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公敵”美團到底冤不冤?
出品?一筆封禪
作者@何鯨洛
4月底。北京市人社局勞動關系處副處長@王林 體驗了一天做外賣小哥的感覺。
12小時賺41元。“覺得很委屈”。
5月初。北大博士后@陳龍 為做研究,加入了在中關村的一個外賣騎手團隊,體驗了5個半月的配送工作,寫成了這樣一篇長達23頁的論文。
“‘數字控制’下的勞動秩序”。
陳龍還在自述中說:
除非是平臺想改變,或者是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不然的話沒有辦法。所以我覺得北京勞動關系處的副處長去體驗送外賣是有必要的。
副處長送外賣。很可能只是驚出了美團的一身冷汗。北大博士忙活了5個月。也大概只是讓美團有些坐立不安。互聯網上的“群情激憤”才真正讓美團見證到自己的外強中干?
①
美團十連跌
市值狂瀉1.34萬億?
▽
阿里因為“二選一”被罰182億之后。與大多數人想象的不一樣。反壟斷第二槍沒有瞄準騰訊,而是懟天懟地對空氣的美團。4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因為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開始對美團進行立案調查。
美團二選一在業內早已司空見慣。僅2021年:2月,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了美團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判決其賠償100萬元。
3月,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美團因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餓了么35.2萬元。
除了二選一。美團在其它方面也很突出。4月29日。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對騰訊、百度、美團等13家從事金融業務的網絡平臺企業進行監管約談。5月10日。
上海市消保委約談拼多多、美團,指出了美團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美團真的很忙!除開這些。美團最近引起比較大的爭議是它又又又又調整了配送抽傭。5月1日。美團外賣在其全部直營城市調整配送抽傭,開始按距離、價格、時段計費。
這樣的抽成規則規則之下:近距離高客單價的商家抽成雖然降低了,但遠距離低客單外賣的抽成卻明顯提高,有些甚至可以超過90%。
帶來的后果就是:遠距離配送騎手賺不到錢,商家的最終的收入也可能只有不到10%。作為一家靠“收稅”來存活的網絡平臺,美團此舉可謂是以一己之力切斷了外賣市場的紅利。
而這也不是美團第一次調整抽成規則了。2018年美團敲鐘上市之后次年年初。就把商家的傭金由15%提高到了22%。2018年上市以來。美團至今不具備穩定的盈利能力。為了節省開支,美團已經將470萬騎手外包。
但外包并不意味著美團“放過”了騎手,他們面對的反倒是更加嚴苛和壕無人性的“盤剝”。就比如這次抽傭調整。美團的抽成可能已經全面超過了30%。堪稱現實版的外賣Store。如此高的抽成比例難怪商家的平均壽命只有不到508天,難怪外賣小哥“瞎忙”,也難怪外賣價格越來越高。
就算如此。
美團也沒打算放過騎手。前不久。作為外賣巨頭的美團剛剛通過發行新股和可轉換債券募集了約100億美金,準備加碼科技創新,比如投入到無人車、無人機配送等智慧配送領域。
在美團“雁過拔毛”的盤剝之下。或許。也只有無人車和無人機不會有怨言了。但此舉并未掀起多大風浪。直到副處長激起了漣漪。北大博士徹底“引爆”輿論。截至5月11日。
美團已10連跌。
②
博士臥底
美團想必也很委屈?
▽
陳龍的論文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2萬億港元的市值卻連社保都“買不起”,1000萬騎手外包也就罷了,唯一3元每天的商業險還是從傭金里面扣。
美團的社會責任感在哪里?我們不要求美團像阿里一樣把五險一金視為企業的基本義務,像京東一樣把這些本該盡的義務拿來炫耀也沒問題。畢竟。在中國還真沒有幾家企業能夠做到為員工百分之百全額繳納足夠的五險一金。參考一下《勞務派遣暫行規定》,里面提到勞務派遣的員工不能超過用工總數的10%。一年才盈利47個億的美團連這一點恐怕都做不到。非要強求的話:就不是用大數據殺熟、對商家抽取更高傭金、把騎手困在算法里那么簡單了,美團直接就可以關門大吉。資本是逐利的。上市企業尤甚。不可否認:美團的確為這個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給了年輕人除了工廠之外的另一個選擇。但與此同時。美團把騎手外包,把社會責任轉嫁給第三方合作企業,這種做法數見不鮮。但美團專送、美團樂跑必須按照平臺要求購買配送服穿戴配送服,還嚴格要求騎手每天必須工作多少個小時,達不到的話就扣各種費用。
出事之前,騎手就是“正式員工”。
出事之后,美團就可以不負責任。這種做法比讓騎手困在算法里更讓人心寒。據DoNews報道:
美團有一個系統,會根據測算騎手達到的時間,盡可能的壓縮時間,逼迫騎手們用各種辦法越來越快的送餐。與此同時,美團平臺通過獎懲,不斷推動騎手尋找新的抄近路的送餐路線,一旦捷徑被大數據確認,這個捷徑就會成為標準,不走捷徑的會被處罰。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去年爆火的那篇舊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外賣這個行業看似簡單,但也是個技術活。文中提到:在系統平臺的規訓下,外賣騎手的配送時間越來越短,3年前,3公里長的配送最長時限是1個小時,2年前是45分鐘,1年是38分鐘……為此,騎手們逆行、闖紅燈、車禍不斷……
隨后。網絡更是因為多等5分鐘讓外賣平臺、自媒體和消費者都坐不住了。系統到底做了什么?陳龍發布在頂刊《社會學研究》上的博士論文揭示了一切:
一方面,經過平臺公司對控制權的重新分配,平臺系統與消費者取代了平臺公司對騎手進行管理,平臺公司看似放棄了對騎手的直接控制,實則淡化了雇主責任;勞資沖突也被相應地轉嫁到平臺系統與消費者之間。另一方面,數字控制從實體的機器、計算機設備升級為虛擬的軟件和數據,平臺系統通過潛移默化地收集、分析騎手數據并將數據結果反作用于騎手而使勞動秩序成為可能。
簡而言之:這種數字控制在一次又一次“矯正”騎手的行為之后,正在逐漸架空騎手的自主性空間,其影響還是無聲無息的。估計有人要問了。騎手這么慘為什么還不愿進廠呢?沒進過廠的人總覺得那里是一個包吃包住,加加班工資也能很高,是個人生保底的“烏托邦”。
③
反壟斷
我們反的是什么?
▽
人物那篇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斬獲300萬+閱讀、10萬+再看之后。餓了么一度3次被罵上熱搜。美團被調查之后。餓了么又腦子抽風在公司內網發布了一則推文。
不過是“一丘之貉”。近期。美團調整調整抽傭比例,餓了么也沒閑著,也針對商戶費率進行了透明化改革:將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將分開計算,對于3公里以上和深夜凌晨等特殊時段的訂單,采用階梯式收費,隨時段、距離和單價三個因素變化。除此之外。市場監管總局3月份還對騰訊、百度等12家企業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
當然。或許還有人對騰訊被罰50萬這件事“耿耿于懷”。但要知道:壟斷這件事本身并不違法,壟斷之后的正常市場行為也是不違法的,違法的事濫用壟斷形成的市場支配地位。阿里、美團被罰都是因為二選一涉及不正當競爭。但騰訊就會玩多了。從QQ到微信,它通過社交關系把消費者“圈養”在自己的用戶池里,作為普通用戶的我們沒得選,但這并不是騰訊強制要求的。很顯然:王興有些操之過急了。如果按照阿里巴巴被罰4%的營收計算。
美團的罰款金額或將達到45.9億元。
最后。對于一家利潤率不到百分之四,屬于微利的企業,我們似乎也不能“要求”太多。我們只能期待美團能夠盡快找到新的增長點。起好帶頭的作用。對騎手多一絲人性,少一點算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