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ning Show充電時間 | 讓智能大屏“大”有可為
坐擁“宅經濟”場景的核心地位,
承載客廳經濟營銷的中心價值,
大屏電視如今“大”有可為。
在場景互聯網時代下,
如何解鎖智能大屏營銷新趨勢,
在昌榮傳播《Morning show》第二期培訓中了解吧~
本期培訓干貨滿滿,
快拿小本本記下來吧~
2020年,中國智能大屏營銷交出了一份還算不錯的答卷,智能大屏營銷的價值在不斷凸顯,那么在提升效率、實現營銷突破的過程中,智能大屏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趨勢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OTT助力客廳經濟升維,釋放更多家庭消費力
在AI+IoT+5G生態背景下,OTT承載著豐富的家庭消費應用場景,帶動了電視終端產業的變遷。從早期以硬件為核心的大規模制造階段,邁向依托終端硬件及海量應用軟件進行精細化運營、搶占核心流量入口的場景互聯網階段。在大屏智能化的趨勢下,電視大屏終端廠商逐步打造出完整的智能大屏軟硬件矩陣。
憑借著比移動端更沉浸的體驗和比傳統電視端更豐富的內容,智能大屏成為用戶流量聚集地。受2020上半年疫情影響,OTT終端日活規模較之前提升了15.4%。去年2月更是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14億臺。疫情讓宅經濟加速發展,OTT大屏重塑了電視作為客廳中心的重要地位。后疫情時代,用戶日活稍有回落,但基本保持平穩。2020下半年,全國經濟逐步復蘇,用戶生活場景使用逐漸形成習慣,OTT終端保持日活規模過億。
在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屏環境下,智能大屏憑借視覺體驗好、環境舒適等優勢獨樹一幟,把原本分散的一家人匯聚在一起,形成新的家庭場景。大屏可以提供教育、快消、汽車等適合家庭內的各種細分場景,能夠有效提升個性化場景的觸達。
在物聯網時代,智能大屏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技術及數據能力的加持。一方面數據產品開發與應用,為智能化底層提供了支持。大屏通過算法的不斷優化,實現大數據下的用戶精準觸達。另一方面廣告資源類型豐富多樣,通過整合全鏈路營銷資源,創新從AI到IOT,從跨屏到跨場景的不同玩法,可以幫助提升投放效率。
多種模式組合OTT廣告投放,開啟營銷裂變新玩法
在經濟效益的推動下,品牌喜歡通過開機廣告與貼片廣告作為OTT大屏廣告的主要投放方式,來布局客廳經濟的流量入口。但OTT廣告在技術的驅動下,呈現出愈加多樣的玩法。
如創意15+5開機廣告可以將廣告內容與電視首頁完美融合,通過其創意形式激發用戶興趣。首頁焦點圖視頻貼片廣告可以完成自動播放,進行創意大曝光;裸眼3D效果視頻廣告則能夠充分展示品牌(產品)創意。當然,也可以通過AI語音加碼營銷場景化,OTT廣告與智能家庭設備聯動等更多創新玩法。
根據不同廣告投放需求,現在也有不少廣告主開始嘗試組合方案。例如“開機+霸屏+品牌H5+高清畫報”這種全鏈路組合投放,能夠覆蓋用戶全路徑,加深用戶品牌感知。除以上列舉的幾種玩法創新,我們還可以通過對內容、營銷方式的創新,來深挖大屏背后的市場價值。
● 玩法創新——讓品牌與熱門IP強勢綁定;
● 內容創新——大屏短視頻迅速崛起,成為市場新增量;
● 營銷方式創新——內容電商驅動消費,實現直播帶貨品效合一。
無論是系統生態,亦或者是廣告營銷。昌榮傳播正在嘗試創新大屏營銷方案,通過大屏營銷活動,來實現用戶流量的連線,釋放大屏背后巨大的市場能量。
五大維度打造OTT投放策略,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昌榮傳播早在2016年開始布局OTT智能大屏營銷業務,如今已發展成唯一擁有創維、康佳、海信、TCL、長虹、小米六大主力電視廠商核心代理資質的代理商。面向極具營銷價值的大屏用戶群體,深度開發和整合廠商系統層和內容層廣告資源,為廣告主提供高端家庭的一站式大屏營銷解決方案。
昌榮傳播基于多年積累的OTT服務經驗以及對市場需求的洞察,總結出了一套五維OTT投放策略模型。該模型會從廣告形式、終端廠商、市場選擇、投放力度、投放周期五個維度,幫助客戶解決從前期預算設定、KPI效果設定,到項目上線執行、項目結案等全方位立體化服務。
以全新產品上市為例,廣告主在選擇主流家庭場景媒體的智能電視大屏時,可以選擇具有絕對市場占比優勢的傳統五大+小米電視廠商;在廣告形式上,開機廣告可以實現強觸達,貼片則可以強化用戶記憶,所以盡量選擇用戶操作的第一入口開機廣告,強勢占領用戶心智,利用高清全屏展示品牌信息,可造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從最優投放周期來看,新品上市節點,需提前占位傳播,單波次投放以7-14天為單位進行,單日投放10%-30%量級,對目標用戶群體進行最大量級有效告知;最后結合目標銷售市場權重,進行重點目標省份精準定向,提升重點大區的傳播頻次。通過這一系列大屏運營方案,我們可以完成商業閉環傳播,吸引更多用戶加入,繼而實現高效的流量轉換。后續,昌榮傳播會繼續為廣告主提供OTV+OTT跨屏整合+IPTV+效果營銷解決方案,與廣告主一起探索更有效的智能大屏營銷。
充電時間已經結束,
是不是對智能大屏營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們還將推出更多專業培訓,
抓住每次學習機會,
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