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媽FreeDay!讓年輕媽媽們勇敢做自己
提到母親,你腦海里一般會出現什么樣的畫面?
是一位頭發漸漸花白、扶門期盼兒女歸來的老年,還是一位忙于鍋臺爐灶、將家務事打理得井井有條的中年婦女?
當我們年復一年地歌頌著母愛的偉大和犧牲時,年輕的90一代也漸漸加入了“母親”這個行列。她們擁有更多自我意識的覺醒,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也正是因為如此,當下的年輕媽媽們常常被困于“媽媽”和“自我”之間,卻沒人能給她們答案和幫助。
喜馬拉雅發現許多女性用戶,在APP站內留言傾訴:自從成為了“媽媽”就離那個曾經的“自己”越走越遠。她們渴望自我的提升,不論職場還是愛好都能實現自我的價值;可同時她們又困于母親的身份中,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她們的神經,讓她們放心不下。
每一個被困在家庭中的年輕媽媽,都是“82年的金智英”。
于是在母親節前夕,喜馬拉雅在全網發起征集,想聽聽當下24~35歲媽媽的故事,關于她的曾經,她的家庭,和她的向往。征集活動發出后,喜馬拉雅收到了許多媽媽的分享,未曾預料到的是,每位媽媽都非常詳細地跟我們分享了她的故事,我們仔細閱讀了每一封長長的來信投稿,深深地被這些媽媽感動。
最終我們與其中三位媽媽溝通過后,為她們拍攝了一段微紀錄片,記錄她們這一段的人生精力,這就是她們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故事。
(視頻《她是誰》)
喜馬拉雅選擇從兩個角度來探討“母親”這個身份。首先我們對媽媽單獨進行了采訪,聽她們講述了自己生完小孩之后的變化,和永遠做不完的家務、不夠用的時間。在另一個房間里,爸爸則帶著寶貝們進行一個小游戲:試著按他們的想象,來填滿媽媽一天的時間表。
對于媽媽來說每天重復著的日常,規劃成時間表之后才發現原來是如此辛苦忙碌。
75后的二娃媽媽端木,現在是一名聲播和手工愛好者。生了二孩之后每天要做的家務更多了,也沒有時間好好休養身體。
80后名校畢業的陳佳,曾經是一名媒介策劃總監,現在是一名全職媽媽,同時兼職做保險代理人。對自我的嚴格要求也讓她對孩子有非常詳盡的計劃,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她就制定了孩子18歲之前的人生規劃。
90后媽媽郭琰嬌是一位外科醫生,生完孩子大概一年多發現自己患上了抑郁癥。為了調整自己的狀態,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郭琰嬌后來選擇成為了一名中心醫院的外科醫生。
還有很多動人的故事每天都在生活中上演,只是沒有被鏡頭記錄下來。在此次喜馬拉雅微紀錄片的籌備過程中,我們也看到為了帶孩子請假一年而錯過評職稱的媽媽,她也能在文字中寫下“不后悔”三個字,現在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挑戰也許永遠都措手不及,但她覺得,這就是當下千千萬萬90后辣媽的模樣。
每一位年輕媽媽的勇敢,都值得被肯定和支持。通過這次微紀錄片的拍攝,讓爸爸們更直觀地意識到媽媽為家庭的付出,媽媽們也找回了自己做母親之前的初心。感謝本次視頻拍攝過程中,和喜馬拉雅分享故事的媽媽們,謝謝你們帶給大家的感動。這支視頻上線后,我們也在評論區看到了很多網友的反饋。
正如喜馬拉雅在視頻中說的,“媽媽”和“自己”從來都不是單選題,成為媽媽也可以在喜歡的路上,自在做自己。
在喜馬拉雅站內,你可以搜索到關于情緒調節、個人成長、身材外貌、人際關系等多方面收聽內容,每天都能幫助千萬位媽媽悄然改變。
長久以來,喜馬拉雅都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幫助和關懷,希望能用戶能通過喜馬拉雅收獲更加自在精彩的生活點滴。
通過這支母親節視頻,喜馬拉雅正式啟動“喜媽FreeDay”活動,未來將以更多的形式和內容,傳達喜馬拉雅對年輕媽媽們的關懷和幫助,希望每一位媽媽都能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勇敢做自己!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