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和蘇寧打響新年新戰役
中國零售江湖在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下,風起云涌。其中,家電零售賽道隨著新勢力的不斷出現,已然變得十分擁擠。而國美和蘇寧作為曾經中國家電連鎖大賣場時代的零售雙雄,只能在各路玩家的兇猛“搶食”中艱難求生。
現如今,國美已經大不如前,蘇寧的情況則相對較好,但也僅是比國美略勝一籌,二者發展勢頭顯然已與阿里、京東、拼多多等互聯網零售巨頭相差甚遠。新年伊始,各行各業都做出了新的發展戰略。而為了更好地順應市場環境變化、應對激烈競爭,國美與蘇寧也在新的一年研究出了新的打法。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國美雙管齊下 近日,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在牛年開工演講中表示,新的一年,國美將深入推動“家·生活”戰略第二階段延展和升級,推動線上“真快樂”、線下“國美家”、國美電器、真選開放供應鏈等共享平臺全方位升級。 在黃光裕缺席的十一年里,曾經的零售巨頭國美雖在電商領域也有過諸多布局,但由于執行乏力,并沒有做出太大的成績。所以在互聯網巨頭激戰正酣時,國美始終未能回到戰場中心,反而逐漸拉大了與對手的差距。時至今日,國美開始全面實施線上與線下“雙管齊下”的“雙平臺”布局,自然有著多方考量。 一來,疫情的爆發加速了線上零售的發展,同時也放大了國美經營的短板,迫使國美不得不做出改變。據悉,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我國線上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7.23%。在線上平臺業績蒸蒸日上之時,國美卻由于主攻線下,銷量并不可觀,營收下滑了44%,凈虧損同比擴大589%。而在線上發展日漸利好的今天,國美只有快速補齊短板,才能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 二來,由于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成為零售行業發展的一大新趨勢,國美取長補短已成必然選擇。疫情之下,各行各業為適應市場規則,謀求生存之道,都開始不斷求新求變。國美也只有擁抱線上,使得線上線下形成閉環,才能有效提高市場競爭力。 作為昔日線下家電零售的王者,國美不僅在線下持續深耕,也開始探索更多線上可能,企圖通過線上線下同時發力來逆風翻盤。與此同時,蘇寧也做出了一些改變。 蘇寧輕裝上陣 國美之后,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也在新春團拜會上表示,2021年蘇寧要聚焦零售發展,自上而下地聚焦主航道、主戰場,做減法、收縮戰線,不在零售主賽道的,就要該關的關,該砍的砍。國美“雙管齊下”是出于自身考量,蘇寧“輕裝上陣”自然也有多方面原因。 一方面,做減法是為了深挖護城河,提高市場競爭力。以零售業務起家的蘇寧,近年來為追求多元化發展,將業務延伸到了多個領域。然而業務冗余不僅使資源分散,難以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還給企業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消耗。而蘇寧只有集中火力強化攻勢,將有限的資源和精力加大投入到深耕多年的主營零售業務中去,才能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 另一方面,業務收縮是為了降本增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近年來,蘇寧為了擴大經營規模,開始大舉借債,靠著大量燒錢,完成了業務擴展。然而,激進擴張導致蘇寧市值縮水、負債累累,“斷臂求生”就成了其當下不得不走的路。而蘇寧只有合理砍掉這些冗余業務減少拖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償債和盈利的雙重壓力。 國美雙管齊下、蘇寧輕裝上陣,雖然二者的新戰略才剛剛提出,想要落地還需要一定時間,但二者之間已是硝煙彌漫。 競爭升級 多年已來,國美和蘇寧猶如激戰中的老虎和獅子,在家電行業斗得如火如荼。早前國美一家獨大,如今線下零售的高光不在,國美也被蘇寧徹底反超。而隨著黃光裕重出江湖,國美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蘇寧也不甘落后,一再調整發展戰略,國美和蘇寧之間的競爭已經升級到白熱化階段。 “獅虎”之爭已經從線下延伸到了線上。蘇寧通過開放門店加盟,在國美主場的線下渠道也開拓出了一片市場;并且經過多年探索,蘇寧線上渠道的分銷能力也有了快速提升。而曾經的線下零售巨頭國美,也不再局限于線下發展,開始發力線上搶灘蘇寧,上線“真快樂”就是其加碼社交電商的有力體現。 不僅如此,“獅虎”之爭還從家電擴充到了全品類。蘇寧經過多年轉型,經營范圍和品類都得到了快速擴張,實現了3C、快消、百貨、家居等多業務零售。國美雖然還是以家電為主,但也在嘗試和探索發展新的增長業務,比如開始擴張銷售版圖,不僅在新推出的真快樂App中也豐富了零售場景,還在經營范圍上新增了醫療器械,準備進軍藥械銷售。 電商大戰的階段性失利讓國美嚴重掉隊,而蘇寧的危機也從未遠去。國美想要重現昔日輝煌,蘇寧也想要進一步發展,二者之間的競爭便隨著自身發展戰略的不斷調整而逐漸升級。 新一輪“獅虎”大戰會走向何方? 近期,國美和蘇寧都對新一年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規劃,動作頻頻之下,不難看出二者想要進一步壯大的決心。國美和蘇寧正在奮力向零售業態的潮頭追趕,然而,所要面臨的挑戰卻是只多不少。各方壓力之下,這二者的發展之路很難一帆風順。 對于國美而言,如今電商領域格局已定,且頭部凸顯,國美選擇在競爭尤為激烈的環境下入局線上零售,發展空間極其有限,成為巨頭的難度也非常大;加之國美已經錯過了低成本流量的黃金期,如今發力社交電商,想要分羹只會難上加難;更何況國美還缺乏相關經驗,尤其是現在盛行的拼團、直播帶貨等都是國美之前沒參與過的打法,能否勝任還有待觀察。 而對于蘇寧來說,零售渠道多樣化雖然對其發展有利,但在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巨頭的競爭下,蘇寧的線上占比十分有限,整體規模并不占優勢;而且,蘇寧在零售行業中擴展的生鮮、百貨等新領域,與其原本的供應鏈優勢并不符合,過高的試錯成本只會拖累企業的盈利能力。 雖然為了能更好地發展,國美和蘇寧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同樣需面臨不少的內憂外患。自身的局限和如林的勁敵讓二者離稱霸江湖還存在著一定距離,然而負重前行必有收獲。二者在未來誰能更勝一籌,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蛇眼財經記者王茜公眾號ID:sheyancaij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