音在當下的破局之路上又將會何去何從,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
映盛中國(INSUN CHINA),作為最早涉足互聯網營銷的專業服務商,在互聯網互動整合營銷和移動營銷領域擁有強大實力和卓越口碑,立足于多套自主開發專利技術的互聯網營銷與網絡公關執行分析系統矩陣,為客戶提供:互聯網互動整合營銷規劃與執行,互聯網公共關系(EPR),社會化媒體營銷策略制定與實現,移動營銷策略制定與執行,互聯網輿情定制化解決方案&分析報告,以及快速實現銷售線索或品牌效應增長的各類整合營銷服務組合。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