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ning Show充電時間 | 創意的思考
不瞞您說,
今天我們要“爆料”。
昌榮傳播北京總部的大樓竟然是
日本著名建筑大師隈研吾設計的。
沒錯,就是下面這棟大樓。
聽到這個消息時,
大家都是一副黑人問號臉,
但后來仔細想想,卻又覺得合理。
就沖這頗具創意的設計風格,
也能感覺到它的“來歷不凡”。
大樓外部的橫截面是不規則的三角形形狀,
不帶一點弧度。
為何設計成這樣?
是為了配合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整體的建筑風格,
園區廠房的鋸齒形屋頂是一大特色,
隈研吾大師捕捉到這一特色,
在設計辦公樓時保留了這一元素。
怎么樣?大家是不是很驚訝。
其實,昌榮傳播這棟大樓的歷史來歷,
很多人都是在本期的Morning Show培訓中才了解的。
今天為什么跟大家講這個事情,
這就要回歸到本期Morning Show培訓的主題上:
創意的思考。
本期培訓的講師昌榮集團副總裁肖昆先生一直強調:
“創意無處不在”
就像這棟昌榮傳播總部大樓,
是建筑的“創意”。
在為學院獎指導老師培訓時,
強調 “服務于客戶需求,比羅列工具、更重要”,
算是溝通的“創意”。
連Morning Show這樣的內部培訓,
都是學習的“創意”。
那么什么是創意?
肖昆先生在Morning Show培訓中分享到,創意起始于思維,起效于感性,植根于人性,成敗于直覺。快來看看他是怎么說的吧。
創意起始于思維
為什么會提出這個觀點?開始之前我們要清楚一個問題,創意來自于哪里?大家都知道,來自于人的大腦,所以說創意其實是一個思維的結果。
在過去,廣告營銷是以產品和服務為主。而現在,廣告營銷則注重以整體客戶體驗為主,在此基礎上去挖掘賣點。營銷側重點的變化,帶動了聚焦點的變化。在營銷產品和服務的時代,大家聚焦于營銷產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了“縮短導入期,加快進入成長期,延長成熟期和衰退期“這樣的營銷邏輯。而在客戶體驗時代,關注的是客戶的生命周期,如蘋果等品牌都擁有自己的粉絲群體,每次推出新產品時,都有大量粉絲追隨體驗,這是由于品牌以消費者為導向和中心,滿足了他們的消費需求。那如何保證長期占據消費者的心智?這就需要去挖掘消費者未明確表達的需求了。
創意起效于感性
思維的方向正確了,那什么樣的創意才能做到有效營銷呢?那就要做到“感性“交流。廣告營銷就是要建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沒有人喜歡聽大道理,說教式的溝通是最無效的。
那如何做到感性交流?可以借助非語言行動來發現方法。語言有時會言不由衷,但身體語言不會騙人,真情流露時會讓信息附加上情感,比如誠懇的表情,進球后的揮拳,這種無意識的舉動,可以傳達出你現在的心情,所以創意傾向于感性。另一個簡單的辦法,以女性消費者的審美為標準。如今女性消費者正在領導設計趨勢,因此品牌可以以開放、坦誠的心態與女性溝通,能夠幫助其打開“感性密碼”。
創意植根于人性
感性源于人性。換個角度來說,產品容易迭代,但是人性可以長久。
基于產品的營銷,常常陷入技術的比拼、產地、原料的差異等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營銷資源來建立消費者認知,這是一個理性說服的過程。
源自人性的感性溝通,是心與心之間的溝通,是依靠對人性的洞悉,了解消費者真正的想法和欲望。品牌的創意和設計,是通過鏈接消費者眼、耳、鼻、舌、身五感,去觸發感性的共鳴,這是進入心智的途徑。
創意成敗于直覺
感性也是直覺的,成功的創意,往往會讓消費者在看的第一眼時感覺到喜歡,不能在第一時間吸引到消費者的創意,也注定失敗的結局。
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卡尼曼研究發現,人的大腦有兩個系統,做決策時人的第一反應是直覺,第二反應是認知。越是重要時刻,越容易憑借直覺做決策。所以,不需要思考的廣告創意,才有更大機會影響消費者。而當消費者開始需要啟動大腦的第二系統來決策,就容易進入到比較模式,決策變得復雜而緩慢。能讓消費者不經過大腦思考就決策的創意是最有效的創意,比如著名的麥當勞秋千娃娃笑臉的廣告。
創意要融合思維、感性、人性、直覺這四大關鍵詞,正如稻盛和夫說過的那句話:“創造力需要有極其敏銳的頭腦和極其柔軟的心。需要用神經、眼睛、身體、耳朵、嗓音去全然地敏感,去覺知并跟隨一刻接一刻的真實,才有可能抓住那個“神秘預言”“。只要你去感受、去體驗、去堅持,創意總有一天會誕生在你的腦海里。
本期培訓希望能讓大家對創意有全新的認識,對“思維、感性、人性、直覺“有全新的了解,分享就到這里啦~
敬請期待我們下一期Morning Show。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