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集團發布《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意涵及對人才需求的啟示
騰訊集團的《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講了什么:
《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中,宣布了“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大戰略,并宣布將為此首期投入500億元,設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推動戰略落地。
這500億元將用于“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
具體來說,將用于對包括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FEW(食物、能源與水)、公眾應急、養老科技和公益數字化等領域展開探索。其中投入的具體路徑包括:利用數字技術和平臺優勢,將傳統公益方式升級為公益捐贈與可持續創造并重;設立使命驅動型的“向善實驗室群”等。
“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的推動,體現出騰訊集團以科技向善為使命的價值主張。
騰訊戰略再升級的內在意涵
1.對社會
2018年1月20日,騰訊研究院在北京751D·park舉辦T-Meet 大會,正式啟動Tech for Social Good(科技向善)項目。
2019年11月11日,騰訊正式宣布升級使命愿景和價值觀:新使命愿景統一表述為“用戶為本,科技向善”,新價值觀則為“正直、進取、協作、創造”。
在這一天,騰訊集團向四萬多員工發出全員郵件。郵件中提到,科技是一種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我們選擇科技向善,不僅意味著要堅定不移地提升我們的科技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持續提升人們的生產效率和生活品質,還要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科技向善,不僅僅是口號,該項目的立場強調“人是技術的尺度”。一個產品的誕生最終是為人類服務的;而評判一個產品/一項技術的好壞,理應立足于造福人類的使命上。
以科技向善為使命驅動的騰訊人再次啟動戰略升級去探索、去破解“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重要議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將成為騰訊發展的底座,落實“科技向善”使命。
尤其是此次疫情期間,騰訊集團助力抗疫與復工復產的行動啟示著企業應承擔起的社會責任。
騰訊網絡平臺發揮“科技向善”力量,助力疫情防控。騰訊公司在全國上下共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出資設立首期3億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基金。除了捐獻一批批款物馳援武漢外,騰訊公司還利用自身產品、平臺、技術等優勢,微信上線“新型肺炎疫情動態”實時搜索功能、提供免費在線義診……積極配合信息公開、政策措施宣傳等工作,助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和防控。
2.對企業
騰訊此次的戰略再升級,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不能只討論商業邏輯,更要正視企業與人、社區、行業等各方面的影響與責任。騰訊提出的“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強調以科技向善為使命,通過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探索高質量、可持續的實現路徑,共享社會價值、增進社會福祉,并以此為組織發展的首要目標。
騰訊正在此次戰略升級中探索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破解如何同時實現商業價值的議題。騰訊聯動公司各產品、各業務,設立使命驅動型的“向善實驗室群”,形成社會價值創新格局。與此同時,騰訊投入了500億的首期資金布局于能源、教育、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利用數字技術和平臺優勢,實現公益捐贈與可持續創造并重。
3.對人才
在騰訊戰略升級,成立新部門,這些崗位不能錯過該文中,騰訊發布了對新設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的人才需求,其中包含公益平臺、科技生態、創新辦學、為村平臺、品牌傳播這幾大類別的具體人才需求框架,這些崗位所涉及的行業包括互聯網產品開發、項目運營和媒體傳播等。
對人才需求及個人陳述(PS) 的啟示
人才需求:在人才需求上,緊跟關注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FEW(食物、能源與水)、公眾應急、養老科技和公益數字化等領域的行業發展,能夠從政策、市場、技術等維度洞察潛在機會,有公益及教育行業等相關經驗會給個人PS有加值。
個人陳述(PS)啟示:以品牌傳播/內容運營經理為例,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需要傳統的產品開發及媒體傳播能力,還要對于公益及可持續發展的形勢具有較為前沿的市場洞察,能提出了具有多角度考量生態可持續、社會人文與品牌商業價值的方案;作為意向視覺設計/運營方向的我,應當更多的了解綠色可持續及生態設計的理念,兼顧產品的ESG考量,這對于完善產品社會價值、提升自身競爭力有重要作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