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消息:Clubhouse或不是小創業團隊的菜!
「見實:私域流量智庫、企業增長智庫」
Clubhouse類應用進入中國的速度,遠比現在看到的要快、要早。8個月之前,也就是去年6月時,就有一款名為聚聚的產品在嘗試這一領域。不過那時:
雖然增長勢頭迅猛,可每增加一個用戶帶來的不是投資人的青睞,而是成本劇增,團隊不得不在巨大的服務器成本和運營成本重壓之下,選擇關停這個項目。聚聚創始人Joshua-孟思拓也選擇簡單修改代碼后,重新將聚聚上線并開源。
不同于之前野心,這次是將聚聚作為自己的“后花園”,甚至產品logo都是內測群群成員頭像,團隊對外宣稱說,不會再與任何從業者競爭。
這讓我們好奇的是,當回到成本、收益、市場增長空間、用戶需求等真實世界后,對小團隊來說,Clubhouse類應用乃至語音社交還有空間嗎?
也因此,見實和Joshua-孟思拓在聚聚App上深聊1個小時,其中不乏對社交網絡、內容留存等Clubhouse核心問題的討論,今天梳理出其中部分精彩內容。尤其當聊到上面這個話題時,見實感受到的是壓力:小團隊無力解決這些劇增的成本壓力。
或許,接下來悄悄消失的速度,會超過復制的速度。剩下就是幾家巨頭的Clubhouse類應用互相PK。
好吧,先回到對話中去,希望這些坦誠的聊天能給老鐵們更多啟發和思考,也歡迎后續更多深聊走起。如下,enjoy:
見實:一開始是怎么想到做音頻社交的?
孟思拓:其實我們是在可控的社交網絡里看到了一個非定向通訊需求和社交需求的可能性。讀起來可能比較拗口,我依次解釋:可控是在熟人之間,不可控即為陌生人社交;非定向是指沒有明確的對象或信息,定向就變成了QQ或微信。
類似的產品在國外有Discord,但Discord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它的主題是游戲,場景主要是PC互聯網。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Discord并沒有抓好這別熱潮,其產品邏輯太復雜,導致移動端的表現非常糟糕。
于是我們做了HERE,在HERE的時候做的是雙向溝通,相當于好友版的Clubhouse,你上線之后會通知你的好友,誰有空就可以和你一起來聊天或者打游戲。
Clubhouse一開始也是這樣,因為大家都是互相認識的,這是這個產品的基礎。當時HERE還是很受歡迎的,因為用戶會把這里當做他們在線上的家,異地戀的情侶可以在這里聊天;也會把這里當做網吧,朋友們可以一起打游戲。
但隨著用戶越來越多,會發現我們撐不起運營和服務器的費用了。這個時候我們開始考慮通過融資去繼續做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得到的最多的答復就是讓找個對標,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們關注到了Clubhouse,二者非常像,或者換句話說,我們的UI都是參考的TTYL,但它在只有1500個用戶的時候,就做到了一個億的估值。
于是我就研究了一下它的模式,當時的判斷是:這是短視頻之后,社交網絡上最大的機會。因為內容載體的變化會影響發行機制,這件事在互聯網是從沒有出現過的,所以一定是一個大的機會。
然后我們就調整了產品形式做出了聚聚,嘗試繼續融資。很快也把用戶規模做起來,但投資人還是不買賬,后邊我們自己又堅持了大半年時間,最后實在迫不得已就停掉了。
見實:當時的冷啟動是怎么做的?
孟思拓:就和現在一樣,都是身邊的朋友,然后大家會上來聊一些好玩的東西。
見實:聚聚包括HERE都經歷了關停的時刻,當時就沒有過一些變現的想法嗎?
孟思拓:社交網絡是不能在早期變現的。我們在最后也收到了一些建議,甚至有人建議做灰產為自己造血。
見實:聚聚和Clubhouse都曾降低通訊類職能,是從關注制和好友制的角度去考慮的嗎?
孟思拓:其實是通訊在社交網絡發展過程中占的比重越來越低了,因為用戶節點少的時候,通訊性強,用戶節點越來越多媒體性就強。
見實:那時候主要人群怎樣,什么話題是比較熱的?
孟思拓:人群基本和現在一樣,也是互聯網、創投圈居多。話題什么都有,有活動的時候就是活動型話題,沒有活動的時候閑聊居多,聚聚其實沒有主題功能。
見實:沒有主題功能?
孟思拓:對,不光聚聚沒有,當時Clubhouse也沒有。功能的背后是需求,需求積累到一定程度會通過功能釋放需求。主題是解決多方陌生用戶的場景,即同一時間內陌生用戶過多了,才會釋放這個功能。
一開始對聚聚或者Clubhouse來說,上邊都是熟人,整個App就像一個村子一樣,一天進來兩三個人,慢慢大家就認識了,也不需要主題。當同時多個陌生用戶進來,才會誕生主題這樣的需求。
見實:沒有主題大概是個什么樣的場景?
孟思拓:舉個極端的例子,現在App就我們兩個人,需要主題嗎?在這樣的場景下,用戶follow的是人,而不是主題。
見實:所以你覺得Clubhouse的爆火,只是靠馬斯克站臺嗎?
孟思拓:馬斯克站臺只是一個關鍵節點,前提還是a16z的投資,以及一大批投資人、KOL的站臺助威。
這有點像星球的發展,比方說兩個星球都誕生了有機物,但其中一顆忽然來了一顆隕石,帶來了陽光土壤微生物等等,就會開始瘋狂的演化。
見實:放到中國來,有這樣的土壤嗎,或者說怎么才能做成?
孟思拓:這里要看什么人帶著什么資源做。但從目前來看,難度比海外大得多。
見實:現在再看Clubhouse,它在國內的發展有什么變化?
孟思拓:現在可能沒有以前那么看好了,包括現在我也只是把聚聚當做我的“后花園”,作為一個和朋友溝通的場景。
一路走來,也理解了很多東西,包括現在為什么這么多公司涌入,為什么資本是一開始不投聚聚,這其實是有一些結構性問題存在的。
簡單講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養一方產品。”雖然都是社交,iTunes那些做YP社交做的好的都是國內的產品,而且用戶規模、盈利能力做的都不差。所以不同的環境會長出不同的產品,各有各擅長是東西。
見實:目前很多應用都卡在了合規上,這個聚聚一開始是怎樣規避的?
孟思拓:合規的問題當時并么有考慮,因為最早的目標還是增長,形成社交網絡。
見實:信息的密度肯定是從文字到語音再到視頻的,而且5G也在快速發展,為什么爆發的機會是語音,而不是視頻?
孟思拓:其實是移動設備的用戶時長增長見頂了,所以視頻受到的阻力更大,這里不是說視頻沒有機會,而是相對于視頻來說,音頻還有著可以并行的機會。
見實:Clubhouse放棄了內容的留存,這點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孟思拓:留存內容的話,用戶行為會發生巨額變化,巨額變化對產品整個網絡是有害的,所以才放棄了內容的留存。
「見實推薦」見實·私域踐行社2021春節學習季之【私域策略制定】專場系列直播,正在按計劃進行。今天(2月28日)下午2點,群脈聯合創始人車傳利將和大家分享《離消費者最后一米的私域戰略布局》,歡迎一起。見實創建了一個Clubhouse的交流群,群內會在第一時間發布Clubhouse相關的一手資訊,也會在群內發放一些同類產品的邀請碼,如果你對此感興趣,也歡迎加入其中(如二維碼失效,可添加小編微信:newlbs。)
↘見實招聘,歡迎推薦自薦:見實團隊招募2位新伙伴,歡迎你來加入!
↘相關推薦:
遞爪比Clubhouse還要早8個月!但我們已看到了不一樣!
花生日記10萬私域KOC為平臺貢獻1000億
北塔資本:這個賽道是超級大藍海,明年或會跑出頭部公司!
索菲亞三種打法切入私域:“高價+低頻”的標桿案例來了!
云集的私域運營試探:利他和信譽兩大原則會左右長期效果轉化新機會,從“見實”開始生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