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5年的云集電商,資本故事如何繼續?
毫不意外,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三連降的“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云集,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營收也是虧損狀態。
近日,云集發布2020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0年四季度,云集營收為13.274億元,同比下降45.8%。2020全年,云集營收為55.303億元,Non-GAAP凈虧損5330萬元。
長期以來,云集一直在避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的鋒芒,但沖突難免,云集節節敗退。從自營到平臺業務模式的轉變、社交電商到會員電商平臺定位轉變,云集一直想走出一條差異化的電商之路,但理想豐滿現實骨干,從2016年虧至2021年,云集已經連虧5年。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5年虧損期
早期,和眾多電商平臺一樣,云集靠商品銷售輔以會員收入、其他收入來獲取營收。自提出轉型平臺模式以來,云集商城業務營收不斷攀升,成為云集營收增長重要的驅動力。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與商城業務相關的GMV為95億元,較之2019年同期的50億元增長90%。全年來看,云集市場收入由2019年全年的人民幣3.119億元增加92.3%至人民幣5.990億元。
不過,云集扶持商城業務帶來的營收增長,是用降低商品銷售比例換來的。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凈商品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1.625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人民幣21.264億元減少45.2%;全年商品銷售凈收入從2019年全年的人民幣105.483億元減少54.2%至人民幣48.294億元。
云集官方解釋,主要是由于商品銷售的一部分轉移到了平臺業務,隨著公司繼續重新分配內部資源,以適應市場業務的增長并進一步提高平臺的運營效率。
事實也是如此,從近兩年運營情況來看,消弱商品銷售業務、支持商城平臺業務積極向平臺模式轉型,一直是云集發展重心。由此們可以看到,云集平臺上的知名品牌和商家數量不斷增加,而自有商品不斷減少,運營成本也在降低。
如若商城業務和商品銷售業務營收基本持平,那么一升一降,云集整體營收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奈何,商品銷售收入是商城銷售收入的9倍之多,“升商城,降商品”帶來的影響就是連年虧損。
云集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9年分別虧損0.25億元、1.05億元、0.56億元、1.24億元。即使,云集在疫情影響下保持各業務條線穩健發展,2020年全年GMV增長至359億元,但2020年仍凈虧損1.46億元。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5年的時間足夠長,淘寶、京東、拼多多營收、用戶、規模翻倍,云集則虧損了5個年頭。倘若,云集還不加速前行,那么等待它的結局只有被用戶拋棄、新平臺超越,遭市場淘汰。
強控成本,現隱憂
目前來看,云集轉型平臺模式最好的成效或許是運營成本在大幅收窄。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云集的運營成本為17.209億元,而2019年則為27.460億元,同比減少了37.3%。其中,配送費用從2019年全年的9.659億元減少至4.501億元;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為8061萬元,而2019年同期為11.875億元;技術和內容支出為2.028億元,較2019年的3.152億元減少35.6%。
對此,云集財務副總裁張承啟表示:“相比2019年,云集2020年的運營虧損顯著降低,這證明了我們在這一年中執行的運營計劃的有效性。未來,我們計劃保持這種穩定增長勢頭”。
對于,2020年營收攔腰斬斷的云集來說,縮減開支是維持平臺正常運營的必然選擇。況且,高管離職、會員收入大跌,云集正逢多事之秋,“維穩”比“激進”更為穩妥。
云集財報數據顯示,全年會員計劃的收入從2019年全年的人民幣7.768億元減少94.5%至人民幣4,240萬元。據云集官方透露,會員收入減少的原因公司為吸引新用戶開啟了免費注冊會員活動,即用戶只需在Yunji應用程序上注冊一個帳戶,即可允許任何用戶成為會員并免費享受會員權益,為期一年。
免費獲取會員權益的活動確實給云集帶來了一定量的新會員。財報數據,云集2020年全年的交易會員達到了1330萬人,同比增幅為38.5%。但云集能否將用戶留住,提高會員續費率以及刺激會員購買欲仍是個問題。
對普通用戶來說,比起淘寶、京東、拼多多,云集在價格、品類、物流方面都不占優勢,在百億補貼、電商節促銷等重大電商競賽場上也不見云集身影。而市場影響力下滑的最終結果將是品牌商撤離、用戶流失。
在此趨勢下,云集唯一吸引人的“價格優惠、傭金獎勵”會員權益也逐漸變成“空談”。
屋漏偏逢連夜雨,營收大跌、高管離職,云集未來發展讓人擔憂。云集在財報中還披露:“自2021年4月1日起,馬輝由于個人原因將辭去公司首席人力官(CHO)和首席戰略官的職務,辭職后將繼續擔任公司顧問。”此外,云集首席財務官(CFO)陳晨也曾在2020年12月宣告離職。
如此看來,云集頻繁轉型的過程中,沒有及時建立起核心護城河,曾經的低價優勢、會員模式優勢已被其他電商平臺瓦解。
多點突圍,生機在何方?
這兩年,直播、短視頻大火,“萬物皆可播”時代隨之到來,直播帶貨成為電商平臺提高商品曝光率、獲取新流量的新渠道。
面對直播帶貨的市場機遇,云集很快做出反應。一邊積極建設直播場景和優化供應鏈體系,通過直播的形式銷售精選的高品質、高顏值和高性價比商品;另一邊,快速組建以會員為主體的素人直播團隊,同時不間斷的培養和孵化紅人主播。
公開資料顯示,云集在2020年11.11超級精選狂歡節,云集在站內直播銷售額同比增長11倍之多。其中,10月31日,僅素野單品牌直播的銷量就突破了100萬元。直播為云集帶來的效益不言而喻。
對此,云集直播業務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我們已經注意到抖音、快手等外部短視頻、直播平臺崛起對于電商行業的價值。因此,在云集自有渠道外,我們將通過聯合孵化主播、開展抖音直播等方式,多點發力直播業務。”
值得注意的還有云集創新推出的“美食團”。2020年9月,云集將原有的社區團購業務升級為社群團購“鄰居團”改名“美食團”,向小而美、少而精的專業化社交零售領域進發。
云集美食團聚焦美食產品,每天上新7款產品,每款產品賣3天,經由諸多美食團長分享,提高了商品曝光率和商品交易效率。在2020年的網上年貨節,云集美食團產品牛腱子肉單日銷售額就超過了1000萬。
總而言之,無論是專耕直播電商還是專業化社交零售,云集需要在鞏固加強自身業務的同時,不斷探新領域。畢竟,在零售這個賽道上,找準自己的方向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文/蛇眼財經記者符麟丹,公眾號ID:sheyancaij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