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一打工人春節行為小報告
2021,是“就地過年”的春節。很多“打工人”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那他們的春節是如何度過的呢?
摩邑誠《二〇二一打工人春節行為小報告》新鮮出爐,帶你開啟一場打工人春節行為的大揭秘:
· 年夜飯吃什么?
· 過年期間大家都用什么App?
· Z世代春節假期最喜歡用的App是什么?
Ps.《二〇二一打工人春節行為小報告》調研數據主要通過線上問卷公開征集的方式進行,調研渠道來自微博、知乎、微信等。截至2021年2月17日,共調研332個有效樣本,樣本中男、女比例為56%:44%,地域來源分布31個城市。
提到年夜飯,最先想到的3個菜
南北方年夜飯的不同,體現出南北方思想觀念和飲食習慣的差異
在調研過程中,每人可填寫3個菜肴。
中國人過春節講究好意頭,年夜飯的桌上菜,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吉祥寓意,代表了一些文化符號。餃子在北方更受歡迎,形如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而在南方紅燒肉則更為流行,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紅燒肉更是象征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此外,“魚”也頗受歡迎,魚的諧音為“余”,代表“年年有余”。
提起年夜飯,不同類型城市人群想起的菜肴大致相同
城市級別劃分,依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公布的《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在調研過程中,每人可填寫3個菜肴。
總體上,城市級別對年夜飯的影響不大,可以看出,無論生活水平、收入如何,“肉、魚、餃子、海鮮”,在年夜飯的飯桌上都深受大家喜愛。
春節假期期間使用最多的3個App
微信作為國民級社交App,在過年期間“獨占鰲頭”
在調研過程中,每人可填寫3個App。
過年期間,由于拜年、親友聯絡等社交需求,導致微信這一國民級社交App,使用率排名第一;抖音位居第二,可見短視頻已逐漸成為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除了觀看視頻外,短視頻拍攝也成為年輕人追逐潮流的方式,抖音拜年視頻拍攝,變為分享拜年朋友圈的創新之選,此外,抖音成為2021年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伙伴,這也為其帶來了很大的流量曝光;支付寶成為春節期間第三常用的App,究其原因可能與“發紅包、買年貨、集五福”等行為習慣有關。
在調研過程中,每人可填寫3個App。
無論男女,“微信、抖音” 在春節假期期間的使用率均分別位列一、二,年貨的購買需要,可能導致女性選擇使用淘寶的概率增加。
各級別城市人群春節假期常用的App差別不大,Top1、2均為微信、抖音
城市級別劃分,依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公布的《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在調研過程中,每人可填寫3個常用的App。
總體而言,微信和抖音已成為各地區人們日常最常用的2個App,此外,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中,支付寶排名第三;而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中,排名第三的App分別為微博、淘寶。
不同年齡段人群春節假期使用App的習慣存在差異
在調研過程中,每人可填寫3個App。
本次調研的有效樣本中,25歲以下、26-30歲、31-40歲、41-60歲的人數比例分別為:38.9%、31.9%、26.4%、2.8%。整體上,在各年齡段中最常用的App,Top1均為微信。QQ在25歲以下的人群中更受歡迎,這也與摩邑誠2019年發布的《新勢能人群休閑娛樂App偏好洞察報告》結果吻合;支付寶、淘寶則分別是26-30歲、31-40歲人群經常使用的App;在41-60歲人群中,除微信外,百度排名第二,這可能與中老年人的搜索習慣有關。
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普及,讓App滲透到各收入階層的生活
本次調研的有效樣本中,男、女的收入情況占比統計如上表。
在調研過程中,每人可填寫3個App。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普及,App已滲透到各收入階層的生活。整體而言,微信、抖音堪稱“國民級”App,出現在各薪資階層的選項中。此外,出于社交、娛樂、金融、購物、休閑的需要,QQ、愛奇藝、支付寶、京東、快手、王者榮耀等App也“榜上有名”。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