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開始,你也許就能給公交司機刷禮物和打5星了…
文/黑白測-阿白
看官們大家好,歡迎來到黑白測。
今天的主角,是一款公交出行類App——巴聊。
這是由一個非常年輕的開發團隊提交給我們的作品。團隊人數不多,此前也沒有過App開發經驗,但他們這次展露出來的野心可不小。
閑話少敘,咱們直接上貨,進入正題。
Kevin:“開發巴聊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作為團隊發起人,我一周坐公交的次數起碼在10次以上。現在市面上的公交出行類App,基本都只具備一個功能——查看車輛的位置。放在5年前,我會覺得完全沒問題。但如今,網約車、共享單車等出行方式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公交出行的體驗卻幾乎沒有變化——這在互聯網時代是讓人無法接受的,更別提許多軟件連查看車輛位置這一個功能都做不好。所以我們做了巴聊,希望改善人們的公交出行體驗。”
Alsa:“除了Kevin說的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希望「坐公交」能變成一件有趣的事。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冷漠,尤其是陌生人之間,幾乎不可能主動溝通。坐公交時,不是低頭玩手機,就是抬頭看窗外。我們希望通過巴聊,讓同一輛車上的陌生人實現彼此溝通,甚至讓乘客與司機之間也能產生更多互動,讓公交司機這個職業得到更多了解、認同和尊重。嗯,從公交出行的角度來探索現代社會交際關系,這也是我們團隊想做的另一個大課題吧。”
Safari瀏覽器下的App就是巴聊了。漸變色的設計,簡單清爽。線條勾勒出的logo有點寫意,大家看得出是個啥嗎?
據團隊產品兼設計Alsa所說,下方的兩個小圈表示兩個輪子,寓意公交、出行;左側的豎直狀圖形,是人的側臉,鼻子和嘴。兩部分相結合,表達的意思就是,人們在公交車上聊天對話的場景。
想法蠻好的,但是Alsa同學,你確定你的畫功,能把這么深奧的信息傳達到位嗎?/微笑
App的首頁,布局形式讓阿白想到了羅老師的Smartisan OS……
點擊搭車后,系統會依據乘客定位所在的車站(如定位不準也可以手動修改),按距離近至遠的順序顯示所有過站車輛。
點擊某條線路后,就來到了車輛功能頁。
好玩的來了!除了能準確看到車輛所在位置外,系統還會預測車輛到達時間,以及全程路線擁堵程度,并給出準確的滿載度。綜合這幾項數據,乘客可以更精準的進行決策,選擇是否要坐車、要坐哪輛車。
更皮的在這里……
點擊司機頭像,可以來到司機的個人主頁……你可以看到司機的評級、個性簽名、公交駕齡等一系列信息,甚至還有他最喜歡的歌(誰能告訴我,我為什么要知道司機喜歡什么歌???)……
下方,可以選擇給司機送禮、留言或是預約他的車輛。em……阿白感覺亂入了多年以前的QQ空間。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內部測試階段,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顯然都不太正常啊。
在聊天室(香草又是什么東西啊)里,乘客可以和其他乘客對話,但目前僅支持文字,表情和語音、視頻等內容都暫時無法發送。
另外據Alsa所說,司機也可以加入這個聊天室,和乘客互動……可是開車玩手機真的大丈夫?
另一個比較有趣的功能是催促車輛。乘客可以消耗「體力值」,對司機的開車速度進行敦促。
不過也有個隱患:如果司機為了避免被判定「低效駕駛」而強行開快車,豈不是有可能違背安全駕駛準則?畢竟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公交司機早就把自己當賽車手了。
而且在上下班等高峰期,車子比正常情況下慢一點也是正常事兒。如果乘客集中在此時催車,司機豈不是天天都要被判「低效駕駛」?
如果說催車功能還讓阿白覺得可以繼續優化,那么接下來這個「預約占座」就是讓我無法不吐槽的了。
花費比正常車費更高的價格,提前預約某個座位,被預約的座位會彈出一道橫梁,這樣其他人就沒辦法入座了(關于這一點,巴聊團隊還在與公交座位廠商進行設計層面的溝通)。
想法蠻新穎大膽,可是如果整車滿載而個別座位卻上鎖無人,這真的合理嗎?更何況如果車上有老弱病殘孕等人群,他們急需座位,卻不得不站在上鎖的座位旁……這場面也太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吧!反正這種事,我是做不出來。
相對來說比較能體現App價值的一點是,當你坐上某輛車后,系統會根據實時路況與大數據算法,給出距離下一站的時間預測,以及上下車人數預測(雖然阿白也暫時沒想明白,這到底有啥用)。
同時,你也可以選擇「舉報不文明」,對司機的不文明駕駛,或是車上乘客的不文明行為進行舉報。可惜的是,這個功能還在開發階段,沒辦法進一步體驗。
(終于可以對在公交上接吻的中學生使用FFF大法了???)
如果使用巴聊有了一段時間,你也可以來到用戶中心,看看自己獲得了哪些「稱號」。
當然,你還能收藏自己喜歡的司機,以及常坐的線路,從而更加方便下次出行。
除了黑白測,巴聊團隊也邀請到了其他幾家行業媒體對他們的App進行了為期一周左右的深度體驗。關于它們的評價反饋,阿白為大家整理了一下:
最后,阿白對巴聊也有些話想嗦。
在我看來,App最大的問題,或者說癥結,不在于交互設計、UI設計,也不在于部分內容的浮夸,或部分功能的反常理。
雖然這些問題它的確都有。
但巴聊最大的問題在于——它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
到底是一款社交App,還是一款純粹的出行工具?
在定位這么重要的階段,它就模糊了,這也導致,巴聊什么都想做,卻什么都沒做好。
它甚至違背了自己的初衷——讓現代社會冰冷的人際關系回溫。
因為巴聊并沒有讓人放下手機,找到話題與身邊人攀談,而是相反地,讓人更深度地禁錮在了手機里啊。
以往坐公交,我只需要刷個二維碼,然后就能放下手機迷糊一覺了。可如今,我還得在聊天室尋找可愛女生、還得忙著收藏喜歡的司機然后給他打賞、還得在虛擬世界里充當正義使者舉報不讓座的小年輕或親密接吻的小情侶……
互聯網時代下的你我,就一定要活得這么“互聯網化”嗎?
而所謂的“讓公交司機這個職業得到更多尊重”,在阿白看來,只不過是用另一種方式再次印證了物質世界的基本運行規律而已。
所以很抱歉,Kevin和Alsa。
你們或許有理想,但它表現出來的結果,真沒那么高尚。
這次評測就到這里,作為第一篇文章有些毒舌,希望接下來想露臉的App們,別害怕。
我們下次見。
掃碼關注「黑白測」,每周坐享App評測大戲。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