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宣布造車,年輕人的第一臺車真的要來了!
如今智能汽車成為新風口,手機廠商押注“造車”,它們希望自己成為特斯拉,但是又害怕自己成為賈躍亭。
在造車風口之下,雷軍也下定決心入場,宣布要開始造車了!
一、年輕人的第一臺車真的要來了!
近日,雷軍發微博表示小米董事會今天正式批準了這項決議:小米智能電動汽車項目正式立項,引發網友關注。
在小米春季發布會上,大家終于等來了這場發布會的重頭戲:小米宣布造車。
此次發布會透露出最重要的兩個點:
1、未來十年,將投入100億美元,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
2、雷軍出任CEO親自帶隊。
投入100億美元,如此大手筆,看得出雷軍進軍汽車領域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雷軍強調,小米決定用“全資形式”進軍智能汽車,成立智能電動汽車全資子公司。那就意味著小米要成立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將100%獨資歸屬小米,不受其它企業干涉。
據雷軍透露,小米集團2020年底現金余額有1080億,單位是億哦朋友們!
“不差錢、虧得起”,就是小米造汽車的強大底氣。
這也就意味著,年輕人的第一臺車真的要來了!
二、小米造車并非一時興起,其實布局已久
據小米透露,造車話題,這些年來,在小米高管會上偶爾討論過幾次。但直到今年1月15日,應董事會要求,才開始認真研究電動汽車行業。
為什么小米會造車?
因為擁有完善的智能生態,和全球米粉的信賴與支持。
完善的生態鏈確實是小米強大的價值。
小米的產品從手機、平板、筆記本、智能電視機、智能音響、空調、掃地機器人,到充電寶、旅行箱,背包,小米構建起了全球最完善的智能生態體系——小米IoT生態。
再將這些智能生態延伸到汽車上,不僅能讓小米汽車能和小米IoT智能生態實現無縫互聯,更能全方位地提升用戶體驗。
就如小米所說:“用高品質的智能電動汽車,讓全球用戶享受無所不在的智能生活”,這就是小米造車的初心。
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米粉”,小米有著強大的用戶粘性。
其實早在2013年,雷軍就表示過對特斯拉汽車很感興趣。雷軍當時還專程拜訪過馬斯克,并開始關注智能電動車產業。
作為投資人,他在過去的七八年時間也投出了近十家智能汽車公司。
小米在2014年投資了地圖廠商凱立德;2015年雷軍創立的順為資本投資了新造車公司蔚來汽車;2016年和2019年,順為又兩次投資小鵬汽車;2020年4月,小米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車載服務系統廠商博泰的B輪融資。
可以看出,雷軍和小米在汽車領域已布局已久。
有了前面的投資經驗,相信小米能繞過前人踩過的坑,大幅降低試錯成本。
三、小米下海造車,其它手機品牌不淡定了
隔壁小米都開始造車了,其它手機品牌紛紛不淡定了。
OPPO員工: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看到了羨慕的眼神
小米是瞧不起我們國產手機嗎?
哈哈哈哈簡直不把我們放在眼里
對于小米造車,網友也是議論紛紛。
敬佩雷總的魄力
不如進軍房地產,改賣房吧
實在不行造個房車也行
年輕人的第一輛車要來了,第一套房、第一架飛機、第一根火箭、第一款抗癌藥還會遠嗎?
從此雷總又多了一個稱呼:雷斯克!
手快的網友甚至p起了圖:
99999元+0元送充電樁
1999元+0元送充電樁
好家伙,這個價格真敢想,真可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網友:開車之前要看15分鐘廣告嗎?
山上的筍都被你奪完了
也有網友表示懷疑,涉足造車之后,小米和雷軍如何平衡手機與造車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的分配,是個不小的考驗。
當然還有很多對于“小米造車”的評論,與設計手機相比,汽車的結構的確更復雜、也更標準,我們誰也不知道小米能不能成功、能不能獲得市場認可,但唯一能確定的是:小米能夠給電動汽車行業帶來一些新氣象。
小米的入局,說明資本和整個行業都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車。
2020年6月,特斯拉市值達1901億美元,超越日本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汽車制造商,2020年,蔚來、理想、小鵬市值紛紛飆升。
手機廠商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風口,其急需給公司尋找增長的第二條路。
就像雷軍曾說的:“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毫無疑問,電動車目前就是一個最大的風口,雷軍當然不會錯過。
造車無論對于小米還是雷軍而言,都將是個巨大的挑戰,而雷軍顯然已經下定了決心,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愿意放手一搏。
就如雷軍所言,“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要的創業項目,我深知做出這個決定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但我愿意壓上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不得不說小米造車這個事兒還蠻具前瞻性的,未來電動車將會成為主力軍,而作為智能家居領頭羊的小米集團或許也能在電動汽車行業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一家做手機的去造車,這的確是一件有勇氣、有遠見的事兒。
對于小米造車你怎么看?
4A廣告文案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4A廣告文案(ID:AAAAIde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