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花30萬學習的MBA管理思維,給你開自(升)我(職)提(加)升(薪)管理課
因為開了職業發展咨詢小課,常來找我答疑解惑的有很多工作不超過3年的職場新人。
△ 如何擺脫焦慮困惑的現狀?
結合咨詢中大家困惑的問題,在上一篇《Tiktok全球大火,大廠紛紛斥巨資布局海外市場,我有機會做一名出海產品運營嗎?》的基礎上,這次我們聊一聊通用的個人管理提升方面的一些基礎方法和理念,如果你能夠認真閱讀并實踐這些工作管理方法,工作效率和產出一定會有效提升。
線下培訓的時候,我會要求參訓者在培訓前完成如下問題調研,這里也請大家先思考5分鐘:
你對個人管理有概念嗎?
你覺得自己最近半年有成長嗎?
日常工作中,覺得對自己來說最影響工作效率的問題是什么?覺得領導經常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什么?
上面這些問題,請屏幕前的你,也回答一下,再繼續閱讀。
△ 你是否也被這些問題困擾著?
個人管理
維基百科的解釋中,對管理如此描述:在現代,“管理”可被包括領導和管理所有組織;透過組織、調度和運用各種人力、財務、原料、實體、知識、資產或其它無形資源的活動(包含規劃、決策、組織、領導和控制),以有效率且有效用的方式達成組織目標。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并非只有成為團隊管理者,才需要學習管理,要想有效率、有成效的提高和成長,就要先學會做好對自己的管理。管理正是要從對自我的管理開始實踐,日后有機會做團隊管理時才能不慌不忙,迅速上手。
從領導梯隊理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管理的起點是個人貢獻者,管理自己。在這里,我們沒有用“執行者”、或者“螺絲釘”,而且使用“個人貢獻者”的說法,因為每個個體都在為組織、為企業貢獻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更高效的完成組織拆解下來的目標,其實就是對組織非常重要的價值體現了。所以管理自己,提高效率、明確目標、達成目標,都是個人管理的突出體現。
△ 管理學的領導梯隊
所以如何成為一個高效的個人貢獻者?如何更好地進行對自我的管理呢?
做好個人管理,核心有三大模塊:目標管理,任務管理和時間管理。做任何事情,要先設定目標,根據目標對達成路徑進行拆解,形成任務規劃,并分配好時間,逐步高效的完成任務,再對目標達成情況予以復盤總結,形成正向循環,迭代提高,是個人管理提升的核心流程。
△ 職場個人管理
目標管理
為什么要設定目標?
明確的目標有助于人獲得并持續心流體驗,缺乏目標,人便無從集中、喪失努力的方向。
因此,對于目標管理,不僅要根據工作要求制定項目目標,更要結合自身追求設定個人發展目標。
個人發展目標和工作項目目標。
在工作上,對自己的目標設定,可以有兩類目標。
發展目標:我想要學會什么、我想成長成為怎樣的人、我想提升哪些能力,這些都需要自己給自己設定好發展目標。
項目目標:當前所做的業務工作屬于什么項目?自己要了解業務目標,還要制定自己所做工作的項目目標。如果你在做一項功能,那么這個功能預計能夠為產品數據帶來怎樣的變化和提升?如果你要招聘一個崗位,那么你預計這個崗位在什么時間要招聘到幾位什么樣畫像的候選人?
項目目標要與自己的領導確認,先明確業務本身的整體目標,再確認對自己的工作目標預期如何,根據領導與團隊給定的目標預期,明確自己的工作節奏,制定工作優先級。
目標要先達到預期,再努力超過預期。
個人發展目標,可以隨自己的追求和喜好制定,但是工作項目目標切忌自作主張,獨立設定,一定要有向上溝通和確認的過程。對于目標的達成,還要管理好領導的預期。我們在績效評估的時候,經常講工作結果是否“符合/超過預期”,而結果是否能夠符合預期,關鍵首先在于預期是什么,有沒有明確過領導的預期,這個預期其實是應該在工作開始前制定目標的時候就確認的。
任務管理
目標確定后,接下來就要明確執行計劃,拆解任務了。
任務管理,是工作中每天都要進行的基礎工作,只有對自己手頭的工作任務能夠有清晰的梳理和明確的優先級,才能讓工作高效有產出,不至于手忙腳亂焦頭爛額。
拆解任務:
工作中的任務,一般要圍繞目標產生,所以在制定工作任務的時候,要圍繞目標,進行拆解。思考一下,達成目標有哪些可能的路徑?這些路徑中,又是哪幾個可以作為關鍵路徑被最優先完成?
制定優先級:
確定任務優先級,最高效的方式就是使用重要度和緊急度的象限評估。
將任務根據當前的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來評估,既重要又緊急的工作,當然是最高優先級的任務。
對于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如何有計劃地實現它?
對任務分級,很多同學對于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的完成,會有疑惑。我的建議是,重要的事情如果不緊急,或者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都需要首先做好時間管理,規劃好任務;用適合的任務管理方法記住任務,逐步完成,階段性的一步一步完成。所以接下來,我就介紹一下我比較推崇的任務進度管理方法。
**便簽管理法**
如果有條件,我很喜歡在自己的工位上放一塊小白板,用來管理我當前的任務;或者在我們的項目組工位邊,放一塊大白板,來管理整個項目當前的任務。白班的使用方式,就如上圖一樣,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到當前有哪些任務在進行中,哪些任務還未開始;如果再精細一些,可以用不同顏色標注當前delay延期、或者要持續一段時間的重要不緊急的任務。
如果硬件條件不允許,我們也可以在自己的電腦桌面上建立分類標簽,電子化的去新建和挪動任務。
標簽管理法,適合于對項目規劃和任務清單已經很明確的情況下去使用,這個管理方法是我做執行時候經常用的方法,管理自己的任務和項目任務都很順手,推薦給大家。
**日清日結法**
標簽管理法,因為結束了的任務可以隨手撕掉,不利于一段時間之后的任務回溯復盤,因此還有另一個更為直接的任務管理方法推薦,日清日結法。
顧名思義,日清日結法需要有自己的任務記錄筆記本,每一日的任務,逐項記錄在當日的計劃頁上,任務和進度兩列分好,完成的任務及時打鉤或標記完成,當日延期的任務,根據狀態情況及時在下一日的工作計劃里創建,或標記好再次review 的時間,每周或固定頻率回顧一下歷史任務,是否有要重啟的。
在任務管理的效率提升過程中,有一點我要額外強調的就是:資源意識。完成任何項目或者達成任何目標,都有不同的資源可以使用。
時間管理
高效能的人,最要學會管理時間,因為時間是對每個人最公平的,沒人多一分,也沒人少一分,區別就在使用上。對待時間管理,有三大步驟:做好分配規劃,形成例行習慣,在規劃時間內聚焦專注。
做好分配規劃
時間的使用,首先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目標,分配好不同事情的時間占比。如同結果是否達標要用預期來衡量一樣,要做好對時間的管理,也要先從對時間的規劃做起。尤其是在目標之下,根據任務目標或自己的發展目標,規劃好需要的時間周期,明確每日最少要投入的時間,做好規劃,堅持執行。
要做好時間規劃,顧名思義,分配好自己的時間,生活時間,工作時間,學習時間等,將不同的主題分配一塊能夠較為獨立、穩定的時間段,比如:
早上7-8點:養成早起的好習慣,自我修復,做做晨練,或聽聽音樂、聽聽音頻書籍;
上班后,利用上午的時間,進行一些規劃、整理或項目進度梳理的工作;下午時間比較充裕,除了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之外,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給自己留出一塊相對完整的時間來思考處理一下重要不緊急的工作;
晚上的時間,在陪伴家人或社交之后,可以安排自我學習時間,給自己充充電,或者發展一下自己的愛好。
形成例行習慣
堅持執行,是我認為時間管理里的重點,從心理學的角度,只有行為持續性的重復發生形成習慣才會逐漸形成機械記憶,在記憶的幫助之下,行為效率會更高,再次執行的難度也會大大降低。
舉例來說,我曾經規劃利用早起的時間,邊聽書邊讓自己清醒,這段時間我既有一些專注的時間,又不想頭腦太累,所以聽書是很適合我開啟新一天的活動。這個計劃制定之后,我在起床鬧鐘之后又設定了一個聽書鬧鐘,并把app放在了手機首屏最顯眼的位置,就是因為剛開始的時候經常會忘記或錯過時間。在強提醒的作用下,逐漸形成習慣后,每天醒來我的條件反射就會幫助我記起聽書的任務,也不再需要鬧鐘的提醒了。
聚焦專注
在做好時間規劃并堅持執行的過程中,任務能否被完成,目標能否達成,專注力就是核心了。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效率都是關鍵,而提升效率需要專注力,聚焦在任務上,專注去執行實施。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