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MTers | 在大理思考美
作者:徐寧
“美的東西是我們不顧任何利益而喜愛的東西,”康德說。
柏拉圖也說:“美是真的光輝。”
愛美、知美,不只是一個人的事,也可能是一群人的故事。
關于如何理解美,發現美和表達美,根元人充滿熱愛,充滿好奇。
為了美好商業的創造,他們樂此不疲,在蕪雜中發現意義,讓商業與人心的對話中,傳達出美好的故事。
商業之外,他們更加關注美。五一節前,根元組織了一次為期5天的年度outing, 將目的地選在云南大理。重拾那段難忘的回憶,我們發現這其實是一段關乎美的旅程。
正如陳博士在小伙伴們自組織的根元攝影展作品前所說,“美不分大小,要把根元倡導美的東西融入工作和生活中,攝影展是一次美好的嘗試”。
事實上,我們確實做了一次很不錯的嘗試,在旅途中收獲了意外的驚喜,創造了共同的記憶,探尋了彼此心中的美,讓消失變得永存,讓心靈開始相通。
在大理行程中,定格了許多一瞬間的畫面,每位同事的攝影作品傳遞了他們在那個空間、時點上的場景故事。主觀上的感受,雖不能以照片的形式保留,卻可以通過對話傳遞。因此和幾位同事進行了一次溝通,對話他們在攝影過程中留下的故事,他們在大理行程中的一些有趣、深刻的記憶。從和他們的對話中,對美進行一些小思考。
你或許也能從這些對話里了解到這是一家怎樣的公司,一群怎樣的人,因此與大家一起分享。
“美是超越與復歸的統一”
Q1:畫面里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與兩位設計師同游喜洲古鎮,閑逛于白族民居建筑里,大家欣賞著雕梁畫棟、斗拱重疊、翹角飛檐、門樓、照壁、山墻的彩畫裝飾藝術。不禁同時開始好奇,如此色彩和造型的建筑,設計源于何處,是什么激發了工匠們的靈感。于是一路都在討論著,思考著,閃耀著光芒。"
"敞篷車里,沒有了空間的阻隔,與風親密接觸,自由自在,隨手一拍,絕對靜止中有著相對運動。"
"當看到這棵樹深深地扎根在洱海邊,具有根性。樹的上方有鳥兒飛旋,充滿著創意的靈感。但旁邊的洱海界樁,又增添了一絲邊界感。"
“美是人與萬物生活一體的世界”
Q2:當時的場景是怎么觸動你,想要將這瞬間記錄下來?
“扎染之前的介紹,讓大家對非遺文化有一定了解。看著大師創造的作品,對其精湛的技術心存敬畏,因而對待創作更加認真。創作的時候,有些同事穿針引線,慢慢縫制,為了作品的呈現取悅自我,他們沉浸,專注,觸動了我。”
“當大家都在創作扎染作品的時候,只有那片空間是安靜的,就想要把那一瞬間記錄下來。”
“美與感,存在于審美過程中”
Q3:行程中有哪些記憶,印象比較深刻,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夜晚播放電影時,抬頭看到天門山上浪漫的心形裝飾燈,這個角度下面,是我們帳篷的燈光,交相輝映,覺得特別的浪漫。浪漫是一種情緒,不是非得和誰在一起。”
“我以為我會睡不好,但是聽著河流的聲音,鳥兒的鳴叫,伴著天然的“噪音”,反而睡的更加安穩。”
“當他們一起踢球,我曾擔心有語言的障礙,但我轉頭看見他們已經打成一片時,我想人的天性,無國界,無年齡,只有最原始的純真。”
“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就是營地下午茶時間,四周是空曠的草地,環繞著音樂,草地上有我們自己搭的帳篷。小孩在玩耍,大人也可以自在地享受時光,是愜意、是放松,是遠離喧囂的沉靜,仿佛心有了歸處。”
“美是照亮,是創造,是生成”
Q4:行程中發生了哪些比較有意思的事情?
“徒步其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幾個平常體力較差,年齡較大的同事,走在了前面,在徒步過程中,沒有人放棄,這是沒有想到的,我從另一個角度認知了他們。”
“生活中普通又平常的東西,曾不屑一顧。在同事的視角里,讓我愿意主動再次去發現它,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他們的故事未完待續……仍保持著一顆好奇心,感受不同的視角對習以為常的生活帶來的顛覆。
參考資料:
那些你想了解的美學基本原理
攝影 | 根元咨詢小伙伴們
文中觀點來源:單單、叮叮、Jessie、Miya、Jess、Alex、Xiaowen
本文由根元咨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消息欄回復“轉載”查閱須知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