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放過那群“腦殘粉”?
常言道:婊子無義,戲子無情!不曾想它們竟前赴后繼,在我們的全世界招搖過市。4月底。當我們還沉浸在“爽成了計量單位”的自嘲中。懷疑人生的時候。
5月初。奶票打投事件又一次讓我們見證了娛樂圈有多荒誕。
說好的福報、兄弟、財富自由呢?我們終究只是打工人!
①
天價片酬
鄭爽掀開了娛樂圈的遮羞布?
▽
都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只是當這“顏如玉”的胃口太大、野心太肥,一不小心竟把這屋子也給掀翻了。瞧瞧。這都5月6號了,話題依舊經久不衰。
有人覺得張恒下手“太狠”。但當我知道自己終其一生也可能掙不來208萬,若想掙夠1.6億還得花費上下5000年的時候。我的心態崩了。日薪208萬。這是什么概念?一部戲就掙了1.6億。這都趕得上一家上市企業的年收入了?有時候。我真懷疑那些活躍在熒幕上的流量明星和我們不在同一個時代。畢竟。這個時代全國平均每人的月薪真的只有3000多塊錢。
作為院士:@袁隆平 年薪32萬。@鐘南山 年薪62萬。@楊振寧 年薪100萬。回頭看看娛樂圈。
我們知道流量明星這玩意兒有多掙錢。
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片酬也就罷了。@周杰倫 出場費180萬、演唱會800萬每場、代言2000萬每年;@梁朝偉 的廣告代言更是以分鐘計算、創下過每分鐘吸金200萬的記錄;@章子怡 出場費據說最少也要7位數。除此之外。@蔡徐坤 一張專輯不到2分鐘銷售額超3000萬;@范丞丞 一張照片賣出了480萬;@楊超越 一場選秀實現財富自由。鄭爽事發之后。黃曉明、章子怡、陳坤、李晨、黃磊、何炅、陳赫、靳東、鄭愷、黃渤、趙薇等75位一線藝人名下647家相關公司,已注銷200家。不管這些明星工作室是因為何種原因注銷?要知道:明星以個人身份拍戲,要承擔40%的勞務報酬所得稅,繳稅基數是收入。但通過工作室以個人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類目報稅,就只需要承擔5%-35%的稅率,繳稅基數還是扣除其它成本的利潤。片酬6000多萬的明星,利用工作室與個人身份繳稅差距就已經達到了數百萬。明星工作室早已成了逃稅避稅的“重災區”。曾經紅極一時的霍爾果斯,就是明星工作室和不少影視公司的“避稅天堂”。比普通人享受了更多的關注、掙得更多、人手一個“資本帝國”也就罷了,居然比普通人繳稅的比例還小。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此情此景之下。某些流量明星不僅沒有收斂,動作替身泛濫也就罷了、各種舞替、裸替、床替、吻替、光替、背替、手替……也是花樣百出。好吧。現在連替身都懶得用了,直接摳圖、漫畫轉場。
就這種情況。還有人因為粉絲追星不利懲罰粉絲。好一出“照妖鏡”。
②
奶票打投
青你暴露出的粉絲經濟亂象?
▽
其實。我們知道娛樂圈是個黃金屋。但當越來越多年輕人不知道錢學森、卻對王一博、易烊千璽、王俊凱、王源、張藝興、楊冪、迪麗熱巴、黃子韜、歐陽娜娜如數家珍的時候。這一代的年輕人真的迫切需要一次“覺醒”。如果不是青你奶票打投事件爆了出來。我們不會知道深植于年輕人的飯圈已經“瘋狂”到了什么地步。
在一段長達10余秒的視頻里:
幾位中年人圍坐在溝渠邊,身邊擺放著一箱箱牛奶,他們一邊說笑,一邊撕開手里的牛奶包裝,奶蓋(上有投票二維碼)留下,瓶身扔在旁邊,牛奶倒進了溝里。
倒牛奶這件事。曾發生在經濟大蕭條時代的美國。也曾發生在宗教文化濃郁的印度。但這一次。它卻發生在21世紀剛剛全面脫貧,實現溫飽的中國。這一次蒙牛真果粒冠名的《青春有你3》需要的是奶卡、奶蓋,蒙牛純甄冠名的《創造營2021》需要的是奶票。然而。早在2020年的《青春有你2》就有過類似倒牛奶的現象。這樣無底線的營銷。在贊助商的鼎力支持、在“造星流水線”的頻繁炒作、在粉絲、黃牛、經銷商和經濟公司的推波助瀾之下。“通貨膨脹”還不如投票有意義的牛奶自然就被“倒”進了下水溝里。有意思的是。4月中旬。有女粉絲找“黑客”刪“愛豆”負面帖子,帖子沒刪掉不說,還被騙了8000塊。
近日。還有“爽粉”號召每個人眾籌10元去幫鄭爽“補稅”。
更有甚者。還有女粉絲女粉絲裸dai上萬,打算送黃賭毒偶像C位出道。除此之外。這些粉絲還干過代拍、追車、互撕、網絡控評、網絡暴力、無序接機、集資詐騙等荒唐事。
要不是還想掏空她們的口袋。這樣的愛任誰都吃不消。
③
粉絲經濟
不過是粉絲明星和資本的合謀?
▽
雖然我們都在埋汰現在的影視作品越來越不好看了。流量明星也幾乎都是都同一個模板、同一個調性、同一個人設。但我們要時刻謹記:雖然現在粉絲經濟圈錢的手法太過膚淺,選秀、炒作、拍片、代言背后的流水線若影若現。但資本是貪婪的、也遠比普通人睛明,他們沒有把錢花在作品上面,而是花在了更有“價值”的方向。比如造星。比如炒作。比如IP和CP。自從優愛騰三家獨大、騰訊更是包攬了社交、游戲、音樂和小說,資本已經已經圍繞著我們形成了一個閉環。用戶喜歡的變著法子讓他們掏錢。用戶不喜歡的大不了推給其他人。總之。掌握了流量、內容和資本的泛娛樂企業,已經擁有了和創作者直接對話,甚至是壓價的實力。這一次愛優騰聯合70余家影視機構500家明星抵制“二創”。
雖然版權問題確實是互聯網的頑疾。但愛優騰此番的動作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畢竟。二創是一把雙刃劍,能為精品導流、也能為爛作避坑。當會員費越來越貴、數據越來越假、制作越來越糙、炒作卻一次比一次厲害,就沒多少用戶愿意花那個冤枉錢了、平臺、劇組和明星拿到的自然越來越少。這時。愛優騰扛著“版權保護”的旗幟站了出來。就像美國不允許中國強大一樣。當然。這樣做確實有一定的效果。把作品變成了“盲盒”,二創創作者“收編”,就像現在的閱文一樣,用戶沒有選擇就會回來,平臺、劇組和明星又可以躺著把“粉絲”的錢給賺了。
問題是真的有那么簡單嗎?抖音的逆襲,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勝利,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在,精品化是所有內容的必然趨勢。大家都很忙。愛優騰不可能沒有看到這一點。或許。是它們覺得造星產業鏈的投資回報太大,創作者很容易“掌控”,而那群“腦殘粉”的錢也太好賺了。才會與這個時代作對。
最后。
我們再聊幾句。“感謝”南鄭北戰讓我們看到了娛樂圈和飯圈的亂象,讓我們看清一個事實:粉絲用愛發電把偶像供了起來。“偶像”和它背后的資本卻只拿粉絲當提款機。
說實話:
我也追過星,不過我追的是那種“非主流”。在我人生低谷的時候,我曾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浸潤在“少女時代”的韓娛文中,找到了久違的代入和感動。
遺憾的是:無論是粉絲、明星還是資本,它們都學不會。這不。他們剛剛扎堆注銷工作室,一轉身又集體“奔赴”海南開枝散葉!
· END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