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攝影界「好色大師」!原來生活才是最美的調色板
來源:私房藝術(微信號:wh2dian)
作者:私房姐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美,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可能你沒有想過,生活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調色板。
而來自美國的攝影師Hayley Eichenbaum,可能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擅長使用這塊調色板的人之一。
Hayley Eichenbaum
多年來,Hayley走訪了許多無名的建筑,參考了大量電影,并有效利用了攝影、平面設計的方式,重現了一個她眼中明亮的、完美的、平衡的,帶著規矩的線條和幾何美學的世界。
“我喜歡獨自旅行,可以隨心所欲拍照?!?/p>
Hayley幾乎沒上過一節攝影課,
她開著吉普,帶著手中的相機,
獨自穿行了美國的13個州,
拍下沿途遇到的一切色彩和幾何。
Hayley創作的畫面干凈靈動,
亦如她所言:“目之所及,
讓我無法辨別真實與超現實的分界線?!?/p>
Hayley Eichenbaum,
生于美國威斯康星州,
曾就讀舊金山藝術學院、
密爾沃基藝術設計學院,
涉足繪畫、動態雕塑、表演、
攝影和裝置藝術等領域,
現居洛杉磯。
出生在商人世家的她,
選擇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雖然毫無攝影基礎,
但崇尚自由的Hayley,
在看慣了職場中的爾虞我詐后,
心底怨嘆著怎么可能在這種環境下,
拍出靈動活潑的照片?
于是她毅然選擇辭職,
收拾行李,拿起相機,
開始了她的“流浪之旅”。
沒落的小鎮,搶眼的老爺車,絢麗的霓虹招牌和路標,汽車旅館,極具情調的小酒館……
她習慣對目的地做詳細攻略,包括天氣預報,有時為等待理想拍攝條件,Hayley會在一處停留數周。所以其作品里的天空與建筑總是搭配得剛剛好。
毫不夸張地說,有時僅僅是一張照片,
Hayley卻需要耗時一兩個月才能完成。
Hayley說:“大部分建筑其實并無色彩美感而言,所以當自己找到這些彩色建筑的時候,一種勝利感就油然而生。
而尋找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場旅途,和最后的成品一樣重要?!?/p>
一幅好的攝影作品,往往蘊含著許多耐人尋味的細節。
Hayley說:“通常所有的這些細節,都是耐心等待機會的結果?!?/p>
進入Hayley的攝影世界,
仿佛進入了一個孤立的夢境之中,
遠離地面、時間之外,
因美而靜止了下來。
看完私房姐心中甚至在想,能拍下如此清新的畫面之人,內心該是有多純凈?
像是自然的風,藍色的空氣和淡淡的夢,明媚而飽滿的姿色,從人們眼底流轉至心底。
這些作品不僅是Hayley施展靈感的畫布,
也是她精神世界的入口。
而任何一種色彩的表現,
一方面是偶然相遇的驚喜和發現,
另一方面則和攝影師的拍攝理念息息相關。
在Hayley Eichenbaum的鏡頭下,
你會看到,雖然是同樣程度的藍色,
卻帶來了完全不同的美和意義。
斑斕繽紛的色彩,
是美天生的催化劑。
Hayley并不刻意去突出什么,
而是以此溫暖地觀察,
進行著生活的敘事與抒情。
對于任何一種色彩的把握,
都需要自己用心去發現。
這些照片就像一張張簡約與濃烈并存的復古風明信片,傳遞著Hayley眼中的“美式羅曼蒂克消亡史”。
或許Hayley Eichenbaum的作品,
并不是對色彩本身有興趣,
而是對“有色彩的世界本身”有興趣。
作品豐富的視覺語言中,
裹著的是讓人無盡的回味。
她帶著這份赤子之心,
保持著對真實色彩的好奇,
對一切的充滿期待,
對生活無限可能性的篤定,
為我們發掘從靈魂深處發出的美。
因為最能直接打動心靈的,是美。
美能在想象里,滲透一種內在的欣喜和滿足。
如果人們不僅能夠執著地追求美,
而且能夠敏銳地發現美、
自覺地創造美,
那么,我們周圍的一切,
也將會變得更加完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