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談女性,珀萊雅婦女節營銷對話人心
偏見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不知不覺中卻能影響到人的一種情感成分,尤其性別偏見在社會中最為常見,無形之中指揮著人們的行為和對待事物的態度,對女性和男性身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在婦女節前后,對于女性偏見的討論達到頂峰,這是一個讓更多人關注女性、理性對待性別差異的好事情,但在社會過多討論女性話題的同時,自然避免不了其中消費女性以換取流量的事情存在。
尤其在品牌營銷的促進下,本是紀念婦女在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婦女成就得到認可的極具社會價值的節日,成了另一促銷節日,最初的節日意義似乎變了味。
不能否定不少品牌懷著真誠之心,攜手在不同領域表現優秀的女性,向社會展示女性力量,呼吁更多女性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對社會性別偏見的改變有著重要貢獻。
但有一品牌,不只是談女性,而是將話題引入到對于性別偏見的思考,不僅包含女性角度的發聲,更包容部分男性角度的想法,展現更為細致的品牌洞察,成為今年最具社會價值的婦女節營銷案例,開創了婦女節營銷的新邊界。
性別不是邊界線
她和他,一起打破偏見
婦女節前后,無數關于女性平等、女性獨立的內容輸出,過多雷同的角度、相似的內容讓受眾產生脫敏的現象,對千篇一律的內容感到無感甚至厭煩。
這讓那些為了產出女性營銷內容而做的女性營銷非但不能借助節點之勢討取女性歡心,更可能產生營銷過度,受到消費者質疑、消費者不買賬的效果。
珀萊雅沒有講故事,而通過圍繞人們對待事物主觀評價時所可能產生的偏見進行了深度的剖析,角度宏觀,文案卻細致到字字直戳人心,短片深深打動不少女性和男性觀眾。
如何論述偏見的無處不在,珀萊雅直接以人們最熟悉的話語作為基礎,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經意說出口的字句,在經過珀萊雅的排列、對比,令人恍然大悟。
人們發現原來自己已經將偏見刻在了腦子里,并習以為常,還常常在生活中如此說道。
看到一場交通事故
「哦,女司機」
我們說
你膽子這么大,一點也不像女孩子
我們說
你這么文靜,不爺們
我們說
女生學不好理科的
我們說
你個男孩子,為什么要學護理學?
我們問女人:
你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
同樣的問題,我們從來不問男人
以上每一句問話背后都是無數個男男女女的親身經歷,性別偏見的存在,無人能幸免,女性如此,男性也一樣,而因為我們的不自覺、不自知,這些話語仍將繼續傷害更多的人。
即使我們常常喊著男女平等,但潛藏在生活方方面面,交流時一字一句的偏見,它的無處不在讓人產生驚訝,引人深思。那么究竟如何打破偏見?珀萊雅給出了最簡單的方式,劃掉性別。
“女人要溫柔?
不對,是人要溫柔
男人要堅強?
不對,是人要堅強
女人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
不對,是人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
男人不能哭
人不能哭嗎?
劃掉男女是劃掉偏見,是劃掉評價事物時的那份理所當然,與之相對應的系列海報更為直觀的表達拒絕以性別劃界,行偏見之事的態度。
相比喊著與女性平等溝通,卻因過于形式化而無法打動人心的故事,站在社會價值的高處,呼吁每個人一起打破偏見,以樸實簡單的文案擊中人心的珀萊雅深得眾人歡心。
除開文案這一大亮點,選擇說唱歌手W8VES 廠牌于貞作為視頻文案的講述者,讓平和的文案更具振奮人心的力量。
人們對于貞的印象源于她在B站自制的說唱綜藝《說唱新世代》中,一首感動了不少女性網友的《她和她和她》的作品,選擇勇于為女性發聲的她作為文案講述者更具影響力,同時深受B站年輕人喜愛的她也有助于品牌實現與年輕人的對話和交流。
組合打法輪上陣
權威背書、圈層互動打通營銷路徑
從#性別不是邊界線,偏見才是#的話題到視頻文案最后落腳打破偏見,與其說珀萊雅此次的品牌態度表達是針對婦女節品牌賣貨的營銷,不如說是真正站在社會發展角度,以價值觀說服消費者的一次品牌好感的刷新。
相比許多品牌TVC中或多或少的產品露出以及產品賣點宣傳,完全沉浸在講述性別偏見這一深刻話題的方式,還同樣像是一場利于人、利于社會的公益活動。
考慮到單個品牌進行深刻的價值觀傳達在流量時代,尤其是“百家爭鳴”的節點時刻面臨的信息干擾頗多,珀萊雅聯合國內權威性、社會性、知名度高的《中國婦女報》,借助官媒的加持,權威的背書,讓這個有意義的對抗性別偏見活動影響最大程度上影響多圈層人群,掀起社會對此的關注和討論。
《中國婦女報》在其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官方微博賬號、抖音賬號都發布了與珀萊雅合作的態度TVC,其中視頻號的轉發、點贊超10w+,不少年輕朋友在觀看之后自發轉載朋友圈,TVC借助官媒的力量實現了多級傳播的火爆現象。
官媒的助力實現的是傳播廣度擴大的目標,而珀萊雅聯手B站、微博等平臺知名KOL進行的同步宣傳則完成信息深入多領域、多圈層人群的目標。
中國社會學家李銀河在話題之下發表自己對于性別偏見的看法長文,帶頭倡導社會眾人對性別偏見這一問題的重視;一位@婉司姬的博主以TVC中的配音人聲為素材再創一則視頻集錦,多元化品牌此次的傳播內容。
博主@我是vivi可愛多則以對話異性,展現男女在統一問題上的不同看法,更為輕松、愉快地方式帶動人們與珀萊雅一同思考性別偏見的議題。
好的傳播內容自帶流量,眾多網友不自覺在話題之下發表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的故事,好的傳播內容還自帶傳播力,觀看短片之后,感同身受的Ta們愿意轉發于自己的社交賬號之上,幫助好內容展現給更多的人觀看,珀萊雅此次的內容便是如此。
理清社會思緒
珀萊雅提升品牌影響力
許多品牌、媒體在講述和報道相關事情的時候,都或多或少存在對立性別的傾向,拍攝母嬰用品多邀請女性角色、報道車禍事件特意提出“女司機”一詞,珀萊雅趁著國際婦女節來一句“性別偏見”,點醒了眾人。
而在社會女性發聲越來越多,內容愈加復雜、質量層次不齊、觀點難經推敲的現象下,不少人發出女性特權的評價,女性議題的多番討論似乎成了男女對立的推手。
珀萊雅劃掉對女性的偏見,也劃掉對男性的偏見,雙方面對抗偏見的舉措理清了社會在女性話題下的焦躁情緒和混亂思緒。
而對抗男女偏見的“雙抗”舉措,實際上與品牌雙抗精華產品相呼應,珀萊雅以“雙抗”態度的宣傳,賦予了產品雙抗賣點深度內涵,讓產品在滿足消費者抗氧抗糖實質需求的同時,更能收獲到與品牌一起抗爭男女偏見的情感體驗。
總之,女性并非一定是溫柔、軟弱,男性并非一定是剛強、穩重,珀萊雅攜手《中國婦女報》,引領網友一起對抗社會對兩性的偏見的舉措,成為今年三八節最具深度、最吸睛的營銷創意,而品牌也實現了借勢營銷提升品牌好感度以及知名度的良好效果。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