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攜手藍店,實現新金融嫁接社區平臺的首例合作
近日,筆者走訪各大快遞末端企業網點時發現,在藍店的線下網點顯眼位置,擺放著中國銀聯“滿10減5”的促銷活動。筆者致電藍店相關負責人,負責人告訴我們,這是中國銀聯攜手藍店的初次試水,雖然規模不大,且僅在幾個城市先行試點,不過,此舉是傳統金融與社區平臺的首例融合,對于雙方來說,都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一次相互開放。
作為老牌金融巨頭的銀聯,其實在資源、市場等方面始終占據傲人優勢,但在互聯網移動支付時代,卻只能算是“遲到者”,但從2015年開始,銀聯便頻頻有了新舉措。
2016年2月,中國銀聯與Apple Pay達成合作,2017年1月,中國銀聯牽手京東金融展開合作,2017年12月,中國銀聯宣布推出銀行業統一APP“云閃付”,組隊進軍移動支付。繼Apple Pay之后,銀聯還與Sumsung Pay、Huawei Pay、Swatch pay等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舉措,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銀聯APP。
一系列的舉措均意味著由中國銀聯主導的支付反擊戰正式打響。
縱觀銀聯的金融聯盟,均為清一色的巨頭或大型企業,那么,此次,中國銀聯為何情定藍店呢?我們不禁重新審視起了這家以快遞代收深入社區末端的公司。
在各出奇招獲取社區資源的各類企業里,藍店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存在。它以“快件代收”為切入點,打通了快遞、社區小店、社區居民的“人、貨、場”場景重構。
藍店成立于2014年8月,總部位于廈門,在成立的三年多時間里,統共拿到了賽富亞洲、SIG等頂級投資機構的數千萬元融資。顯而易見,銀聯看中的應該是藍店拿得出手的數據,入駐全國50余座城市,與14000多家社區門店達成合作,累計服務逾7000萬社區人次。
對于銀聯來說,如果想要獲得這一萬四千多家的社區門店資源,只能通過耗時耗力的點對點、面對面,長期作戰獲取。而通過藍店的效率系統,銀聯系統實現覆蓋一萬余家門店卻只需要短短幾個月。
而對于藍店來說,銀聯拿出的誠意也足夠大,“滿10減5”,如此優惠,能為社區門店帶來人群的高頻次往來,從而增加門店營收。藍店的CEO洪振業曾經在媒體采訪中說過,“為門店增收是核心邏輯”。所以,藍店和銀聯的合作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那么,對于社區門店和用戶,這次的戰略合作,又意味著什么呢?如果沒有與藍店合作,一家社區小店想要加入銀聯“云閃付”系統,恐怕是投路無門,如今卻能憑借銀聯的優惠政策,讓輻射范圍內的小區居民享受實實在在的實惠。
據專業人士表示,技術、場景和集團背景都是支付公司發展的重要資源,但是,過去很長時間內,集團背景幾乎成為了幾家支付巨頭成長的最重要因素。此次銀聯與藍店的合作,將有可能突破過去十幾年間支付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制約因素,讓技術和場景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
瞬息萬變的市場,讓中國銀聯這樣的巨頭也開始重視如藍店一般的新興勢力,而新興勢力也在積極探索更多突破口,將獨有的產業資源做大做強,提升核心競爭力。雙方聯手布局社區市場,在新的消費場景基礎上開拓新的支付形式,共同實現業務增值,最終達成金融生態體系內多方共贏的目標。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