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時代通過品牌為自己“立人設”?
1996年至2010年出生的“Z世代”(即我們所稱的95后和00后。)至2025年,這一群體將占到亞太地區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與1980年至1995年出生的“千禧一代”旗鼓相當。目前,Z 世代開始步入大學或進入職場,消費能力不斷提高。雖然 Z世代與千禧一代有共同之處,但不能將他們簡單地歸為同一類。
Z世代是任何品牌將來都繞不開的消費群體。未來是你們的,現在是我們的。先發制人抓住Z世代消費者的心智,才能跑贏下一輪的品牌戰。這篇文章簡單分析一下Z世代的人群特征,希望能為品牌營銷開扇窗。
一、無法離開社交媒體,但又對社交媒體保持謹慎
X世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都習慣于生活在數字世界里,他們的學習、購物和娛樂都離不開數字環境。盡管如此,Z世代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從未見過互聯網出現之前的世界,是真正的“網生一代”。在亞太地區,近三分之一的Z世代每天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為6小時或更長,這個比例遠高于千禧一代(22%)和X世代(10%)。這解釋了為什么Z世代品牌決策影響來源的50%~60%是社交媒體和網站。
但是,Z世代也非常清楚“持續在線”狀態的弊端。更多的Z世代表示人們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太多了,并且同意技術進步影響了社會關系的說法。大部分Z世代存在過度分享問題,同時又對個人數據的使用方式表示擔心。在公域空間分享意愿偏低,更多是一種旁觀者的角色。
二、對商品價格保持敏感,但更追求極致生活品質
Z世代喜歡在購物前研究產品,尤其樂于比價。相比千禧一代和X世代,更多Z世代表示他們總是希望找到更低折扣。因為大多數Z世代還是沒有全職工作或者剛進入職場的青少年,他們的消費能力尚不及前幾個世代,這也許能解釋他們為何總是努力尋找折扣。不過,Z世代不愿為價格犧牲質量,更希望購買能夠使用一生的高質量產品。就像網絡上的段子所說,“現在的年輕人每次去超市,花多少錢都不心疼,但是心疼那兩毛錢的袋子錢”。
Z世代還對服務和功能有更多的要求,如個性化、定制化、專屬或限量產品,以及聯名款。簡言之,Z世代希望花費更少,獲得更多;但是又不吝嗇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比如泡泡瑪特。
三、通過品牌為自己立人設,更愿意為潮流買單
Z世代普遍關注環保、規則等社會問題。與千禧一代一樣,Z世代更喜歡環保產品和有機食品,重視流行環保理念。總體而言,Z世代比其他代際更愿意為品牌支付溢價。BBA、戴森、華為、蘋果、Nike、Adidas等很受歡迎,同時元氣森林、鐘薛高、李子柒、喜茶也很受追捧。其實這就是當下年輕人為自己“立人設”,通過品牌“畫地為牢”,建立關系圈層。
Z世代是迄今為止數字化程度最高的一代,在消費習慣和消費主張方面也堪稱獨一無二。但是不能一概而論。三、四線下沉市場的Z世代品牌意識尚未覺醒,極致的物美價廉尚能打開市場;但是,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普遍追求品牌效應,大多數消費者更愿意為品牌溢價買單。Z世代不斷增長的財富和影響力,無疑值得引起品牌主們警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