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案,腦子都有問題??
人類有一個天性,只要被問到問題,就會想知道答案。
林桂枝在談文案寫作時說過:沒有人可以容忍問題沒有答案,看見問題,人們自然會從你的文案中尋找答案。
對此日本知名文案川上徹也深表贊同,他在《好文案一句話就夠了》一書中,開篇就拋出5個問題,直戳文案痛處,讓人直呼別罵了,求求你告訴我該怎么辦。
印度有一句名言:一個聰明人,永遠會發問。同理,一個聰明的文案,也永遠懂得提問。
林桂枝在新書《秒贊》中提到過,問句文案的好處數之不盡:
一個問題等于發出一次邀請,請對方參與進來。
問題能加強對話感,為你打開溝通之門。
問題能讓對方感覺事情與他相關,具有針對性。
問題也可以把受眾引到你想要的答案。
提問可以引發迫切,好奇心,并且吸引眼球……
而那些聰明的文案們,也的確是這么做的,一起來看,那些好文案是如何提問的:
例如近來又支棱起來的瑞·民族之光·幸咖啡,當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時,在紐約時代廣場發表了一份《瑞幸咖啡宣言》,每個問題都是振聾發聵。
中國咖啡和美國咖啡比差距在哪?
差在自信。
你喝的是咖啡,還是咖啡館?
我們只需要你為咖啡本身付費。
喝咖啡不太健康?你想多了!
歐美日韓每人平均飲用 300 多杯。
中國人沒有喝咖啡的習慣?
在瑞幸,89.6% 都是回頭客。
看完賣咖啡的瑞幸,再看看愛喝茶的“沈萬三”。出自HBstudio為周莊天潤尚院做的“沈萬三”系列廣告,正經提問+另類回答,別有一番趣味。
您如何看待今天的主流文化?
來,先喝茶。
如何回應別人的評價?
閉嘴。
您目前最大的成就是?
怕老婆。
您是如何成為年度封面人物的?
照鏡子。
而靠著直播帶貨榮登《GQ》雜志封面人物的羅永浩老師,在此前錘子發布會的各種倒計時海報,同樣是以密集的發問而著稱。
當然還有最后這一張羅老師親自寫的倒計時海報文案:
羅老師直播帶貨號稱“不賺錢,交個朋友”,但作為普通人,還是要賺錢的,例如攬勝為北京大料泛藝術中心做的廣告。
“什么死了比活著值錢”
“藝術家”
藝術家和魚的不同點:
魚死了就不值錢了;藝術家死了更值錢
藝術家和魚的共同點:
趁活的時候買
有些藝術感動不了你,但價錢能嚇死你,而甲殼蟲汽車卻剛好相反。
你因為太有錢而不方便購買嗎?
甲殼蟲的經典廣告,同樣不乏各種提問式文案。
1.26 美元 1 磅的上等貨,現在還有么?
你認為VW汽車太過相貌平平嗎?
甲殼蟲汽車相貌平平,但這款汽車,即使你知道你不是第一個,你也一定會心動吧?
你知道你不是第一個,但你真的介意嗎?——Dale wurfel二手車廣告
但說到文案“提問狂魔”,那還是要屬改了一萬個名字的餓了么。
和同樣喜歡在地鐵站里提問題的知乎:
哥們兒,還站著呢?
坐著的都在知乎看過啦
公交地鐵中如何判斷誰要下車?
猜猜看,等電梯的都是干嘛的?
猜不到上知乎
如何通過衣服、發型,快速判斷一個人的職業?
現在的男士,為什么不追女生了?
追著呢,還被曬出來了
被不會追女生的人追求是什么樣的體驗?
▼
看到了吧,好文案的腦子里,多少都有些問題,正是這些問題構成了一句句經典的文案。
正如知乎說的那樣:有問題就會有答案。你能夠提出什么問題,也決定了你會得到什么答案。
作者公眾號:文案包郵(ID:kol10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