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一個被寫作耽誤的設計師
首發(fā):環(huán)球設計榜
原標題:魯迅,國民第一設計高手!至今無人能敵,網(wǎng)友:還是婦女之友...
提到魯迅你第一印象是什么?
濃密的一字胡神情嚴肅,穿著長衫,手里經(jīng)常拿著一支煙,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以及革命家,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先驅(qū),棄醫(yī)從文拯救民族思想的戰(zhàn)士......
而最近網(wǎng)上又曝光了他另一個身份,讓人直呼“不相信”。
01
魯迅除了是文學巨匠,他的設計能力和審美品味同樣很厲害,北京大學校徽就是他親手設計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1917年,擔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寫信邀請魯迅設計北大校徽:
余想請先生為北京大學設計一枚校徽,也不必多復雜,只需將先生一向倡導的美育理念融會貫通即可。
魯迅答應了,隨后便設計出校徽。
北大校徽的造型,來自中國傳統(tǒng)的瓦當形象,里面由“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如一人背負二人,成“三人成眾”之意,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理念,象征北大人肩負開啟民智的重任。
"北大" 二字還有 "脊梁" 的象征意義,魯迅借此希望北京大學畢業(yè)生,將來能夠成為國家民主與進步的脊梁。
左魯迅設計,右優(yōu)化后的北大校徽
校徽簡潔的輪廓,線條流暢,給人一種現(xiàn)代大氣感,以現(xiàn)在審美來看也絕對是經(jīng)典之作。
今年很火的歷史正劇《覺醒時代》,就有一段講述魯迅設計北大校徽的場景,網(wǎng)友表示過程太真實了,設計師看了一定深有同感~哈哈哈!
當時的大書法家尹默,看了魯迅設計的校徽后驚嘆不已,給出了很高評價:“超凡脫俗”。
什么叫立意深遠蘊含豐富,簡潔大氣,透露出濃厚的書卷氣和文人風格,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這一頓夸贊猛如虎,只能說,不愧都是有才華的人,英雄所見略同。
網(wǎng)友們看了不禁佩服:“太厲害了,真是大才!”先生是一個被寫作耽誤的設計師啊!
魯迅不僅設計了北大校徽,最早的中華民國國徽也是他參與設計的,當時錢幣、旗幟上都有使用。
國徽又稱 "十二章國徽",將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jié)合,日月星辰、山水花鳥等圖騰設計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體現(xiàn)"天人合一" 的文化理念。
十二章國徽的美學內(nèi)涵
貓頭鷹Logo是魯迅的經(jīng)典作品,仔細欣賞欣賞,貓頭鷹眼睛正好是兩個人的頭部,肚皮正好是兩個人的身體,巧妙利用了正負形的創(chuàng)作手法,簡直太絕妙了!
魯迅不止一次畫過貓頭鷹,在書籍的扉頁上,也有用貓頭鷹元素做的創(chuàng)意設計。
02
魯迅設計水平到底有多牛呢?
如果說前面Logo設計,只是小試牛刀,那么在書籍裝幀設計領域,就是大顯身手中國書籍裝幀第一人。
錢君陶《我對魯迅的回憶》書中有提到魯迅對陶元慶說過一段話:
過去的書,書面上或者找名人題字,或采用鉛字排印,這些都老套,我想把它改一改,所以自己來設計。
于是,他首先從自己的作品開始大改,一生中設計了60多個書籍封面。《吶喊》和《引玉集》,是魯迅書籍封面設計中最有名的。
魯迅作品《吶喊》封面
魯迅作品《引玉集》封面
他的封面風格偏素雅簡約型。
設計封面時的手繪稿
除了書籍的版式設計,上面各種不同風格的繪畫和字體,也出自他的手,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全能的設計師。
你休想從他這里賺走一毛錢設計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古代傳統(tǒng)的花紋圖騰
人物速寫動作神態(tài),刻畫的入木三分、生動自然,想起自己上學時畫的,直接甩了我?guī)讞l街啊,簡直汗顏。
運用抽象剪影手法,簡約耐看。
在當時沒有電腦的時代,魯迅靠純手繪,設計出各種字體,展現(xiàn)了非凡的藝術(shù)才華。
《小彼得》是一本童話集。書名“小彼得”三個字寫得很童趣,帶有歐式襯線體的味道。
《朝花夕拾》的封面設計是魯迅設計書名,美術(shù)家陶元慶繪畫,倆人合作完成的作品。
03
魯迅也非常喜歡收藏,對藝術(shù)品有相當高的鑒賞能力。他一生中收藏了2100多幅優(yōu)秀的版畫,來自16個國家300多位版畫家,是版畫界收藏第一人,被譽為“中國新興版畫之父”。
藝術(shù)大師陳丹青曾說:
魯迅是一位最懂繪畫、最有洞察力,最有說服力的議論家,是一位真正前衛(wèi)的實踐者,同時,是精于選擇的賞鑒家。
漢畫像拓片
木刻版畫
但是魯迅收藏版畫,并不只是為了自我欣賞,而是為了提高藝術(shù)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他曾自掏腰包,編印木刻版畫的畫冊有10余種。
1936年 沙飛作品《魯迅與青年木刻家》
他的收藏不但影響了青年版畫學子,更讓宋慶齡、郭沫若、葉圣陶、郁達夫等名人都喜歡上了版畫。
日本浮世繪木版
這是魯迅晚年最愛的一幅版畫,畫中的女子穿著裙子,飛舞著長發(fā),在風中奔跑,也許是他對青春、愛情的美好眷念吧。
04
除了搞文學、做平面設計、當收藏家,你以為這樣就結(jié)束了嗎?沒有!魯迅還當起了建筑設計師,自己動手親自設計房子!
北京魯迅故居是他親手設計改建的一座四合院,在這里居住期間,魯迅寫下《華蓋集》《墳》《野草》《彷徨》等作品。
院子里青磚灰瓦,朱漆門窗,樹也是他當年種的。魯迅在作品《秋夜》中有寫到:“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寫的正是院子里的樹。
現(xiàn)在博物館還保留了魯迅當年改建房屋繪制的設計圖。
27歲在日本留學的時候,他給表弟設計了一幢新式住宅樓,以中日風格結(jié)合,白鐵皮做模型,日本推拉式門窗,房屋前墻特意加蓋挑檐屋頂,既可擋雨,又能遮陽。
看到這里,我頓時恍然大悟:先生文學、設計、繪畫藝術(shù)樣樣精通,難怪當初毛爺爺以“魯迅”命名,有了魯迅美術(shù)學院。
在網(wǎng)友的評論中,這一條留言被大家點贊到最高,稱魯迅是“婦女之友”,和女性談論時尚,設計時髦的衣服。
確實,魯迅對時尚服裝領域,也有自己前沿的審美,當時剪辮子還只是少數(shù)留學生的行為,而魯迅早已經(jīng)是短發(fā),大V領子衣服,搭配針織毛衣外套,高腰休閑西裝褲系著扣皮帶,你就說潮不潮吧。
這是他自己設計的衣服,把傳統(tǒng)長衫的衣領和扣子進行改良。
蕭紅在《回憶魯迅先生》文中有提到,有一天她穿了新衣服跑去問先生“我的衣服漂不漂亮?”魯迅很坦誠的說“不漂亮”然后跟她講了關(guān)于服裝的搭配看法。
《黃金時代》電影場景
他的點評頭頭是道,一看就很懂,因為在日本留學期間有看過和學習關(guān)于美學方面的書籍。
偉人毛爺爺曾稱贊他: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看了魯迅先生這么多優(yōu)秀的作品,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他是當之無愧的民國第一設計師,做設計,還得多看看他的作品。
小伙伴們,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對魯迅先生又多了一份敬佩呢?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
作者公眾號:環(huán)球設計榜(ID:gdl17888)
轉(zhuǎn)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quán)必究。
本文禁止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授權(quán)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quán),侵權(quán)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