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粒米,做成一樁征服銀座的時髦生意?
來源:一夜美學(Id:yiyemeixue)
作者:枕邊的淺子
本文已授權,轉載請聯系原公眾號
對被互聯網時代逼上梁山的實體店來說,創新幾乎成了一種套路。我們有了更多更華麗的空間,日系風、北歐風、法式風……它們被貼好了標簽工工整整地等待你去端著咖啡自拍一張。
我們有了更多全能型的空間,在服裝店里可以做美甲、買雜貨甚至喝咖啡——網紅風格、混合業態,這些都是最容易被復制的、也最容易成為媒體噱頭的聰明套路,它們毫無誠意的地被堆砌到一起,好像什么都想表達,卻又好像什么都沒有表達。
而這股大潮里也有一些聽起來就自帶“out”屬性的零售店,好像從一開始就活該被時代拋棄,比如“米店”。但對真正把“創新”做到位的人來說,用“一粒米”把年輕人征服得死心塌地,并不是難事。
東京的新型“米店”AKOMEYA去年在新宿的新型商場NEWoMan的pop-up區域站臺,每天可以做成2000多單生意,秒殺了斜對面一天賣出60份的“網紅”護膚品店AESOP。
△ NEWoMan商場主打新生活體驗,對品牌的選擇是出了名的苛刻,
網羅了Blue Bottle、CORK、S SALON等一干國內外新型店鋪,迅速占領了各大社交圈子。
米店AKOMEYA到今年剛滿3歲,
卻有著百年老店般的非凡號召力。
AKOMEYA的本店在銀座,
奢侈地占據了一棟兩層的房子,
外觀現代得像是一棟日本普通的民宅,
洋氣又不失溫暖,
但總之和我們印象中的“米店”很難聯想到一塊兒。
作為“米店”,
AKOMEYA在賣米上自然是專家中的專家,
店里有20多種日本各地嚴選的優質大米,
每一種都有可信賴的品質和精心設計的包裝,
像是一份精致的禮物,
不時推出的限定款也很抓心,
拿來送禮既實誠又不失品味。
然而,正如Akomeya 的宣傳語所說:
“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開始,
尋找人生的幸福”。
日進2000單的吸引力當然不止在米飯,
這里還販賣豐富的食器雜貨
和來自日本全國的美味土產,
以及一間日料餐廳「AKOMEYA廚房」。
總之囊括了一切從“吃”尋找人生幸福的方式,
說它是食品界的「蔦屋書店」也不為過。
△ 食品區包括大米、調味料和各式冰鮮產品
△ 雜貨區集合了日本各地匠人制作的食器和日用品,也有許多原創單品
空間設計上
AKOMEYA并沒有太多抓人眼球的“亮點”,
淺淺的原木色和低調的水泥色地面,
讓人覺得溫馨舒適。
商品陳列的密度很高,
不像精品店里孤零零的展示品
無形中散發著居高臨下的壓力
而是可以放松閑逛的“居家后廚”。
最近淺子在越老越多的東京攻略上看到對AKOMEYA的推薦,對吃懂行的人說:“東京最好吃的米飯,在AKOMEYA的餐廳。”
喜歡淘食器的生活家說:“AKOMEYA的雜貨區可以讓我掏空錢包,店家的選品水平很不隨意。”
連日本人也喜歡在這里淘手信,這里的大米逢年過節都會出應景的新包裝,拿來饋贈親友顯得自己既純樸又有品味。
總之,AKOMEYA把一粒米,上升到了生活品質的層次。但也正如店家一直自信滿滿的那一點:“喜歡買我們家的米的人,也會對我們賣的其他東西感興趣。”
插播一個背景知識,
AKOMEYA背后的總公司是The SAZABY LEAGUE,
后者是貫穿著日本實體零售業的大神級公司,
旗下有40多個生活雜貨、餐飲、服飾品牌,
包括有名的Camper、人氣新型商場La Kagu、
北歐雜貨Flying Tiger,
甚至日本星爸爸。
那么, AKOMEYA和淺子在文章最前面提到的那些堆砌設計+混業套路的“新”零售店相比,究竟贏在哪里?淺子試著總結了以下4點。
01. "Mind your own business"
核心武器還是“極致”
AKOMEYA里出售的商品多達6000種,從調味料、鍋具、圍裙到綠植、圍裙,雖然有很多是讓人覺得是個“非正經米店”,但說到AKOMEYA,所有人最先想到的還是熱氣騰騰的米飯。
他們在米飯上保持著毋庸置疑的專業性,日本國內20多種產地的米飯被細致地分在了以軟硬程度和口感為軸的坐標系里,等你根據喜好對號入座。
不同產地的米也和咖啡豆一樣,擁有不同的風味,而其中的細枝末節沒有人比AKOMEYA更清楚了。他們的大米都采用小袋包裝,便于好奇星人一次性收入好幾個品種。何況!還有這么好看的包裝誒。
賣雜貨也許容易,但大米專家的形象卻是別家很難取代的,不信你可以去隔壁的AKOMEYA廚房嘗嘗看有多好吃。
02. 咬定青山不放松
找準自己的特色
AKOMEYA知道自己并不是可以打情懷和歷史牌的百年老店,因此找到了一個非常精準的定位——淳樸和現代的折衷。作為“賣米的”,淳樸總是讓人覺得靠譜的一點,和土地相關的生意畢竟深深植根于傳統,但年輕人們卻不會因為這一點來光顧。
光是看AKOMEYA的店面和空間設計,就能讓人感到它對打造優雅和現代形象的努力。但是淳樸的地域性同樣是貫穿在大米包裝設計中的關鍵詞,讓人在感到一種文化性的同時,也覺得很好吃。日本的“食文化”依然是AKOMEYA最強調的,這也機智地為它的“手信”屬性增光添彩了。
而AKOMEYA的雜貨也是同樣的調調,在工業化的批量生產和原始的手作感中尋找平衡。
03. 我們很酷,你也一樣
“有來有往”地散播核生活態度
AKOMEYA之所以對販賣大米之外的生活方式格外自信,是因為他們相信會認真對待一粒大米的人,自然會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不過確實是這樣,去AKOMEYA買東西很容易被這種溫馨又細膩的日常氛圍感染,可能本來只是來買米的,出門的時候發現手上已經提了好幾個袋子……(那個人就是我)不管是送人還是自己用,都會覺得自己又酷又有品。
最圈粉的是,AKOMEYA的這種體驗還是互動式的。除了一本正經地賣東西,他們還會舉辦很多關于“吃”的講座和沙龍,以及讓合作農家和顧客都喜聞樂見的跳蚤市場——就這樣一步步地,侵入你對食物這件事的所有神經。
04. 不竭的燃料和動力
好品味和新鮮感
AKOMEYA的空間設計上不貼風格標簽,卻舒服得讓人毫不出戲。好看的大米包裝和雜貨選品是品牌形象的基礎部分,而讓人忍不住持續剁手的,卻是不竭的創造力。
△ AKOMEYA百變的節日限定包裝
△ AKOMEYA×Minamina perhonen,和人氣品牌聯名的周邊是不能少的
△ AKOMEYA跳蚤市場限定帆布包
就連商品推薦的專題廣告也給人一種時髦雜志內頁的既視感。
在賣米這件事上,
我們可以不假思索地唱挽歌,
也可以把它變成一樁正能量的好生意,
一箭多雕的AKOMEYA無疑是商業上的成功,
但也是一種更豐滿和精細的生活態度。
一夜美學(微信號:yiyemeixu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